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021-12-30李肇芳甘柳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物流业冷链物流

李肇芳,甘柳文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佛山 528138)

现今,随着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起步,冷链物流企业也在逐步发展,其在未来行业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因冷链物流起步较晚,我国冷链物流在法律法规方面做得还有所欠缺。笔者在分析冷链物流及其法制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对其法制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更加规范及有效的发展。

1 冷链物流的定义

冷链物流通常是指冷藏冷冻类的食品在其供应链的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最终落在消费者手中,每个环节的过程中都始终满足其规定的低温条件的环境,以保证冷藏冷冻类食品的质量可靠,减少食品的损坏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的要求比普通物流要高很多,其投入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也相对比较大。

2 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我国冷链物流所经营覆盖的产品有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如蔬菜、水果、水产品、速冻食品、奶制品、药品等。[1]相比常温物流系统,冷链物流规划建设资金较多,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更高。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覆盖范围更广、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食品行业的兴盛发展,给冷链物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其中,以速冻食品、肉制品、生鲜等为代表的冷链食品业也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业绩不断突破,生产、流通进入了提升期。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进步,使得人们的消费生活与信息化密切联系,现今在物流通畅经营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基本可以通过网购实现。对于温度、湿度等储存要求不高的商品,可以使用普通物流运输;而对储存要求较高、较特殊的生鲜、冷冻易腐食品等,则需要通过冷链物流运输,以最大限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商品损耗。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流通率只有19%,与发达国家85%的冷链物流流通率相比明显要低得多[2],这也说明我国冷链物流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大众消费模式的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加强物流行业对冷链物流的重视及改善。相关物流专家曾预测,到2025年,我国冷链食品物流的需求将增长至4.5亿吨[3]。

3 我国冷链物流的治理环境现状

随着互联网领域覆盖范围的扩大,电商交易量的增长,冷链物流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物流市场正常运作,甚至扰乱物流市场秩序的行为。为了规范冷链物流主体活动行为,使物流市场正常运作,需要相应的物流法律制度整治行业乱象。而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高新技术、高额投资、先进管理紧密相连。自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后,我国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冷链物流的相关规划,以此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各项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我国关于冷链物流的治理环境还有待健全。

我国政府制定了多项与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冷链物流的治理方面做出了完善,明确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规划方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新版《食品安全法》与冷链物流紧密相关,它的实施有利于推动食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而且对于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冷库建设等也将起到推动的作用,进而能更加保证冷链在供应过程中的质量,降低损耗率,提升我国冷链物流水平。《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也直接涉及了冷链物流。消费的升级使得冷藏冷冻食品迅速发展,进而拉动冷链设备的需求;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和高端农产品等新用户加入冷链物流行业,使冷链下游客户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也大力发展了第三方冷链物流,该意见鼓励了有关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的手段,形成经济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运输服务。

4 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4.1 冷链物流法律规范层次较低,效力不强

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较晚,在刚开始发展阶段,物流管理水平、应用技术、设施与设备等相比其他西方国家来说较为落后。物流法律法规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的规范性条文,且在较长时期内具有稳定性。我国现有的冷链物流法规大多数是从计划经济时期制定并被沿用到现在。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流动变化加快,冷链物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目前,部分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适用于市场环境的发展要求,加上物流立法者的认知水平、专业水平受限制,使得部分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可操作性不强、效力低,难以对现代冷链物流起到规范作用。

4.2 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

因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对冷链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也较晚,且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而已有的标准体系覆盖面小,大多数处于储运环节,缺少了上下游管理与销售环节的规范。另外,国家、地方和行业在制定的标准里交叉重复,有的只是指导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很强制的可操作性,标准化建设也较缓慢。

4.3 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监管

对于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引导,使冷链供应的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还有,政府的扶持还不足,关于冷库的投资、RFID和GIS等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的投入,而且政府对于冷链行业监管不够,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冷链物流市场准入标准规定范围过大,市场准入门槛不高,不少人员借助此漏洞进入行业,因缺乏物流从业资格证或未进行相关物流培训,在从事物流活动时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物流安全隐患的出现,反映出相关职能监管部门对物流业活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物流法律监督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5 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设性措施

5.1 加强冷链法规的执行力

物流法律制度是为物流业市场经济服务的保障,物流法的制定不仅仅只是理论规范,需要真正将其与物流市场环境相结合、依据物流业具体争议与纠纷等各种情况进行调整和治理,以促进物流业的稳定发展。在统一的冷链物流法律标准下,各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冷链物流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适应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提高制定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层次水平,不可泛泛而谈。要有其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有关冷链规则的执行力,提高它的使用效力,从而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5.2 制定统一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我国要制定统一的物流行业标准体系,并借鉴发达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冷链物流标准,来制定我国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冷链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冷链食品专门制定行业标准,还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而且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指导准则与相关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这可使得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得以健康发展。

5.3 政府加大扶持和监督

为了尽快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而且也要加大对冷库及冷链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制定相关的法规予以政策扶持。此外,各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督机制,积极推行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屏障,加大对冷链食品物流的监管,保证其质量,减少冷链食品的浪费,以推动冷链物流市场行业可持续快速发展。

6 结束语

冷链物流是物流行业的一个分支,其是随着工业和商业的需求增多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而现今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很好的法制环境来规范与制约存在的不正当操作和行为。在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国家及各地方政府要对冷链物流的法制环境所欠缺之处进行合理快速地弥补与完善,让冷链物流得以更加规范地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业冷链物流
冷链十年,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大关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