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课教师在线教学工作现状与改进研究
2021-12-29刘建良 陈质颖
摘要: 针对上海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抽样调查,发现教师对在线教学硬件设备准备充分、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比较满意,能够主动承担学科责任、提供多元化的课后辅导,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反映出网络环境有待改善、教师在线教学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学生表现有待改进、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学生家长支持力度须增强等问题。因此,应改善和优化网络环境,提高教师在线教学信息技术素养;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及时缓解工作压力;贯彻课标要求,改进在线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开展在线教学为契机密切家校合作等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学教师;在线教学;调查分析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变革,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日益凸显,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这要求我们积极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教学过程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拓展了学习空间,使得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大规模在线学习成为可能。但从现实来看,其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没有大规模实践的尝试。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于2020年2月12日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通知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居家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场所由学校转移到家庭,学习方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开展全国性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在线教学主要是通过搭建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一种全新方式。
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开展,对于推进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育变革具有积极意义。但教师是否胜任网络教学,学生是否习惯在线学习,现有的网络技术能否支持网络教学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值得深入调查研究。同时,教育部也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用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加强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战“疫”先进典型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充分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落实这一要求,思想政治课及其教师义不容辞。
基于此,笔者对上海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线教学状况开展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教师的在线教学心理状态、网络信息素养、在线教学方式方法、在线教学效果评价等,目的是全面呈现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线教学工作状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对后续在线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推进打下基础。
一、调研设计及相关内容
(一)研究对象范围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为了全面了解上海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线教学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范围涵盖上海市16个区,对象是初高中学段开展在线教学的在职在编思想政治课教师。结构化访谈中,研究团队遵循疫情防控期间便利化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中心城区与郊区、学段、教龄和职称等因素,选取了徐汇区、长宁区、闵行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奉贤区的15名教师。
(二)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工具
围绕中心问题,研究团队在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文件及在线教学实施情况,编制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线教学工作状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确保问卷的科学性,研究团队就调查问卷内容向高校学者、中学校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开展专家咨询,并结合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完善。
调查问卷包括37个客观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包括:(1)教师基本状况,如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任教年级、所在行政区域等 ;(2)教师在线教学准备与信息素养,如终端准备情况、网络信息素养与培训情况等;(3)教师在线教学过程,如精神状态与工作压力、教学资源准备、教学困难与问题等;(4)教师在线教学评价,如对教学的评价、对学校及教研支持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对家长支持度的评价等。
教师访谈提纲主要从在线教学课程资源、教学实施和网络运行三方面展开,包括课程难度与学生适应性、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线教学经验、问题与建议、师生网络资源保障情况等15个问题。
(三)研究数据采集
鉴于疫情防控特殊状况,研究团队依靠各区思想政治课教研团队的组织体系,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850份,剔除填写时间小于120秒且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问卷,最终确定有效问卷823份,有效率约为96.82%。被调查者中,男教师占15.92%,女教师占84.08%;年龄20~30岁的占19.93%,30~40岁的占27.1%,41~50岁的占30.73%,51岁及以上的占22.24%;教龄在1~10年的占29.04%,11~20年的占27.58%,21~30年的占28.07%,31年及以上的占15.31%;职称为正高级的占0.12%,中学高级的占24.78%,中学一级的占49.7%,中学二级的占20.66%,中学三级的占4.74%。这基本能够反映和代表当前上海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总体状况。同时,从问卷调查对象中抽取15名教师进行电话访谈,以更全面了解教师真实的想法。
