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琴曲《林冲夜奔》演奏思考

2021-12-30毛梦欣

艺术品鉴 2021年9期
关键词:引子扬琴乐段

毛梦欣

一、扬琴曲《林冲夜奔》作品及作者简介

要想对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以及一定的演奏技巧进行把握,就必须要从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的经历着手,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作品的研究。

(一)扬琴曲《林冲夜奔》作品简介

扬琴曲《林冲夜奔》是由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大师、音乐作曲家和教育家,项祖华所创作的。作品创作于一九八四年,这是一首扬琴独奏曲。乐曲是以我国著名的文学典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林冲被逼上梁上的故事为主线。以著名的昆曲作品《宝剑记·夜奔》中所运用的音乐作品的元素为背景,采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所特有的带标题的多段体式的创作特征和西方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为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通过项祖华先生的音乐创作,使得这首音乐作品以音乐的形式形象地描绘了林冲的形象。这首扬琴作品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为优秀的扬琴独奏乐曲之一,自一九八四年创作以来由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扬琴演奏家李玲玲教授首演后,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国外更称这首扬琴作品是“中国扬琴艺术作品中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典范性作品”。同时这首扬琴乐曲中所含有的音乐艺术价值,有着极高的研究意义。

(二)扬琴曲《林冲夜奔》作者简介

扬琴曲《林冲夜奔》是由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音乐作曲家和教育家项祖华先生所创作的。项祖华先生于一九三四年出生于苏州的一个音乐世家中,从小就开始接触扬琴、二胡等民族乐器。在民族乐器学习的道路上更是师从我国江南地区著名的演奏大家任悔初和路修堂。在20 世纪40 年代,项祖华跟随一批优秀的民乐演奏家在江苏、上海一代进行演出,受到了极大的好评。20 世纪50 年代在上海民族乐团并且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的扬琴导师,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进入到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这两所著名的音乐院校进行教育工作。

项祖华先生在扬琴音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国第一位扬琴硕士生导师,为我国扬琴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项祖华先生还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在民族音乐创作中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家,他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着突出的贡献。项祖华先生为国家和音乐界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演奏家。项祖华先生的卓越贡献更是被计入《世界音乐名人》等国际著名的辞书之中。

二、扬琴曲《林冲夜奔》音乐风格分析

扬琴曲《林冲夜奔》的创作风格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中的带标题多段体式结构和西方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相融合的音乐创作曲式结构。这首作品在整体上可以看作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共有引子、主部、展开部Ⅰ、展开部Ⅱ、再现部以及尾声构成。

乐曲的第一小节到第八小节是引子部分,在G 上进行。乐曲的第九小节到第四十五小节是乐曲的主部(愤慨)。乐曲的第四十六小节到第一百六十六小节是乐曲的展开部Ⅰ(夜奔)。乐曲的第一百六十七小节到第二百五十八小节是乐曲的展开部Ⅱ(风雪)。第二百五十九小节到第二百八十八小节是乐曲的再现部(上山),第二百八十九小节到第二百九十八小节是乐曲的尾声。

乐曲的引子部分,共有两个乐句组成。第一到第三小节是引子部分的第一乐句,第四到第八小节是乐曲引子部分的第二乐句。第一乐句构成了引子部分的基调,第二乐句则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性再现,给乐曲的引子部分增添了不安的音乐效果(详见谱例1)。

乐曲引子部分虽然占据整篇乐曲的篇幅不大,但是却独立于整个乐曲,引子部分更是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功能性。引子部分的音乐情绪奠定了整首乐曲的感情基调,为整首乐曲的进行营造了一定的音乐氛围。

乐曲的主部单独而言是二部曲式结构,共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个乐段是C 宫a 羽调式,在乐曲中出现了两个偏音。这两个偏音的加入表现出我国特有的民族音乐风格特点。而其中所营造的哀怨的音乐氛围,更是突出了主部的主题——愤慨。表现出林冲被迫害的无奈。主部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的音乐旋律进行基本保持一致,只增加了右手部分的伴奏。

图1 谱例1 《林冲夜奔》曲谱 引子片段

乐曲的展开部Ⅰ(夜奔)共有一百二十一个小节,共有三个乐段。第四十六小节到第九十一小节为第一乐段,第九十二小节到第一百二十九小节是第二乐段,第一百三十小节到一百六十五小节是这一部分的第三乐段。这一部分以高昂的音乐情绪,表现了林冲夜奔梁山的景象。

展开部Ⅱ(风雪)共有三个乐段,乐曲第一百六十七小节到乐曲的第一百九十一小节是乐曲的第一乐段,第一百九十二小节到乐曲的第二百二十一小节是乐曲的第二乐段,乐曲的第二百二十二小节到二百五十八小节是乐曲的第三乐段。

乐曲的再现部(上山),共有四十个小节。这一部分是对乐曲主部以及展开部的再现,但是每一次再现都有着一定的变化。乐曲的尾声部分使用的京剧中的戏曲鼓点,为听众营造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三、扬琴曲《林冲夜奔》演奏技巧

通过对扬琴曲《林冲夜奔》的音乐创作风格特点进行分析,才能够在对这首乐曲有所把握的前提之下进行乐曲演奏技巧的把握。

在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散板的演奏速度使用双音琴竹来进行乐曲的演奏。双音琴竹不同于单音琴竹,可以用它完整演奏四个音以内的和弦,演奏到高潮乐句时,力度和厚度都可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在演奏的过程中此乐曲大量的三和弦和七和弦的使用营造出立体的音响效果。和声效果和长轮音的演奏技法也制造了更加强烈的气氛,同时也增加了演奏曲目时旋律的强弱对比。引子部分的演奏力度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力度的控制才能够营造出坚定的音乐基调。

乐曲的主部是较为抒情性的音乐风格,是林冲被诬陷之后内心充满愤慨的表现。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演奏技巧的把控来表现主部的主题。乐曲展开部Ⅰ的演奏过程中,使用的是二重对位的创作方式。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对两个声部的旋律交错地使用,将乐曲夜奔的主题进行表现。尤其在表现人物内心的过程中,要通过左手旋律音区的不断上行发展,使乐曲发展到全曲的高潮部分。在乐曲尾声部分,特别是结尾处的三个主音的演奏过程中,需要注重演奏方式,让乐曲给听众营造出意犹未尽的音乐感受。

四、结语

通过对扬琴曲《林冲夜奔》的作品创作内容以及作曲家项祖华先生的音乐生平进行了解和掌握,对这首著名的扬琴曲《林冲夜奔》中所具有的音乐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这首乐曲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对于把握这首板胡曲的艺术风格,更好地进行这首乐曲的二度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引子扬琴乐段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视唱练耳与钢琴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20世纪以来中国扬琴音位排列的变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