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研究

2021-12-30王晓雨

关键词:生产力城乡马克思主义

王晓雨,马 彬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浙江 温州 325035;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实现社会的公平,注重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注重维护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注重在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处理城乡关系上,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根本遵循,注重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着力点,以生产关系的调整为手段,使二者形成良性互动,进而促进城乡关系由分离对立逐步走向融合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历史新纪元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伟大历史时刻,回顾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应用过程,总结这一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很多地方都涉及了对城乡关系的论述。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揭示了城乡关系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蕴涵的规律,并指出这一过程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城乡分离和对立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社会弊病,城乡对立的消除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城乡关系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之过程

事物的发展总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环节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才能实现其真正的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这个规律显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经历这一曲折的历程,城乡关系的发展必将遵循由最初的混沌一体到分离对立再到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城乡分离起源于分工,它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1]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那时还无所谓“城市”与“乡村”。当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就可以满足全社会的人对农产品的需求时,“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并且也使生产食物的农民和生产原料的农民有实行分工的可能”。[2]于是城乡关系就经历了第一次否定——城乡社会分离,在空间上出现了“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城乡分离使个人屈从于分工,使全体社会成员分化为在职业选择和生活空间上受限的城市成员和乡村成员,他们之间也产生了利益的对立。因此,自从城市独立于乡村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在它以前发生的各次分工,特别是通过加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而使之巩固和加强。”[3]既有的生产关系被生产力的发展所否定,出现了城乡对立;而城乡对立则作为新的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进而巩固和强化了城乡之间的对立。但是,随着城乡之间对立的加剧,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的这种生产关系则日益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恩格斯指出,“这种阻碍在目前已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些将要消灭的旧的分工以及城市和乡村分离并且将使全部生产发生变革的革命因素,已经在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中处于萌芽状态”。[1]24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最终将促使城乡关系经历再一次否定——城乡融合,“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的新社会实体”。[4]新社会实体将对城乡分离对立时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扬弃,即继承其优点而摒弃其缺点。

(二)城乡分离既推动文明进步也带来诸多弊病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带来的社会影响,既高度评价了城乡分离和对立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相伴而来的诸多社会弊病。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和对立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城乡分离在原始社会氏族制度解体进程中起了加速的作用,在中世纪的欧洲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城市的产生“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1]276-277城乡分离后,城市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马克思做了这样的总结:“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变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5]“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下解脱出来。”[6]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也指出,城乡分离之后,人口不断地向大城市集中,最终使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伦敦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间那样清新而充满氧气。”[7]大城市的居民患慢性病的比例远高于生活在清新空气里的农村居民,此外住房短缺,到处都是贫困、卖淫和犯罪。由于城市及其工商业的巨大集聚力,乡村的劳动力、资金和丰富的物质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乡村变得日益荒凉,仿佛被遗弃的孤岛。“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态。”[8]

(三)城乡对立的消除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和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后城市巨大的集聚力使城乡之间利益的对立不断加强,这既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也带来了农村的凋敝。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合理的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指出“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9]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进而深入分析了城乡对立存在的原因,指出: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消除旧的社会分工,旧的分工固化了城乡对立;另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所有制关系的存在,为不合理的分工提供了制度温床。他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城乡对立的消除需要两大前提条件: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二是私有制的消除。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消除城乡对立的物质基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1]104消灭私有制是改变旧的不合理分工的制度基础。在私有制条件下,人们被迫屈从于分工,社会成员因分工而形成利益对立的两大阶级,城乡对立是阶级对立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消灭了私有制,才能消除因不合理的分工而产生的城乡对立。可见,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城乡关系对立的非正义属性,论证了消除城乡对立的客观条件。但他们也指出,城乡由分离对立走向相互融合,正如城乡由混沌一体走向分离和对立一样要经历长期的历史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了消除城乡对立的历史条件,但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上并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方案。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内在地要求对它的运用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曾经走过迂回的路线。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做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的决定,待农村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后再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毛泽东在全国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会议上强调: “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10]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这一关系从区位上讲就是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此后,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前提下,致力于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共同发展;在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勇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方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乡兼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客观依据。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发展水平很低,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年人均产量不仅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甚至也赶不上二战后刚刚获得独立的印度。基于这一国情,党中央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兼顾乡村和农业的发展,明确了处理城乡关系的政策取向。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大规模工业建设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增加的人口和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其粮食消费由过去的自给转为靠国家供应。而此时国家在粮食收购中却遇到了私商通过各种手段与国家争购的困难。为缓解工业建设过程中粮食紧张的局面,1953年起党中央实行了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统购统销的实施,需要有准确的人口数据作为征收和供应的依据,于是党中央加紧了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建设,195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明确的法律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自此形成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之间对立的加剧将日益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所以,党中央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本着工农并举、城乡兼顾的原则,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着力突破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力对工业发展的制约,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为了加强集体协作的力量,又突破原有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实行并社,建立了政社合一体制的人民公社,这就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受到限制。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工农并举、城乡兼顾的理论和措施,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建国后不到十年的发展,全国农业总产值增加近两倍,工业总产值增加近六倍。“一五”计划取得重大胜利,为初步建成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同时,避免了很多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导致居住和交通拥挤、失业严重、犯罪频发等问题,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我们今天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工农并举、城乡兼顾,实际上是一种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农业、农村和农民过多承受了工业化建设的负担,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下的城乡互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指出,要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11]农业生产不仅提供用以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等需求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还提供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最基本工业资料。于是,一场调整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农村到城市渐次拉开序幕。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分离必将导致乡村的凋敝。要加快农村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增强城乡互动。于是,党中央开放了城乡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出台了鼓励城乡自由贸易的规定,并允许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取消了农民落户城镇的一些限制。这些措施扩大了农民经营自主权,使长期关闭的城市大门向农民敞开,城乡之间的互动活跃起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小。邓小平说:“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1]376改革从农村开始,主要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带来的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城市和农村发展失衡的问题。不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就无法向工业现代化继续迈进。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改革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和农村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休戚与共。邓小平指出,中国的改革不能只局限于农村,“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11]6580年代后期改革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国家开始减少对农村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有了较大发展,但保障农民基本利益的机制依然没有建立。由于市场机制作用下城市强大的极化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再次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并形成了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

