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规培生与实践教学的讨论
2021-12-30童萍萍黄玲莉吴奇华
邓 莉 胡 豪 谈 杨 童萍萍 黄玲莉 吴奇华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8400)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够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能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事X线、CT、MRI诊断、医学成像技术和介入放射学等方面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影像规培生的临床能力是当今医疗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教育部门逐渐意识到临床能力对现代影像规培生的重要性。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完全解决影像规培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只有不断提高规培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其临床能力及阅片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好地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规培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规培生的思维方式,增加基本技能及技术的训练[2]。
在医学教育中一直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在学校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但在临床工作中却表现得一塌糊涂,对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对设施设备,如胃肠机、CT、MRI机的操作能力非常差。因此,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就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规培生临床实践能力[3]。
在这几年的规培中,我在如何提高影像规培生能力方面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是在规培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有一些见解,现分享如下:
一、强化医德教育
规培医师在规培学习的过程中,需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并以此展开工作。关心病人的疾苦,遵守医德医风是至关重要的。应教育规培生以此来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
二、参与理论教学
在规培期间要求规培生参与本基地的理论教学工作,如组织参加小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如制作PPT,阅读文献、了解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最新的指南。提高规培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三、参与教学管理
规培生需参与本基地部分医学影像学实习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如安排教学计划、记录及整理资料等工作。参加基地教学会议,参与教学大纲、带教方案的制定,在参与过程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被采纳可适当给予奖励。
四、参与基地会诊工作
在规培期间,参与本基地的会诊工作,在会诊过程中了解临床医师的需求,以便今后的工作中为临床提供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诊断结果。提高规培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4]。
五、参与技术工作
安排规培生轮转X线、CT、MRI、胃肠机等相关仪器设备,要求规培生熟练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并可同科室医生合作,积极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积极撰写论文。
六、选择合格的导师
一名合格优秀的带教老师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规培带教对影像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对于比较典型及罕见的病例,他们能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病史、直接影像学表现,间接征象等方面通过边提问、边讲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这样可以培养规培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七、建立放射规培生的微课堂
影像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规培生对人体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断层解剖等方面的记忆要求高,这也是多数规培生的短板。微课堂是以短视频为载体,综合视频、文本、图像、符号及表格等方式,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洁、精炼的教学活动。微课堂后设立现场提问环节,能让规培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获取。微课堂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同时,能增强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及自主分析能力,有利于规培生对影像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通过这些方法既可以提高规培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规培生浓烈的学习热情,也可使其在规培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
总之,做好规培工作对医学影像学规培医师全方面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