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然观思想
2021-12-30时若水初维峰
时若水,初维峰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完成于1841年3月,作为青年马克思毕业于波恩大学的博士论文,是他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其研究古希腊哲学取得的实际成果。青年马克思通过挖掘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分析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二者的差别,展现了其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思考。本文首先总体上阐述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两种原子论差别的理解,然后再具体说明青年马克思在研究两种原子论时对自然界本原的认识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对两种原子论差别的理解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题目清楚地揭示了此文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也在论文的序言中较为自信而明确地指出,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即:把原子论创始者德谟克利特与西方首位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二人的自然哲学进行对比,从而挖掘出二者被忽略的差别(这一课题截止到19世纪40年代于整个学术界哲学史研究领域而言是空白的,没有任何学术著作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他认为他的研究弥补了希腊哲学史上的空白,解决了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1]P10马克思对当时学界贬低甚至歪曲伊壁鸠鲁原子论哲学的现象进行了犀利而极具说服力的批判,详细地论证了把伊壁鸠鲁的原子哲学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哲学等同起来是困难的,认为二者在任何方面都是全然相反的,包括原子哲学的科学真理性与确定性乃至其现实与应用的一般关系等。[1]P20
(一)两种原子论的总体差别
在对感性世界的真理性与客观性的相关认知上,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的思想里存在着矛盾,他态度模糊,摇摆不定;伊壁鸠鲁的思想则较为清晰明确,态度坚定。德谟克利特在谈及原子和感性世界二者的关系时,时而认为感性现象是主观假象,时而又把感性现象看作是唯一真实的客体。马克思指出,亚里士多德也对德谟克利特关于真理性认知的这种矛盾进行了评价即:在心理学上德谟克利特认为现象是真实的,而在形而上学上他认为真理是隐而不显的。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德谟克利特的见解是“怀疑主义的、不确定的和内部自相矛盾的”[1]P21与之相反,伊壁鸠鲁的态度较德谟克利特而言更为明确,他把感性世界当作客观现象。伊壁鸠鲁采取了一种“独断”的态度,把感性知觉认定为标准,认为但凡感官可以感觉到的都为真,任何客观现象都符合于感性知觉,任意感觉都不会被除其自身之外的其他感觉乃至概念所伪证。他觉得感性知觉是无法被任何东西所驳倒的,具体来说:同一种类的知觉因为拥有相同的效用而不能驳倒该种类的知觉;不同种类的知觉由于它们判断的对象不同亦不能驳倒不同种类的知觉;概念的存在依赖于感性知觉,因此它也无法驳倒感性知觉。[1]P22
在对科学的确定性和科学对象的真理性理解方面。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则没有具体存在和所谓的现实性可言,感性知觉的世界具有独立现实性,它是真实的并与原则相脱离。德谟克利特不满足于哲学的知识,他认为真实的知识是没有具体内容可言的,而能够为他提供内容的知识是没有真实性的。于是他深入经验观察,四处求教。最后,他对知识绝望,把自己的眼睛弄瞎——怕被眼睛欺骗,怕被现象和感性蒙蔽。这也进一步体现了他思想中潜在的矛盾性。然而,伊壁鸠鲁在哲学中感到了满足,收获了幸福感,与德谟克利特相比,他不屑于经验观察,善于自学和独立思考,忠于哲学。
在对待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态度方面,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忽视偶然性,重视必然性,“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1]P25他把必然性看作造世主、天意、命运和法,并认为物质之间的碰击运动是这种必然性的具体实在。在这里,“德谟克利特所指的必然性是指事物产生所具备的因果关系,他用原子运动的必然性阐释自然界的生成和宇宙演化过程。一切都由与必然性而产生的漩涡运动是万物生成的原因,这里漩涡运动就是德谟克利特所指的必然性……”[2]伊壁鸠鲁则更崇尚偶然性,认为必然性的生活方式是确定的、不幸的,偶然性的生活方式才是轻松自由快乐的。他提出,一些人认为必然性是确定的、不容辩驳的,然而他们过度重视的必然性并不存在;他更看重不确定的偶然性,把一部分事物看作为偶然的存在,并认为我们的任意性可以去支配另外一部分事物。
马克思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认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各个方面上都是相互对立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德谟克利特是一个以必然性的角度研究自然,致力于认识和解释事物实在存在的怀疑主义者,他把感性世界看作主观假象,注重经验和实证,常常怀疑不安。伊壁鸠鲁是一个从偶然性的角度考察自然,否定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的独断论者,他轻视经验,把感性世界看作客观现象。相比于德谟克利特的不安,他在哲学中汲取自己知识的独立性,获得了满足感与幸福感,心灵保持稳定的宁静状态。
(二)两种原子论的具体差别
马克思在其博士毕业论文的第二部分,分五章详细分析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论的细节差别。其中第一章“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尤为重要,清楚地解释了两种原子论之间的区别和对立。
在第二部分的第一章中,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把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原子由于自身有重量呈直线式下落,即原子的垂直运动(这种运动对于任何物体来说都是极普通的自然运动);第二种,原子脱离了直线发生了偏斜,由于这种偏斜,原子没有走规定的直线路径,而是在偏斜中持续地运动;第三种,原子之间相互冲击、碰撞,由这种冲击、碰撞继而产生的运动。在上述的三种原子运动中,德谟克利特只承认第一种和第三种运动即原子向下所做的垂直运动以及原子因碰撞而产生的运动。至于原子摆脱传统的直线路径,偏斜于直线所做的运动,则是伊壁鸠鲁的独创,这种运动也把他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运动区分开来。这一运动对他所主张的偶然性有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也使伊壁鸠鲁的哲学具有了肯定人与生命自由意志的特殊意义。但是,这一创新性的设想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嘲笑,比如:西塞罗、彼尔·贝尔、萧巴赫等。马克思对这些学者的观点均进行了反驳;通过批判那些怀疑、甚至否定伊壁鸠鲁观点的学者,表明了其支持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运动的独创性学说,并且他以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来说明原子的运动并不是被规定和引起的,从而进一步说明原子是具有自由意志的。
