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管理类研究生自身因素分析
——以地方高校为例

2021-12-30时萍萍胡姚刚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论文

时萍萍 胡姚刚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400054)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顶端,承载着培育和选拔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1]。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2]。目前,各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大,培养模式、方法也不断丰富,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严抓培养质量对地方高校实现“一流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包括科研想法的提出、实践以及最终转变为成果的全过程,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现有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多从社会外部、学校内部方面展开,如部分学者认为落实研究生教育培养政策、创新培养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在线科研能力教育、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导师介入等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3][4]。但未针对具体学科研究生自身因素进行详细剖析,难以全面有效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了保证管理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必明确影响其科研创新能力的自身因素,针对性地提出“对症下药”的改善措施,提升管理类研究生教育水平。

一、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自身因素

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普遍存在科研创新能力低、科研成果数量少、级别低的现象。就研究生本身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一)科研态度不端正

较多管理类研究生在读研前较少接触科研和缺少科研熏陶,甚至在读研前不知为什么读研究生或者读研究生是做什么,认为研究生是大学的加强版。步入研究生学习后,因缺乏科研兴趣,导致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如导师分配选题后不能主动提出科研问题、不积极与导师沟通、不能按着导师的要求定时定量完成科研任务、对导师提出的问题不作修改、汇报科研进度马虎大意,不能严谨对待学术问题,不注重科研创新。

(二)专业知识不足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多来自民办独立学院本科生或同级别的地方本科院校,少数函授本科和大专生。与理工科相比,管理类学科是社会人文学科,所需数学的广度和深度低,是很多跨专业读研学子的主要选择,但因前期未学习过相关专业课程及理论,未形成整体的专业知识体系。在科研创新过程中,存在专业术语不理解、与导师交流困难、研究方法不规范等现象,使得科研工作难以正常有序推进。

(三)缺乏批判性思维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形成了学习考试的思维模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创新能力差。很多研究生根据导师提供的题目或研究方案能有效开展研究,而一旦离开了导师就做不出科研成果,这意味着他们在研究生阶段没有学会创新。管理类研究多是对企业运营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涉及因素多而复杂。批判性思维的缺乏导致管理类研究生很难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推翻旧理论,如在文献的习读过程中,多数研究生有从众心理,认为发表出来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不能提出有效的质疑,无法从文献中提炼出一个好问题开展研究。

(四)科研时间投入不够

与理工科相比,管理类学科不需做实验,研究生自主学习时间相对较多,且管理类学科所属人文社科,需要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实践,较多的研究生把过多时间花在企业实习上。而无论是全职实习还是兼职实习都占用了研究生大部分的科研时间和精力,导致其不能专心研究学习文献、不能深入思考问题,与导师、同学交流机会少,科研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五)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差

管理类科研创新成果多以科技论文、咨询、建议等形式进行展现,写作能力较差导致其较难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科研创新过程。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对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主要写哪些内容并不了解,写作内容口语化严重,文字表述不够严谨,有些文中出现“我”“我们”等第一人称,上下句之间缺乏逻辑,甚至有些研究生连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都不熟悉,页眉、页脚、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科技论文格式编排混乱。

二、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研究学术报告是知名专家宣传自己的研究领域,解读学术魅力的重要途径。管理学院可邀请相同或不同学科的专家为研究生开展学术报告,使在读研究生感受到“学术大家”的渊博知识和个人魅力,同时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科研兴趣,端正科研态度。另外,研究生所在团队也应定时举行学术研讨会,定期汇报学术进展,充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保证研究生持续的科研热情。

(二)加强文献学习

对研究生而言,广泛有效地阅读科技文献,不仅能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补充,还能培养和提高论文的撰写能力。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用各种检索工具针对性地搜集与本研究领域相关的高质量、权威的中外文最新文献,以此为基础对文献中的概念、专业名词及引用过的文献进行追踪,深入学习,开阔视野。另外,导师也可指导研究生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汇总,撰写研究综述,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方向与动态,为自己未来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三)深化问题式、对话式的教学和科研模式

采用问题式、对话式教学模式,使师生之间进行思维、问题平等的交流,自由发表观点,互相提问,互相质疑,鼓励研究生多角度发现问题。另外,在文献学习过程中,导师也应采用问题式的沟通方式,多次询问研究生“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等“为什么”,让学生多思考,体现批判性思维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四)导师定期检查科研计划

虽然部分地方高校对管理类研究生设置了打卡制度,但这并不能保证其在实验室期间能全身心投入科研。导师督促学生周计划、月度计划及学期计划是保证研究生有效科研时间投入的重要方式。每周初制定科研学习计划,并于周末汇报科研学习成果,结合科研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障碍,分别提出问题,导师予以指导,并对研究进行督促;月度计划应以PPT的形式对当月的科研成果进行展示,导师对其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指导;学期计划由研究生对本学期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整理,由导师检验是否完成。

(五)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通过开设相关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或开展类似讲座,对科技论文结构中涉及的标题、摘要、引言、正文及结论等部分的写作内容进行系统讲述,并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由教师对写作内容进行修改和示范,使研究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思路。另外,研究生还可通过报纸、文献、应用文写作等进行自学,提高语言的科学性和精简性,改变论文中的口语化现象。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论文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爱情导师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