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2021-12-30王霂凡
王霂凡,赵 冰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作为劳动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以高度的劳动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技能和伟大的奉献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绚丽色彩。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都充分肯定了劳动模范的历史贡献和卓越功绩,毛泽东指出劳模“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1]习近平更是对劳模高度评价,指出无论时代怎样
变迁,劳模都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2]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劳模精神的思想理论成果。在不同的历史坐标和时代浪潮中,劳动模范以不同的身影和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从最初的“不怕苦不怕死”的老黄牛形象已经衍生为新时代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形象。劳模以其自身的形象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前进,也展现出新的内涵和时代指向,但无论怎么改变,劳模始终是时代的领跑者、社会的奉献者和卓越的创造者,劳模的核心精神仍旧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2]从理论上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的时代变迁轨迹,厘析劳模在时代变迁中的“变”与“不变”,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劳模形象的变迁发展规律,对于劳模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现实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的时代变迁轨迹
在我国70多年的时代变迁中,涌现了无数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劳动模范,他们作为时代的领跑者和导向标,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化身、民族精神的典范,也是“一种中国现象,是产生于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语言’”,[3]具有跨越时空的形象魅力,生动展现了不同时代绚丽的底色特征和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为中华儿女凝聚社会共识、践行中国道路提供了力量支撑。纵观70年间劳模形象的演进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20世纪50年代:“老黄牛”献身社会理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加快调动广大工农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满足国家工业基础建设、农业生产恢复的需要以及提高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党和政府动用一切力量,依托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生产运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模运动。在劳模运动的开展下,广大劳动者以昂扬的精神姿态和拼搏奋进的劳动热情,依托不同的劳动方式参与到工业、农业以及教育业等多个方面,中国劳模队伍由此日渐壮大,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令人振奋的劳动事迹和劳动模范。在这十年间,党和政府开展了3次劳动模范评选大会,分别在1950年(464名)、1956年(4703名)、1959年(3267名)三年间共评选了84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评选的标准是依据劳动竞赛而定的,主要内容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据此,以“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以及“我国第一粒滚珠创造者”宋世发为主要代表的劳动模范以其自身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团结苦干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先进榜样。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劳动模范主要是来自基层的产业工人或农民,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能够主动自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敢于承担国家和民族赋予其的历史责任与使命,体现的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劳动最伟大”的理念的信仰,以“不怕死不怕苦”的老黄牛形象,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道德风范和实践品格。
(二)20世纪60至70年代:“铁人精神”唱响时代强音
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大跃进”和文革,劳模评选一度停滞,直到1977年全国性劳模评选活动才得以恢复,分别在1977年评选1次,1978年和1979年各评选2次。劳模队伍加速壮大,为文革后经济恢复、生产解放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对调动劳动热情,促进劳动人民精神解放具有显著作用。这一时期,邓小平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使得广大知识分子也纳入劳模评选范围,一大批知识精英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并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多种行业中崭露头角,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私奉献,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信念追求。例如,“铁人”王进喜就是20世纪60年代劳动模范的代表人物,他发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率队钻出了大庆第一口油田,不仅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刻苦本色,也锤炼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铁人精神作为这一时期劳模精神的典型代表,是当时劳模意识的集中体现,渗透在劳动者理想的确立、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生品格的表现中,化作潜移默化的精神形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成为其奋斗拼搏的文化动力,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三)20世纪80至90年代:“当代愚公”勇攀科技高峰
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倡导下,劳模评选主要以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为标准。劳模分布的职业日渐多元,由最初的产业工业、农民到企业家、科学家等,劳模的形象不断扩展和丰富,从最初的“不怕苦不怕死”的老黄牛形象衍生为科技创新、精益求精的先进工作者。劳模文化的内涵也日趋与时俱进,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义轻利”“敬业乐群”思想,又延续了改革开放前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还结合时代所需,演化为改革开放时期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劳模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通过自己的劳动创新,拼搏上进、迎难而上,发挥了“当代愚公”精神,将毕生事业奉献给祖国伟大梦想和伟大事业中,他们所铸就的劳动事迹和拥有的良好品质,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汇聚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在他们的影响下,一大批劳动人民积极发扬勤劳刻苦的道德品质,在时代浪潮中勇追先锋,充分发挥自身智力与潜能,认真钻研,锻造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品质,在改革开放中展现先进风采,勇攀时代高峰。