在原子特性方面,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指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关注点不同。前者倾向于研究不同原子在形状、位置、次序方面上的差异,后者则更为关注原子之间在体积、形状和重力方面的不同;前者以现象世界的差别为切入点注意到了原子的外部联系, 后者看到的是原子自身的内在特性。此外,德谟克利特把形状和体积看作是原子的两种特质,伊壁鸠鲁认同德谟克利特的两种特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量是原子的第三种特质。
简单地说,马克思认为: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原子没有偏离直线的可能,被规定做直线式下落运动。原子运动被德谟克利特看作是一种自我规定的运动,即一种单纯的物质规定性运动和相对性定在。他否定了原子和其他东西的联系,机械地看待原子的联合;在排斥中他只看到了原子的物质变化即分裂与变化,忽略了原子观念上的东西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他认为原子之间相互排斥碰撞的运动产生了一个漩涡,并把这个的漩涡看作为必然性的实体。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中的原子只具有物质性,没有个体性,很难追溯到原子的本质。相比较而言,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原子论不同于德谟克利特机械唯物论,他把其改造为能动的原子论,揭示了原子的本质,突出原子概念中的矛盾性。原子脱离了直线而产生的偏斜运动使整个原子世界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原子的偏斜、碰撞、冲击使原子间建立了联系,进而产生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原子自身的物质性得以实现,原子自身的个体性和形式性亦得以实现。原子也就实现了能动性与自然性、形式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二、自然界既起源于物质又由物质构成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早期哲人苦苦探索的终极自然问题。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深入分析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详细论述了二者的差别,并充分肯定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但从总体上看,他们都是坚持原子论的唯物主义者,都把原子和虚空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认为自然界既起源于物质,并由物质构成。
德谟克利特作为原子论的创始人之一,对于外部自然的本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作为一位机械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相信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原子永远存在,永不毁灭,它们在无限空间中向四面八方运动和撞击,相似的原子结合在一起,组成元素,然后产生世界。“一切事物所由以产生的那种原子漩涡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1]P25宇宙间无数大小、数量各异的原子进行着漩涡运动,这种漩涡运动进而形成了水、火、土、气等各类复合物,产生了世界,其中光滑的球形原子产生了太阳、月亮、灵魂等。他把自然界万物之间的差别看作是原子之间的个体属性差异,并认为坚固的原子是无法改变和毁灭的。
伊壁鸠鲁则是一位辩证的朴素唯物主义者,他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并对其进行了改造,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无限多的原子可以偏离直线而运动,它们在运动中相互碰撞产生了自然界。“他的哲学致力于说明一种关于万物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是如何为人类的自由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3]伊壁鸠鲁在《致希罗多图斯》的信中纲要性地总结了自己的自然哲学观点,他把物体和虚空看作独立存在之物,多种多样的物体和空间构成了宇宙。同时“原子作为构成万物的始基,本身是不可分的,宇宙是无限的,这是因为,构成它的原子数量无限,虚空范围也无限。原子充实,没有空隙,构成复合物,复合物又分解为原子。原子的形状丰富各异,其数量无限,而种类有限。原子的运动是永恒的,它们因为碰撞而粘连,也会因为碰撞而弹跳。”[4]从自然观的角度来说,伊壁鸠鲁原子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世界起源于原子并由原子构成,而非神创的结果;他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与目的论持否定态度,从而在自然中把神力及目的论原则驱逐出去。他的唯物主义立场无疑是坚定的,马克思在论文中对其持肯定态度,接受了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自由意志进行了改造与发展,并进一步关注到“哲学与周围世界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5]P53福斯特认为,马克思本人选择唯物主义的立场深受其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古希腊首位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的影响。[3]或许,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之时,就已经带有了唯物主义的倾向,同时这种倾向带有伊壁鸠鲁式的非机械论和非决定论的特点。论文从原子本身的体积、形状、重量等静态结构以及原子直线式下落、脱离直线而偏斜和相互碰撞排斥等动态运动中揭示了自然界产生的机理,突出原子是世界产生的物质基础,从而有力地批判了宗教神学,驳倒了神创世界的伪科学。马克思把原子看作为自然界的实体,认为原子产生了自然万物,自然万物也可以分解为原子[1]P49,原子这种“实体”即为物质。换言之,自然界起源于物质,并由物质构成。需要说明的是,青年马克思在此文中对于物质概念的界定并非是与精神、意识相对立的涵义。代建鹏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把物质界定为实体、基质。[6]原子论以物质性的原子作为世界的本源,通过原子在无限空间里的运动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成与演化,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
三、人对自然界具有能动性作用
自然界产生于物质,孕育了人类和其他自然物。那么,人类该如何处理自身与其他自然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痛斥宗教神学,实现了神化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变,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文明根植于现实的自然界。追溯历史,从制造工具开始,人类就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从事着干扰自然的活动,并且根据主观意志进行着主动改变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在自然中索取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陈墀成、蔡虎堂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书中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伊壁鸠鲁带给他的启示就是对自然宗教观的拒斥。”