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视阈下高职院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30李晓辉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创工匠精神工匠

李晓辉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2)

工匠精神重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能够将工匠精神作为核心,培养高职院校专创融合人才。因此,可通过培养工匠精神技术型人才,加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将匠人、匠艺融合等方式,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在工匠精神下培养出更多的专创融合人才。

一、工匠精神应用重要性概述

(一)可突出奉献精神

工匠精神属于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爱岗敬业为核心工匠精神,可使人们正确看待自身职业、保持敬畏心、良好的态度,感受职业带来的快乐,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职业工作中的价值[1]。奉献精神为对工匠道德提出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够将自身才能、力量、精力等全部投入实际工作中,秉持尽职尽责的理念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二)可追究职业精益求精态度

工匠精神要追求的是良好的职业态度,能够凸显出工匠素质,工匠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有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实际制作产品的过程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及理念对待工作,从而有利于不断提高产品制作工艺。

(三)可创新职业能力

工匠精神可使人探索、创新职业能力,在专业领域学习和进修下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按照最高标准对待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品制作工艺、产品质量,并且不断创新出新的产品,为传承、推广中国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匠精神视阈下如何培养高职院校专创融合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培养工匠精神技术型人才的方法

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技术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以便突出工匠精神所要表达的创新、精益求精及服务等精神,端正技术型人才的工作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进而满足我国经济市场方面的人才需求。

(二)设置对接匠品产业链的方法

工匠精神下生产存在工匠价值的产品,即匠品有商业价值、艺术价值,我国作为工匠大国需构建不同类别、品牌价值的匠品产业链,结合高职院校通过结合地方经济产业需求、匠艺特色,和匠品产业链保持对接的状态,可简单理解能加强生产匠品企业间联系。要求高职院校方面经校地合作,合理运用匠人、匠品,以及匠艺等模式进行管理,以便逐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匠人匠艺的融合方法

工匠精神条件下,重视匠人、匠艺的融合,因此学校方面可聘请该专业老师授课,并通过组建工作室、技术指导方式组织活动。通过设置专业课程、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定期进行教学考核等,实行匠人匠艺匠心等改革[2]。除此之外,应有效调动专业教师在工匠精神下开展特色教学,考虑到业内工匠案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多个方面传承工匠精神,比如:职业态度、精神方面,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及其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学生将工匠精神运用到实践中。

(四)重视工匠精神产教间的联系

工匠精神使产品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效益,将该方面理念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联系起来,有助于加强产教融合。匠艺的产业链下可重视材料准备、生产线,以及产品包装及销售等情况,能够将相关资源整合起来组建企业工匠工作室,这将有利于将企业匠品以教学的方式展示,重视校内外的联系、理论知识及实践的联系,利于深入产教融合并充分发挥出工匠精神的教育价值。

(五)加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高职院校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非常必要[3]。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方面树立工匠精神办学理念,在全校范围创设工匠精神文化,通过校园装饰和文化标语突出工匠精神内容,做好相关的工匠精神宣传及推广工作。课程设置方面贯穿工匠精神文化理念及内容,以此提高学校方面对于工匠精神下人才培养的重视度,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同时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此外,应该通过不同方式加大工匠精神匠品的宣传力度,如:观看工匠宣传片、工匠技艺比赛。

三、结束语

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如何培养出更多高职院校专创融合人才为主要工作,所以作为工匠大国应明确何为工匠精神及其应用的意义,然后选用适合的方法进行工匠精神育人、培养专创融合人才,进而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要求,同时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专创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匠风采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