(四)21世纪初至今:复合型人才展现时代指向
经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进入21世纪,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实力已得到极大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劳动工具都有了明显的科技发展趋向,中国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科技创新、民族振兴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些发展既使得不同分工方式的劳动者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新的历史性变化,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奋斗平台。劳模群体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从普通劳动者到高级知识分子,从体力劳动者到脑力劳动者,从技术工人到企业家、科学家,国家对劳动者的创新品质培育日益重视,劳模群体的形象也相应地转向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新时期的劳动丰碑。除了重视创新精神以外,新时期的劳模评选也更加重视其人文精神的考察,对其道德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技术过关,更要着重道德修养高尚,辩证看待公德、私德和大德,重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在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所体现出的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和劳动观、道德观,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崇高品格,同时凝重而又简洁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与情愫表现,赋予劳模文化独具一格的引领风尚。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之“变”与“不变”
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持续拼搏,以自身肯干、敢干、耐干的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生动诠释了“劳动创造伟大”的劳动价值观,为广大人民留下了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模范在不同的时代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但劳动模范作为时代的导向标,其价值本质和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实现了“变”与“不变”的规律性统一。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之“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伴随着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变化,劳模形象结构不断变迁,其劳动方式也随着时代不断与时俱进。
1.因时而进:劳动模范评选标准之“变”
我国劳模评选从1950年延续至今已有71年的历史,期间共举行过15次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领域秩序紊乱,这一时期的重点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党和政府针对不同的目标,利用劳动竞赛开展了形式内容多样的活动,工人们“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展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为克服困难完成生产计划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为把劳动竞赛从体力型转向智力型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4]工人们劳动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参加,劳动竞赛逐渐成为工人的日常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高度支持和重视。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开展了3次劳动模范评选大会,劳模评选标准主要是结合劳动竞赛结果而定,不仅要求认识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勤劳的劳动习惯,更要求在劳动竞赛中凭借其劳动本领和聪明才智为国家生产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做出贡献。
20世纪60至70年代,相较于50年代,这一时期的劳模评选标准随着时代要求的不同有了新的变化,“发展生产力”是劳模评选的重要依据。1963年,我国成功勘探了大庆油田,初步结束了洋油时代,衍生了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成为我国工业史上的一面旗帜。在大庆精神的引领下,各级工人组织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劳动人民以高度的革命精神、斗争意识和科学勇气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向铁人学习”成为这一时期的风向标。随后,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先创性地提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科学技术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总的来说,在20世纪60到7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条件必须是在“学大庆”运动中表现良好,且在生产技术创新或增收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20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活力争相迸发,劳模评选标准也进一步丰富和改变。相比于以往时期的守精神、重贡献而言,这一时期有了更为贴合时代的评选依据。在1989年劳模评选条件中,第一点就鲜明提出了“在企业”中有重大贡献者具有劳模参选资格,响应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激励了无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热情。除此之外,“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方针”也被列入评选条件中,言明了政治表现在劳模评选中的重要性。因而这一时期,劳模评选不仅应时代所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评选标准,更从国家角度突出了爱国爱党的必要性,呈现了中国劳模独有的政治属性,凸显了中国特色和中国内蕴,这使得不同领域的劳动人民可以参选劳模。
21世纪初至今,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劳模评选标准也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倡导踏实肯干的劳动态度和技艺卓越的劳动能力的同时,添加了“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等指标,并愈加重视劳动道德品格及精神要素。2005年,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是对劳模精神内涵的全面阐释,也是劳模标准的完整释义,是劳动人民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重要保证。
