APP下载

基于职业角度的中职教学管理探析

2021-12-30钟家兴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角度意识

钟家兴

(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 湖南株洲 412000)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中职教学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基于职业角度来看,中职教学的管理模式必然要发生很大变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这种情况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果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依然一成不变,势必会严重阻碍学生的个人发展。因此,中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帮助其从职业角度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借此不断拉升其职业素养,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一批综合素质极佳的优质人才[1-3]。

一、中职教学管理现状

(一)学生对职业认识不足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过低,学生对教材中专业内容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同时,学生对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也一无所知。由于学生对实际情况的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会有一个美好的期待,甚至将工作想象得非常轻松,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对未来进行规划。但是,学生一旦进入到实际工作中会发现,现实和想象的差距非常大,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和自信心,有些学生会直接脱离工作岗位,导致其在一两年内都不想找专业相关的工作。

(二)学生职业意识淡薄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更新变得越来越快,导致中职学校在进行学生培养的时候,教师太过执着于专业知识的更新迭代,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基于此,学生在学习期间虽然能够学到很多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意识,会使其感觉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学生在毕业以后,职业意识的缺乏会致使其忽视了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在找工作时会非常盲目,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中职学校的这种忽视,会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致使其受到很大的压力。

(三)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受重视

在中职学校的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虽然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的课程,但是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实际职业规划时,常常是应付了事。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职业意识的相关知识,教师仅凭每月一次的就业指导,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种形式化的职业指导,不仅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产生错觉,致使其骄傲自大,最后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二、基于职业角度的中职教学管理模式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教师在组织学生教学时,不能仅仅对学生进行教材理论知识的灌输,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上。学生只有将教材理论与自身专业实践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自身步入社会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从职业角度出发,结合中职学生具体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组织其尽可能多地参与专业化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在无形中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

(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师若想让学生对中职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就需要从职业角度进行改革,抓住对中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只有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就业中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帮助他们复习、运用,这样才能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拓宽学生眼界,促使其全面发展。

(三)重视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一个具有健康、向上心态的员工,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渗入德育思想,使学生在拥有过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意识,端正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才能使其拥有一颗“仁”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职业角度来看,中职教学的管理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找对方向、用对方法,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要重视职业规划,让学生能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手段,不断提升自身对职业的认知程度。教师只有全面增强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培养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我国中职教育事业不断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角度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神奇的角度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角度不同
人啊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