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30刘红燕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新课改情境

刘红燕

(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1]。”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取比较单调的模式传授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老师填鸭式地讲课,学生机械式地做笔记。长此以往,不但导致授课效率低,而且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新课改提出的“使数字进一步生活化”运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改变枯燥乏味的传统模式,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一、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将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可大大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在课堂中,学生一直处于服从状态没有话语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对学生没有深入的了解,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学生的整体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自主探究,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导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学习中亦是如此。老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例如,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老师可以营造“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购买者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会很感兴趣,课堂氛围一下就会活跃起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然后学生拿着不同人民币的教具进行表演,在结账的时候计算花了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这样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生活化情境,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将实践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生活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课堂更接近生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圆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形,也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探究,使其灵活运用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如流动红旗,三角架,铅笔头等,然后总结整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将生活情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过程中会充满乐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三、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要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设计生活情境,从实际生活出发,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事实,不能因为教学需要而随意捏造[2]。例如“初步认数”,老师创设情境:池塘里面哪些动物让我来数一数,一只乌龟,两条鱼,三只小鸭子,四个猫咪。这样的情境就是不对的,因为在小学生的印象中,猫咪是生活在陆地中的。所以老师应该切合实际,不能随意假设。

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只知道一味地使用生活情境而不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

最后,在运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应注意生活情境的设置不能过于繁琐,这样容易使学生陷入情境无法全神贯注地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总之,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生活情境,将繁琐的情境简易化,从而突出教学重点,发挥其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把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过,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于教学时,应切合实际,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出合理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猜你喜欢

生活化新课改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