2.因事而举:劳动模范结构之“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或是在建国初期以老黄牛形象埋头苦干,披荆斩棘、迎难而上,战胜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因技术基础薄弱、劳动环境艰苦等原因造成的艰难险阻;或是在20世纪60至70年代,以“铁人”为代表挥洒鲜血与汗水造就“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谱写可歌可泣的时代篇章;或是在20世纪80至90年代,以创新人才为时代风尚标,技术革新再现“愚公移山”,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成就;亦或是21世纪至今,在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面前,面向基层、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主流。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中国的社会阶层产生巨大变革,随之相伴的劳模形象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既凸显了时代性特征,也呈现出职业多元化趋势。
从1950年发展至今,劳模职业范围逐年愈加广泛,既有人们固有思维中的国企产业工人,比如“铁人”王进喜、“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时传祥,或是马芳庭等饱含爱国主义深情,致力于农业增产增收的农民,也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盲人化学家侯永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宇航员杨利伟等为祖国科技、农业、宇航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偶像,也有在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姚明、在建筑事业中勤恳工作的普通农民工张小斌,为家乡共同富裕事业添砖加瓦的私营企业主臧永芝。在新时代,劳模不仅有基层产业工人、农民等体力劳作者,同样也有科学家、教育者,更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产生的网络工程师,如百度员工“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使中国的语音技术研发迈出重大步伐,还有拯救国家人民健康于危难之际的功勋模范人物钟南山、陈薇等,部分地区劳模评选更出现了外籍劳模的身影。总体来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那种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式的劳模已不再是社会时代精神的主流”,[5]越来越多崭新的劳模面孔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他们职业分布多样、类型多元,绝大多数面向基层和一线,拥有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具有高知化、技术化特征。他们都是为祖国伟大事业奉献的人民英雄,以自身的勤奋与实干精神,心怀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坚定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前列,为时代变迁注入生机活力,绘成一幅“劳动创造美”的生动图卷。
3.因势而新:劳动方式之“变”
“劳动发展史既是社会发展史,也是生产方式发展史。”[6]自1950年劳模开始评选以来,劳模不仅是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代表着特定阶段的最高生产力,其生产方式则是一定阶段大多数劳动者工作方式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技术水平落后,劳动模范的劳动方式以体力劳动为主,他们在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中,围绕增产增收等任务,比学赶帮超,身体力行地践行爱国主义理念,向社会主义革命理想前进。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陆续推展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劳动者的工作方式与先进技术相互结合,与创新创造密切联系,现代化的劳作方式应运而生。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伴,劳动工具的使用不需耗费过多体力,而需要更多专业性、技能型、知识型劳动者操作,从而脑力劳动的比重日益增多,体力劳动相对减少。新时代,在人工智能的大环境趋势下,劳动工具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执行指令、处理基础性息,也可实现人机互动,其方便快捷的属性使得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比重增大。从而,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在继承以往阶段劳模们的辛勤、诚实等优秀劳动品质以外,还发挥了创新创造的时代优势,其劳动方式则更多地转变为创造性劳动、管理劳动,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中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突出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之“不变”
劳模既是一种身份象征,更是一种精神化身。跨越不同的时代,虽然劳动模范的形象结构、劳动方式和评选标准有所改变,但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坚守、对中华传统劳动道德文化的传承没有变,以自身优秀实践品格所铸造的劳模精神内涵与精神追求没有变,对于中华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代下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导向价值也始终没有变化。
1.旗帜鲜明:劳模坚守永俱民族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始终秉持社会主义革命理想,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根本遵循,坚持劳动创造历史、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思想,将理论寓于生产生活实践,并为之不懈奋斗。同时,劳动模范在中国大地上以自身爱岗敬业、奋斗拼搏、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发扬着中华优秀传统劳动价值观,并以其铿锵有力的实践成就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与中华传统劳动价值观,二者构成了劳动模范践行中国道路的坚实力量。
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是劳动模范的根本遵循。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劳动过程才可以创造世界、创造历史、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7]意即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得以确立,人的生产生活与劳动密切相关。马克思在肯定了人的历史性作用和社会性地位的同时,也确认了劳动对于人性复归的历史推动作用,他提出一个真正拥有自由的人,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劳动在社会历史中开拓物质生产活动,获取绝对尊重与公正,实现自身价值,并历史地推动其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坚守并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信仰和理念,也提升劳动的战斗力和践行力,真正通过自由快乐劳动创造了财富与价值,实现了自身的自由全面解放。
