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021-12-30张小容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图语文课堂小学生

张小容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 408400)

思维导图主要是由关键词、符号等内容所构成的引导人们对其路径进行思考的示意图,也是一种关键词捕捉和发散思维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自主学习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借助思维导图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首先,思维导图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思维构建能力的提高。想要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构建能力,就需要语文教师注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让他们可以在写作时有较为清晰的思路,让语文写作不再是他们的难题[1]。其次,思维导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主要是将教学内容以具体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课文思路和关系通过箭头、画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最后,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明确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对课本中原本相对零散的知识点关系产生清晰的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文章时注意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

此外,借助思维导图展开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还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使其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即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但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会收获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活动。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让语文课堂氛围更富有活力,不再沉闷。

二、借助思维导图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梳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经常会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他们在学习时很难长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语文知识。这样下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逐渐消磨殆尽。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那些篇幅较长的课文进行分析和梳理知识点,从而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先将文章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组织他们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以每个故事为依据进行一定的概括,可分为“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这三个大分支,鼓励学生尝试对这些故事进行补充性的延伸概述。如在“完璧归赵”中,可以补充蔺相如通过发挥自己的才智,将和氏璧完好无缺地带回到赵国,并得到赵王的认可;又如在“负荆请罪”中,补充在渑池事件之后廉颇与蔺相如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后来廉颇知道原因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2]。这样,文章中所描述的故事就被直观、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形成一种简单易懂的语文知识结构框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深化解读,明确学习思路

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主旨和中心思想进行学习和分析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小学生年纪小、心智不够成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表达分析能力不够高,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主旨方面的教学。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制作好的思维导图(根据文章主题分成几个分支结构:回忆、被捕前、被捕时、审讯时、被害后)描述父亲被害时的变故;然后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分支进行分析解读,阐述作者的情感和想法;最后将各分支的分析进行整合,总结出父亲的性格特点和英勇事迹[3]。如此,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学习课文内容,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思维导图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合理地对其进行结构化的应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还可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让语文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注重思维导图的巧妙应用。

猜你喜欢

导图语文课堂小学生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小学生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