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构建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本深度数学知识

魏 琳

(青岛敦化路小学 山东青岛 266000)

小学数学课堂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建立起数学思想,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中心,能够从学生出发落实相关的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真正地完成深度学习。本文就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构建的策略和学本课堂中深度学习的落实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本课堂和深度学习模式

(一)学本课堂

学本课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本课堂,这样的课堂自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权威和主导者,而是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挖掘者。所以学本课堂本身存在着自己的一些特点。它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中拥有着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有了更多地在课堂中探索知识和实践的机会。其次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中重在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同时要学会和别人进行沟通互动,进一步获得沟通能力的提升。第三个特点就是学本课堂中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最后课堂应该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要真正地关注学生实际的情况,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能够一切从学生出发,善于对学生兴趣进行培养和激发。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体现出生本课堂的价值和意义。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着可探究性和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究中更好地认识数学学科,更好地理解数学学科的知识,对数学知识学会如何进行迁移和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特点。一方面就是体验性。因为教师会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跟着问题完成深度的思考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去体验这些丰富的数学知识。其次就是深度学习具有着一定的深刻性,可以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认识数学问题,对知识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第三个方面就是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和关键的内容,逐渐地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第四个方面就是具备一定的迁移性,能够让学生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真正地抓住数学的本质内涵。最后就是内省性,让学生敢于对知识提出质疑,能够具备一定的批判思维。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构建策略

(一)全面解读教材,制定深度学习策略

教师在落实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全面地把握教材的内容,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充分地体现出学本课堂的理念,进一步构建学本课堂。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进一步开展落实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解读,挖掘可以落实深度学习的内容和具体的环节。比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生活中的图形、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对教材完成三个方面的解读。一方面要站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进行教材的解读,按照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明确教学的目标,鼓励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认识到面积的学习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材的分析,认识到所处的年龄段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目前的几何观,能够借助图像让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并且学会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三个方面就是从教材的方面进行解读,能够引导学生借助已经具备的学习经验完成学习,能够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总而言之,在深度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必须要能够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解读,掌握学生目前学习的水平和实际情况,能够认识到新课标对数学教学做出的新的要求,同时能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进一步落实深度学习的计划。

(二)创新并且优化深度课堂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比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各个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区别,通过对比学习帮助学生能够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比如在学习商变化规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对比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商的变化规律和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学习,从而深刻地认识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和存在的关系,这样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看到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深刻地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比教学之外,教师也要在课堂中注重问题的设计,借助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内容。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还有学生实际的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全面地认识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推动课堂开展的关键。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对几组轴对称图形进行观察,找出其中存在的共同点,自己分析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发现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获得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的落实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1]。

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深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模式,要能够给学生提供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动手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比如在学习初步认识分数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折纸完成对分数的理解认识,又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长方体纸盒观察表面积的构成,得出计算的公式,通过动手实践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的学习习题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适当的习题练习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巩固,甚至可以借助一些习题得出一些新的知识,让学生获得一种新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着百分数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使得学生可以积极投入习题的解决中,在解决习题中完成对知识深度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挖掘新型学习资源,开展数学深度学习

在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资源,要能够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好微课还有翻转课堂等这些模式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在课堂中注重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一些知识,能够借助网络自主的完成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让数学知识可以变得更加的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对立体几何理解的时候存在着难度,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体构造,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一边讲解一边展示,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几何体的形态,帮助学生有效地攻克教学的难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深度学习的积极性。

(四)促进深度学习内容的构建

在构建深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深度学习内容的构建。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学生所学习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知识,同时要学会借助所学习的内容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巧妙地讲解指导。比如学习了多边形面积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关于修建不规则花园或者鱼塘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计算具体需要对面积或者使用的材料等。通过数学知识和现实问题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深度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学本课堂[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要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打造一个可以进行深度学习的课堂环境,能够对课堂进行优化,融入新的学习资源,对深度学习的内容进行构建,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学本深度数学知识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教育寻真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整体·联系·学本
浅谈“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观B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