[5]P56-57“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1]P12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对此话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句话作为普罗米修斯的格言,体现了其否定无视人类自我意识的神灵,并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超越一切神灵的存在。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完成了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人的地位也被提高到与神比肩甚至超越神的高度而存在的程度,并着重强调了人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能动的自我意识对于处于自然界的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而支配自然、干预自然提供了可能性。自我意识是人能动而自主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正确的认识。人类能动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也就是哲学之本质。
在《博士论文》中分析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对待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态度之时,马克思指出,德谟克利特是一位坚持实证主义的决定论者,他追求必然性,轻视偶然性,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因果联系;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足迹遍布半个地球,企图以积累更多丰富的经验来考察现象世界,但他在沉迷于现象世界之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免不了要从神那里来寻找最后的目的与依据。伊壁鸠鲁是一位充分肯定偶然性意义的非决定论者,他坚持经验的重要性,这样就打破了德谟克利特的因果决定论。他所提出的没有原因的原子偏斜运动,就给自由意志留下了活动空间,从而肯定了主观能动性的特殊意义,即人可以利用主观意志对事物产生能动性作用。在这里马克思隐约告诉我们应该关注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他还试图走向现实世界,并运用这种主观能动性来改造现实世界,让哲学从书斋走向人类的现实生活,正视人的位置,实现了从神化自然走向人化自然的转化。综上所述,在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基础上,马克思《博士论文》格外突出了人化自然的特殊意义。
四、自然界是有限的存在
在上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反对宗教神学,强调自我意识,这使我们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可以能动地发挥主观意识认识自然,继而改造自然。然而,人类是否可以根据主观意志,无条件无约束地改造自然?马克思在文中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提出了“有限的自然”[1]P27的观点,认为自然界是有限的,指出作为其他任何事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与条件的自然并不是无限的存在,而是有限的,自然界也并非人类可以肆意开采和无限利用的资源宝库。当然,根据马克思一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探索的文稿可知,这里所说的自然是作为人的环境、活动要素而纳入社会历史进程的自然,即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类现实的自然界。近代以来,地理大发现开拓了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从而为资本的疯狂扩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使人类以为自然资源、地球空间是无限的。其实,早在个体生存环境空间限制还不突出,资源紧缺尚未演变成为全球化问题的19世纪,马克思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地球空间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势必会迫使人类意识到社会扩张的限度问题,而这个问题会以各种方式来制约人类的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的趋势。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唯一适合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场所,地球自然系统具有唯一性、有限性和不可逆性。范敏指出,那些认为马克思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忽视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观点,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曲解和误读,马克思对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与现代生态学的观点保持一致。[7]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然实在有限性思想,对于当代我们应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这一课题有着重要的启发。它启示我们应合理适量地开发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非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索取自然,为了眼前利益付出昂贵的环境代价。由此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使人类历史发展逐步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前进。
总之,现存的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缺失的文本,其核心内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结论”两章没有保存下来,这为我们研究青年马克思的自然观留下了遗憾。然而,在博士论文现存的其余部分,依然能够捕捉到马克思自然观的细节。马克思详细地分析了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别,并高度赞扬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其自然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伊壁鸠鲁的影响。尽管在青年马克思创作博士论文时,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但是他在本体论上已具备唯物主义立场,承认自然起源于物质并由物质构成,把原子这一物质实体看作为自然界产生的基础,以原子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运动揭示自然界产生的机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肯定了伊壁鸠鲁对于偶然性的论断、关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运动以及原子内在个体性的理解。这些理解都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伊壁鸠鲁反对宗教神学,强调自我意识与自由,同时自我意识又为人能动地改造自然提供了可能的观点。此外,马克思提出“有限的自然”,认为自然界是有限的存在,也启发了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