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数控技术创新问题及其建议研究

2021-12-30李荣丽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业生产数控技术层面

李荣丽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300)

鉴于现阶段我国在机械工业领域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小距离,应积极对数控技术在实际应用层面进行一定拓展,并且不断创新相关技术,确保机械可以和制造产业之间有机融合。通过对数控技术进行科学应用和创新,可保障工业生产具有一定效率,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消耗。尤其是在当前新时期机械市场竞争环境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对数控技术开展深层次研究探析,可最大程度帮助我国工业领域实现良好发展[1]。

1 数控技术简述及特点

1.1 简述

对制造业而言,数控技术是其生产发展关键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对计算机相关技术进行深层次运用,从而实现制造生产自动化特点,切实提升工业生产精确度以及精密性。相较于以往人工生产形式,数控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自动化特征,能够最大限度促进生产进度,并且还能够在减少应用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加工精密程度,全方位提升有关生产单位整体经济收益。此外,对技术范围进行一定程度拓展,还能确保制造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到有力保障,推动我国工业领域在新时期取得良好进步。

1.2 特点

相较于以往技术而言,数控技术自身存在较为明显的特点,能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切实体现自身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首先,数控技术存在灵活性特点。在运用数控技术开展相关制造和加工过程中,能够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机床生产操作进行合理编程,只需要单次操作就可以实现对多道工序流程的改变,进而使加工进程更加科学。其次,实际操作十分便捷。结合不同生产需求,可以对其开展针对性编程,全面减少操作人员工作任务量以及作业强度,并且能够帮助相关单位全面控制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开销。最后,具有高效率特点。数控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十分出色的效率性特点,在确保生产相关工作能够得到质量保障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生产作业所需时间,进而全方位提升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效率[3]。

2 数控技术现状分析

我国在数控技术领域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新时期全面推动相关领域建设,已经在技术运用过程中呈现全面性以及综合性特点,进而充分展现机械产业化价值。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数控技术持续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还诞生诸多数控研究机构,并且逐步在管理、研发等层面建设出体系较为完善的团队。尽管我国数控技术整体应用与创新日益发展,可是依旧和发达国家之间在技术层面以及应用层面存在不小差距。国外发达国家自1953 年开始进入数控技术发展启动阶段,在数十年发展间不断成熟,我国在1958 年开始发展数控技术,在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鉴于在发展时间层面上存在极大差异,使得我国数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依旧有待改善,特别是应用在功能元件制造、机械外观美化以及各种高精度技术等层面。虽然纵观近五十年来我国数控技术发展较快,建立了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备批量生产功能的数控系统生产厂,但和国外相比在高精尖数控装备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趋势。从国际方面来看,我国数控技术水平与产业化水平较国外先进水平落后至少10 年,在高精尖方面则更大。

3 数控技术运用层面

3.1 工业制造

就工业制造产业整体领域分析,对数控技术依赖性最强的生产行业为食品加工及纸业生产,同时部分农业产业也会在自身生产时应用数控技术。在工业生产各个环节中,依托于数控技术,不但可以有效优化、改良生产条件,并且还能切实为工业生产流程提供安全性保障,全面减少工业生产危险事件概率。与此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业生产具有良好效率,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程度,对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控制。而在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工业制造时,还需要把计算机当作制造主体,进而确保制造过程得到有效监管和督察,利用数控设备自身感应性能,全年降低生产事故出现几率。

3.2 机械产业

在实际运用数控技术时,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性,是一项系统性技术。机械产业借助于数控技术编码性能,可以有序开展产品生产工作。同时,由于数控技术在制造生产时可以体现绝对优势,确保其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可以具有良好速度,缩短机械制造企业建造作业时间,操作人员借助数控技术,编制出和生产相匹配的编码,就可以达成规模成产加工目的。

3.3 机床设施

就当前机床设施发展而言,由于数控技术应用层面愈发宽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机械和电子相关层面的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数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机床设施,确保其可以按照相关标准达成生产操作,还可以明显提升机床设施安全属性,确保其具有稳定性特点。除此之外,数控机床在运用过程中,还能够科学控制零部件制造以及冷却泵造作等相关工作,进而赋予工作具有精准性以及稳定性特征。

4 数控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

4.1 缺少积极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对于技术创新整体进展具有重大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点。第一,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就我国现阶段数控技术创新实际状况分析,并未营造出积极创新大环境,虽然我国正在诸多层面推动技术创新整体建设效率,可是依旧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对个别国外技术具有依赖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我国在创新型人才以及创新型技术方面存在缺口。第二,当前创新市场缺少支撑,行为缺少有力约束。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使用数控技术进行生产时,往往直接从国外购买先进设备,尽管具有一定便利性,可是却使自身技术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使数控技术在创新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4.2 缺乏稳定基础技术

在创新发展数控技术过程中,主要目的是确保其能够体现高效性价值,并非局限于技术实际应用频率。在实践中,应进行综合考量,避免数控相关设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问题,进而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就机床真实数控率而言,我国依旧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关基础技术缺失稳定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数控技术创新发展。

5 全面推动数控技术创新合理建议

5.1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由于数控技术自身存在较为鲜明的特点以及出色优势,在我国制造工业不断生产过程中,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层面也将愈发普及。对此,我国应对数控技术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再单纯依赖进口技术。在营造创新环境时,可在初始阶段适当参考发达国家创新经验以及前沿技术,同时注重培养本土创新人才,确保在进行数控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一定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我国数控技术可以发展成自身特色鲜明的系统,全面减少进口技术依赖性。另外,还应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强化人才储备,确保数控技术创新市场更加科学完善,对当前创新现状进行一定优化。通过不断提高并强化我国数控技术的创新环境以及创新能力,可以扩展创新应用层面,切实保障在创新数控技术过程中具有积极环境,推动数控技术整体创新进程。

5.2 持续完善相关技术

5.2.1 完善自动编程

以往数控技术主要是借助于专业人员编制数码,对设备操作流程开展规划并投入到应用之中。人员在进行编程时,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编程出现误差,进而影响到设备使用,导致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故障问题。对此,应对数控编程进行全面完善创新,确保其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科学设定出数控加工流程,减少生产加工误差率,并且利用计算机开展数字处理计算以及逻辑分析等方面工作,切实避免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推动数控技术在新时期不断完善发展。

5.2.2 完善智能操作时代科技不断进步前提下,智能化这一理念也逐渐被众多领域所接受,并广泛运用到自身生产和发展之中。数控技术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可以和智能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减少数控技术在应用时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并且还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工业生产成效。此外,在创新数控技术时加入智能技术,还可以做到实时检测数控机床运行状态,掌握不同设备实际损耗程度,确保可以第一时间检测故障设备。

5.3 科学结合创新方案

数控技术在创新过程中,通过把创新方案和当前技术水平现状之间进行科学结合,可切实保障技术具有稳定性特点。并且,由于数控技术在应用层面上存在十分广泛的特点,可以在多类机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所以借助于科学运用数控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产品性能的改善以及创新。另外,在新时期背景下,整个制造产业领域都得到飞跃进步发展,也为数控技术在进行创新时营造良好环境。

6 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产业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关键性经济支柱之一,进而也对数控技术在运用层面提出全新标准。在时代进步背景下,数控技术通过科学融入到机械生产之中,进一步提升工业生产成效。数控技术不仅可以切实强化工业生产成果,也是新时期工业领域长期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对其开展更深层次分析,使其不断得到创新优化,才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工业整体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工业生产数控技术层面
基于CATIA现代信息手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数控技术的进展及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视角下数控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