中国传统劳动思想是劳动模范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劳动,形成了“吃苦耐劳”“辛勤劳动”“贵义轻利”“敬业乐群”等劳动价值观,这些理念根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人生情怀以及行为习惯,成为中国人民的潜在的价值认同。如中国古代的洒扫文化就是“辛勤”劳动价值观的表现之一。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教导弟子“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当令洁净”,[8]就鲜明道出朱熹对“洒扫”的重视程度,体现出传统儒家对身躬体行的重视程度,强调了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孟子还曾在《孟子·告子下》中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此告诫人们,志向的实现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除此之外,儒家“先义后利”的主张与如今劳动模范们“淡泊名利”的生活追求相符合,孔子对“执事敬”“修己以敬”等理念的崇尚则与劳动模范“爱岗敬业”的入世修养相吻合。劳动模范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以其生动鲜活的人格典范与实践行动,充分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传统劳动理念,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顺利实现积攒强有力的力量。
2.历久弥新:劳模精神常葆先进本色
习近平指出:“‘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9]建国以来,劳模以其先进的精神体现,教育激励着劳动人民以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中,形成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劳模精神是广大劳动模范在其思维方式、优秀品质及先进事迹中所体现的意识形式,是劳模带动人民艰苦奋斗、勇立潮头的伟大精神力量。虽然时代不断变迁,但劳模精神的内涵和追求永不变,它在不断吸纳时代精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为社会创造出不朽的价值。
劳模的精神内涵历久弥新,为劳动人民增添奋斗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的劳动模范一直发挥主力军作用,以其“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思想情怀作引领、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行动表征作指南,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意识品质作表率,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的本质内涵。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的重要部分,既蕴含了劳动模范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体现了劳动模范“做一行爱一行”的总体品质,更体现了劳动模范对自身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一定民族国家的文化精华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10]极大丰富了劳模精神的精神内核。“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不断吸纳时代力量而形成的精神结晶,是伟大劳模精神的新时代表现,体现了劳动模范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创新的创造力量,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勇于革命、顽强拼搏的传统意志品质的继承与弘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动模范的行动指南和力量底色,它既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一种责任担当,是奉献品质与责任意识的统一,生动诠释了劳动模范“以奉献为快乐”的人生指向,构成了劳模精神独特的精神本质。劳动模范“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虽然时代不断发展变迁,但劳模用价值恒久的劳动实践践行了劳模精神,成为引领劳动最美丽时代风尚的光荣旗帜,他们的精神寄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人民的理想信念,铸就了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精神基石,为劳动人民提供行动指南。
3.凝心聚力:劳模价值久涵时代特色
习近平指出,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2]劳动模范作为时代的行动标杆,不仅是一种身份象征,更是一种精神体现和文化现象。他们代表着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蕴藏着强大的榜样力量,其精神力量体现时代价值导向,有助于带动个人发展,促进社会创新发展。
劳动模范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劳动模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体现了爱岗敬业、艰苦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风尚,代表了时代发展的先进方向,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一方面,劳动模范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秉持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共产主义的崇高志向、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地为社会贡献力量,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模范发扬了时代精神,将创新思维与劳动思维相结合,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迎难而上、勇于创新,为社会带来创新动力,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劳模精神是个人发展的助推力。劳动模范身体力行,以其精神引领个人道德和劳动热情发展。一方面,劳模精神厚植“我为人人”的道德奉献定向。劳模高尚的道德追求,体现了他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引领个人道德发展,生动诠释了劳动模范道德品格对于劳动人民道德意识的示范作用。劳动模范的道德示范作用,有助于促进个体在学习交流过程中矫正不正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劳动价值观,从而实现个人不断提升、劳动意识不断更新的目标,最终实现劳动意识与劳动行为的统一。另一方面,劳模的精神价值在于促进劳动者树立积极的劳动热情和进取的敬业态度。劳动模范勤恳的工作实践,说明了劳动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取物质价值,更在于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追求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即为国家作贡献,服务他人和社会,实现个人的价值超越。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以奉献为荣,劳动热情不断提高,促进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在劳动模范“变”与“不变”的探索中,可以发现:不管是劳动模范的理念坚守、精神内涵和价值,还是其评选方式、劳动方式、形象结构,都凸显出“不忘本来、面向现在、引领未来”的变迁发展规律。劳动模范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吸收、借鉴符合时代发展的技术和理念,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承中华传统劳动美德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在践行中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彰显中国精神的强大力量,为保持中国特色、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支撑,其时代变迁规律为新时代宣传劳模事迹、弘扬劳模精神给予了经验与启示。
(一)不忘本来,彰显中国精神
