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bēi(背)”还是读“bèi(背)”
——探讨《散步》折射的人性美

2021-12-30谈际家

科学咨询 2021年4期
关键词:折射出孙儿人性美

谈际家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洋港中学 湖北黄石 43520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一文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句中“背”究竟读“bēi(背)”音,还是读“bèi(背)”音,区别就在于词性不同,一个动词,一个名词,确实困扰过许多语文教师,也可能为之曾经争辩讨论过,但莫衷一是。

其实要想明确“背”一词读音,只要理解了《散步》一文的主题就不难把握了。《散步》一文体现出的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所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高尚、和谐的旅行,折射出的是亲情、人性的亮丽之花。

作者莫怀戚写作此文按他本人所说,有两个契机:第一,就是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田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在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是现实中的真事;第二个契机则是具有人性的色彩,作者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的交谈,柯尔特先生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孝悌”的观点—他反对“悌”,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让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名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也实在想借此传承中华民族的灵魂——孝道,呼吁人们及时行孝。

《散步》一文中的作者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她老了,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显示了儿子的诚恳孝敬,设身处地地为母亲着想。又如“天气很好。今年,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母亲又熬过来一个严冬”。母亲身体不好,从寒冷的冬天挺过来,非常不易,“熬”就是显示了母亲艰苦支撑,同时体现了“我”对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高兴之情。还有面对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他时日还长,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母亲又年老体弱,于是我“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可以说从“我”的言行举止中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尊老”的传统美德。

而母亲就在“我”作出了走“走大路”的决定时刻,“母亲忽然摸着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了解孙儿的好玩心理。于是决定克服困难,满足孙儿的心愿,这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

总之,《散步》就是一篇真善美的颂歌,洋溢着一家三辈四口的温馨与和谐,相互演绎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

就文章结尾这句话本身的含义来看,它在文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蕴含着人到中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肩负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

“bēi(背)”是一个非常细微、富有人性化的动作,更是尊老爱幼这一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在自觉中发扬光大,是人性美在实际行动中的践行,孝顺、尊敬、细心、善良等人间最美好的情感都浓缩在这一个具体的动作中,折射出人性美的耀眼光芒,与尊老爱幼这一主题相吻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彰显了文章的主旋律。

“背(bèi)”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充满的温暖,但缺少了人性美的实际行动,处于被动,因此显得呆板无生机,无法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缺乏孕育中华民族人性美的土壤,内涵也就没有动作化的“背(bēi)”丰富了。

但“背(bēi)”和“背(bèi)”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相辅相成的。“背(bēi)”是前提基础,有这个人性美的孝顺动作,才会有“背(bèi)”上的老母亲。如果一个人没有孝顺的内心情感,他是不会有孝顺的实际行动的。因此,“背(bèi)”上的母亲是我付诸行动——“背(bēi)”的人性美的升华。“百善孝为先”,孝道要永远铭记于心,尽孝要发自内心,实施于行。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平凡的琐事的积累,又何尝不能反映出至高无上的美德?一个“背(bēi)”字就能这种孝道诠释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读“背(bēi)”更具有人性美的孝道情感,又蕴含着及时行孝的人性美具体行动。

我家有老如是做,孝道传承人性美。为人子辈要尽孝父母长辈,是自己不可推卸的天职,愿天下每个人心怀孝道,及时行孝。

猜你喜欢

折射出孙儿人性美
小美人鱼香囊(外一篇)
油罐内外
我深爱的爷爷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我也要退休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人性美探究
苏轼化长为短法
温暖的绝望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小账本折射出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