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大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标准建设策略的讨论
2021-12-30李雪梅
李雪梅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对于高校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掌握课程关联知识,做好学生素质调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授好一门课来说是必须的。但是教师为教学所准备的这一系列,都要建立在最为合适的课程标准之上,课程标准不仅是编写和初审教材的基础,还是指导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严格按照专业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和创新,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以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为我国医学行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职大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标准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较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是很浓,学生的基础水平较弱,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低下。再加上高职院校本身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等原因,《医学影像物理学》这一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的医学影像技术岗位不仅要求其具备基础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个人修养,还需要医技人员能够正确掌握数字图像基础、影像物理学等专业知识,才能真正胜任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工作。而就当下高职《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而言,教师的传授方式已经很难完成培养综合适应型、具备高水平职业技能学生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亟待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当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改变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再根据学校和专业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当今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有助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分析高职大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发现,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课程标准不统一、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掌握程度体系;其次,从院校实际情况来看,现使用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材为本科规定用教材,内容多且复杂,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并不十分适用。高等职业教育不等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基础知识应为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度”就成为了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通过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改革研究,结合高职大专学生的现实情况,研究、制定高职大专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内容的“度”及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参考,是本门课程教学研究向前推进,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集专业技能、拓展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
(二)新课程标准注重切合当代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
长期以来,高职大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授课教师在《医学影像物理学》授课过程中存在”知识传授不够用“与”授课内容多繁杂“的现象,没有实现该门课程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最大价值。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将充分考虑“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改革方针,通过对相关文件解读与该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相应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分析及其人才能力市场需求调查再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能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度” 的准确性把握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过程,使课程教学研究向前推进,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
(三)新课程标准重视临床医学素质的培养
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素质。影像学虽然为临床辅助学科,但是该门学科在整个临床诊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员直接接触患者,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相应课程的情感素质培养目标中着重体现。
二、高职大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的现状
(一)职业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涉及范围较广,然而对于专业人才应该如何培养以及哪种职业能力的培养鲜有涉及,且对于辅助类课程也没有详细说明,这导致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泛化或者错位,处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没有体现出该专业的职业特色,没有针对职业进行专业特征的清晰定位。此外,《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人才培养存在同质化现象,即使用同种教材,缺乏统一执行要求。
(二)学校教学方向尚不明显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医学影像物理学》知识较为抽象,到真正的医院单位后,所需的知识和实际学到的知识出入较大,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从事的工作不一致,参加工作后,还需要重新向医院人员学习相关知识,导致其无法满足单位的实际需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大专采用的都是学科课程教学,这种模式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所需要运用的知识也不相符,究其原因,则是学校的教学体系根本没有真正导向社会需求,让学生无法对将来的工作需求有所预见。
(三)学校培养内容单一,学习效果达不到对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支撑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为入学第一学期所修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很大的基础知识铺垫作用。面对当前《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情况,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不规范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没有任何医学影像知识基础的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出现学习效果不佳,达不到对后续专业课程进行知识技术的支撑。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一个学校能否培养出高专业人才与教师有着重大关系,而当下《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师数量和学生的总数不成正比,院校现有的高学历的专业教师较为稀缺,具备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专家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尚未形成。且《医学影像物理学》专业学术水平也比较低,缺乏社会服务能力,院校参与的研究课题也比较少,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十分有限,现有的课题研究级别的分布级别不均匀,学校很难承担起人才培育工作。
(五)课程体系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
《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建设缺乏课程体系,一方面,一些新的课程建设尚不健全,缺乏教学实践的检验,而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还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与之对应的实践操作设备十分匮乏。另一方面,《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除了一些基础的理论课程以外,一些实训课程所需要的设备也比较缺乏,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高职大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标准建设的策略
(一)国家文件为准,指导课标建设
解读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标准及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性质与定位类型、学分等课程基本信息,为该门课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依据。
(二)进行专业调研,建设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课程
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是岗位任职要求,因此,首要工作就是专业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建设中的各要素,选择合适的调研方式,收集有用的调研数据。
(三)课程体系分析,明确教学内容
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进行其课程标准分析,着重解读其“课程内容”及其“教学标准”,为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及其“教学标准”方面的制定提供参考。在前续课程中已经在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范围内的内容,在该门课程中将不再进行赘述;在后续课程中需要达到的内容目标在该门课程中也不提前涉及,降低学习难度,对该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能支撑后续课程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为标准。
(四)问卷调查辅助,落实重难点,收集课程实施建议
通过设计问卷,将《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各模块知识内容细化(例:在“X线的产生”这一知识板块,该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大体可以罗列为:①X线的发现及其基本特性;②X射线管;③X线的产生机制,三方面)。将细化的知识作为问卷调查的主体部分,收集被调查者对该模块各个知识点的重难点印象,及在该模块内容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内容对象,同时被调查者可以补充该模块所涉及但是在问卷中没有罗列出来的知识点。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为《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标准提供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实施建议”“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等要素的辅助制定依据。(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人单位和已经在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工作者主要提供知识重点,在校学生提供知识难点。)
此外,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物理学》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细化到每个板块的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哪些内容听不懂,原因是什么?)收集建议与意见进行分析,以此为参考,提出相应的“课程实施建议”,对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补充与完善。
(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研究《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学生在未来的行业发展需求,对其进行总结,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构建出完整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育要对学生未来的求职方向仔细研究,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才能够保障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理论知识传输的同时,还要注意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建立新教学体系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而变化更新课堂内容,让学生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前提,进行课堂的建设,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
四、结束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现代教育也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高职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出适应社会要求的一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体系建设应该要以实践和实用为方向,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立足于学生的就业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明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且教学手段和理念都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阶段,要用创新的思维,全面提升《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