习近平指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11]作为一种“中国现象”,劳模现象源于中国本土,“是最具中国属性、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精神”[12]的体现,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模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支撑。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内核。劳模作为时代的领跑者,其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知行合一的人生追求,也生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理念,代表着时代的先进力量,成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一方面,劳动模范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13]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清晰地描绘了中国劳动模范富于创造、勇于奋斗、善于协作、敢于追梦的精神品质,并体现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作为劳模精神的传承者,新时代劳动者应发扬并追求劳动模范的“四个伟大”,将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作为人生目标的关键词,树立勤劳勇敢、敬业乐群、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人生追求,以卓越的劳动技能、勤恳的劳动态度、创新的劳动品格,在超越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不断充实促进自身成长的民族精神源泉。另一方面,劳动模范是时代精神的力量化身。劳动模范作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14]的劳动价值观的践行者,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勤垦、贵义贱利、敬业乐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传统,又与时俱进地融入时代要素,追求更高层次的劳动价值与道德目标,折射出伟大时代精神的光辉。新时代劳动者应加强对劳模先进事迹的学习,在浓厚的劳动氛围中以劳动模范为时代楷模,学习他们的劳模精神,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将“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想信念根植于内心,实现精彩人生。
(二)面向现在,体现时代需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劳动模范的发展变迁过程“始终直面时代和社会关切,立足于问题意识和实践逻辑”。[15]作为时代精神的旗帜,劳动模范以其勤勉且具有创新力的劳动实践铸就了生动的劳模事迹,这些劳动实践因劳动者劳动方式、劳动工具以及劳动时期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并随着社会政治局势、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指向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向,“反映着时代进步的最新潮流走向,创造着一个社会最新的、引领性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16]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施严格的计划经济,国家的一切资源被纳入管控范围,劳动竞赛和劳模表彰被作为一项严格的任务来抓,不仅党中央、国家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条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表彰制度,地方政府和各级工会组织也结合地方实际需求举办了形式各异的劳动运动。广大劳动者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强烈的主人翁劳动热情,挥热血撒汗水,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实践中,以厂为家、以劳动奉献为荣,将小家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表现出辛勤劳动的建设风尚。20世纪60-70年代,国家将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此时期的劳动模范评选向重工业工人倾斜,充分契合了国家工业结构重型化的政策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为了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面貌,国家大力倡导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应时代所需提出了“科教兴国”“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技术创新驱动成为当前时代经济发展的急迫诉求,此时劳模形象呈现技术化、高知化特征,在科技合作中演绎时代最强音。劳动模范不仅表现出辛勤、诚实劳动的传统风尚,更凸显了科学劳动、创新劳动的时代趋向,催生出更高层次的劳模精神品质的生成与发展,“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取向蔚然成风。一言以蔽之,不同时期的劳动模范呈现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他们既继承了之前时代劳动模范的优良品质,又响应时代号召,结当前时代所需强化了更深层次的高远志向、锻造了更加卓越的技术本领。新时代劳动者在日常劳动工作中,不仅应把获取物质精神报酬等纳入劳动追求目标中,还应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大方向相结合,融入知识和智力要素,不断提升个人思想素质和技术本领,并树立起为祖国事业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展现震撼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贡献一份力量,成为中国奋斗故事的主体之一。
(三)引领未来,践行中国道路
劳动模范作为时代的导向标而存在,他们在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华传统劳动美德的基础上,基于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向度,以“‘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民族复兴’的劳动发展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17]构筑起中国道路的践行路径,为广大劳动者树立了先进榜样,提供了实践价值引领,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习近平指出,“希望我国广大劳动群众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9]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不仅没有蜕化光彩,反而愈显光芒,其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劳动价值追求和基本信念,具有跨时代的精神魅力。劳模事迹与劳模精神共同形成了劳模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使其创造了一段段绚丽历史,开拓并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方面要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劳动事迹,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将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将自身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树立起为中国梦奋斗终生的劳动责任感和劳动奋斗的情怀,推动中国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持续前进。
总之,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虽然劳模的评选标准、人物结构以及劳动方式有所改变,但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和中华传统劳动美德的坚守没有变,劳模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没有变,劳模的价值引领导向更没有变。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变迁的历史过程,劳模始终顺应时代发展,是中国精神的弘扬者和中国道路的践行者,书写着新时代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