(三)“三农”问题凸显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三农”问题不仅是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的问题,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不仅会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形成制约,而且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城乡分离和对立走向城乡统一需要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讲,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148美元,我国已经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及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党十六大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2003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增加农民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农村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2004年起,中央每年印发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些“一号文件”的鲜明特点就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着力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此后又进一步强调把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党的根本任务来抓。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和举措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的整体生活状况。但是“三农”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其出发点是发挥城市作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但由于城市的极化作用太强,并没有使全国城乡关系真正达到一体化发展的协调状态,城乡对立依然是突出的社会问题。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乡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最终将促使城乡关系由分离对立走向融合。城乡融合后,现存的城市和乡村将产生质的飞跃,演变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社会实体,这种新社会实体是对既有城市和乡村的扬弃。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最大制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体现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乡村日渐衰落。据此,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彻底打破城乡固化的藩篱、实现城乡互融互惠、和谐共生的决心,在城乡关系理论上实现了重大转变。城乡融合思想强调城乡双向互动,把城市与乡村、把一、二、三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布局,通过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各项相关制度的建立,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全面融合,实现城乡多维发展均衡、使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相当。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构想和制度设计,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运用马克思主义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尝试,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适时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致力于改善城乡关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丰富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在曲折中仍然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又一个胜利,同时积累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宝贵经验。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短时间内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一五”计划巨大成就的取得,都与中国共产党秉持正确发展方向,以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密不可分。“一五”时期重工业优先、工农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使旧中国工业门类残缺不全的面貌得以改善,工农业产值大幅度增长,城乡环境卫生和教育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即便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中国也不逊色。改革开放以来,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党中央通过一系列“一号文件”构建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逐步打破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藩篱,使资源在城乡间有效配置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重视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党中央坚持不懈地将改革作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落后面貌得以彻底改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如期实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在处理城乡关系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前提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进行考察,不断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城乡对立的消除要经历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本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根据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循序渐进地调整城乡关系政策。因而,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理论和政策虽然几经变化,但宗旨不变,即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眼当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乡关系状况,提出切合实际的理论方针。建国初城乡兼顾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工业面貌,工农业生产总值都大幅度提高;改革开发后的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发展状况,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物质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提出必将塑造出一种崭新的城乡关系。

(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城乡兼顾实际上是一种城市偏向的城乡关系理论,为了保障城市粮食等农副产品供应而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涉及到城乡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党依靠大革命后同农民建立的密切联系,并在征购中兼顾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农民很好的配合,顺利解决了大规模工业化过程中粮食供求紧张的矛盾。为了给城市工业提供积累,这一时期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在价格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剪刀差”,这也是几亿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的重要贡献。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城乡关系调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充分考虑城乡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努力维护并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党的理论创新和政策实践才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无论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时期的城乡兼顾,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从城乡互动到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全民福祉。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政策的不断调整,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总之,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它从客观上揭示了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指出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既需要生产力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生产关系变革奠定的制度基础;同时,它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即通过消除城乡对立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从各自所处时代的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出发,致力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其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提出解决时代课题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历经百年岁月,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生互长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实现工农并举、城乡互助、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工农互惠、城乡互利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党的十八大通过教育、医疗、养老、户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失衡困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过程。只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定能不断焕发新的思想活力。

猜你喜欢

生产力城乡马克思主义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