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精神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促进作用

2021-12-30高春艳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精神幼儿园

高春艳

(苏州工业园区伟才厚永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幼儿的思想比较活跃,有很强的想象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从释放幼儿天性的角度出发,利用开放性的游戏教学方式,以简单的生活技能及社会价值观念作为游戏教学的设计初衷,增强幼儿社会意识,培养其沟通交流能力。在幼儿阶段,游戏教学的方式容易被幼儿接受,而在游戏教学中,游戏精神的价值观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与游戏精神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提高其认知水平有重要作用。

一、游戏教学与游戏精神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游戏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对提升幼儿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在游戏教学环节,幼儿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来完成游戏任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完成教学目的。幼儿教师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展现,引导幼儿进行掌握并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巩固,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对幼儿园教学有重要作用。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其获得一定的学习满足感,从而爱上游戏化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成就感获得满足,能在游戏环节过程中产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感受,通过游戏环节不断强化,从而上升到精神认知层面,可促进幼儿形成分享及合作精神,在游戏过程中体会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以此全面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1]。

二、以游戏精神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发展游戏精神

幼儿爱玩爱闹,对于周围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喜欢证明自己,游戏教学有利于幼儿释放天性。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快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环节中,还能给其带来一定的精神愉悦感,能够实现寓教于乐[2]。

比如,在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组织幼儿进行过家家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游戏道具,使其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家庭进行布置,这个过程可以侧面体现幼儿的内心,有利于幼儿发挥自身想象力及发展自我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创设故事情境,幼儿可以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从想象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语言对人物形象进行完善,这样的教学方式,加上教师的引导,能够促进幼儿游戏精神的发展,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游戏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可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前提,设置游戏环节,在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游戏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逐渐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并使其创造力获得一定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玩“小火车要开啦”的游戏过程中,可让幼儿排排坐好,并根据规定时间走上小火车。在火车上可以设置多个岗位,根据幼儿个人意愿票选车长、乘务员及播音员等角色,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通过对现实场景的模拟,将游戏场景生活化,以此丰富幼儿的情感,全面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

(三)丰富游戏形式强化游戏精神

幼儿园游戏课程有效利用课外场景,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和形式,在更换场地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所面临的外界事物有所差别,可以有效增强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强化游戏精神[3]。

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老鹰抓小鸡”的过程中,课外场地有利于激发幼儿爱玩的天性,对幼儿的思维认知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对于母鸡拼命保护自己身后小鸡的现象,幼儿教师可以趁机进行母爱的教育,增强幼儿对亲情的认识,强化幼儿的游戏精神。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程游戏化的教学中,游戏精神对幼儿的思想品质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事半功倍,这对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提升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知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精神幼儿园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我爱幼儿园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欢乐的幼儿园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