二、调研结论及分析
(一)对在线教学硬件设备准备充分、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比较满意,但网络环境有待改善
从硬件准备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在线教学硬件准备比较充分,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以笔记本电脑为主,占比87.61%。32.69%的教师为保障在线教学效果还专门购置了电子设备,凸显对教学活动的高度重视。
从技术素养来看,虽然被调查者中有89.06%的教师缺乏在线教学经验,近半数教师对在线教学技术表示担心,但88.31%的教师认为此前参加的网络技术培训对开展在线教学有帮助。这表明,上海市平时就比较重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且有一定的效果。针对此次在线教学,85.91%的教师参加过专项技术培训,对培训效果比较满意的占61.53%。可以发现,线上教学技术培训需要进一步了解教师需求,做出改进,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从在线教学网络环境看,网络速度是顺利开展在线教学的重要保障。仅有16.28%的教师对家里的网络速度表示非常满意,61.97%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遇到过卡顿等问题,说明网络环境还须进一步优化。
(二)相对常规教学,在线教学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学,大多数教师能够坦然面对和接受,但也有23.45%的教师由于缺少在线教学技能,心理压力大,对在线教学出现抵触情绪。与常规教学相比,仅有38.27%的教师没有承担教学之外的工作,其他教师同时承担班主任、教学管理等工作。66.83%的教师表示,在线期间工作压力比平时有所增大,主要包括学生的在线教育问题、在线教学的备课压力和技术压力等。
可见,无论教师在准备在线教学之初是否有抵触情绪,在线教学工作都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三)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提供多元化的课后辅导
77.64%的教师认同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承担更多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94.53%的教师能主动结合疫情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看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承担育人责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教学过程看,按照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学“同一学段、同一播出时间、同一批授课教师”的原则,大多思想政治教师采用“观看统一录制的名师优课+与本校教师线上互动”的方式。为保证在线教学质量,97.45%的教师表示会观看统一录制课程,92.95%的教师表示观看统一录课能对自己的教学提供经验借鉴。结构化访谈中,有教师表示观看统一录课有机会领略到优秀教师的风采,能拓宽眼界、取长补短;还有教师表示不仅会和学生一起同步观看统一录课视频,还会下载后反复观看,琢磨每个教学设计的用意,对自己的教学改进大有裨益。学生完成录课学习后,绝大多数教师能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尽职尽责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后辅导(如图1):一方面,照顾学习困难学生,及时进行知识梳理;另一方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资源,以增强和巩固学习效果。
针对教研活动,94.41%的受访者表示在线教学期间学科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正常进行,满意度较高,其中很满意占比15.57%,满意占比62.94%。网上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教师及时处理在线教学问题,一定程度上舒缓工作压力,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
(四)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的支持有较高的满意度,对学生家长有更多期待
线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保障,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家长的支持与配合。75.16%的受访者对教育主管部门给予的在线教学支持表示满意,不满意者仅占1.82%;73.52%的受访者对所在学校给予的在线教学支持表示满意,不满意者仅占2.79%。结构化访谈中,教师表示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更多支持,如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共享更多优质的市级资源尤其是统一录课使用的PPT等,希望学校对居家在线教学的电子设备、电子教具等提供支持。
由于在线教学存在监管难题,教师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调查发现,就思想政治课的在线教学来说,教师对家长支持度表示满意的仅占48.59%,不足五成。这表明,家校需要进一步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83.84%的教师希望家长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85.54%的教师希望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听课,84.2%的教师希望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五)在线教学中学生表现有待改进,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虽然广大教师对学生的在线教学适应力和网络技术素养满意度较高,仅有8.26%的教师表示不满意,但对学生在线教学中的整体表现不太满意。
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不太满意,仅有1.46%的教师对在线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表示很满意,20.78%的教师表示满意。结构化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学习认真的学生会利用在线教学录课回放功能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增强学习效果;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应付态度明显,反复提醒也不交作业,有时还联系不到人,甚至在教师讲课时玩游戏。这都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十分担忧,尤其是执教初三、高三的教师表示教学压力很大。
其次,对学生的课堂活跃度不太满意,仅有1.22%的教师表示很满意,20.41%的教师表示满意,可见学生的课堂活跃情况不是十分理想。有教师在结构化访谈中表示,线上教学时常出现“在线冷场”,不少教师只能无奈地自问自答,缺乏互动感,隔着屏幕也无法得知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注意力情况,心里没底,无法把控课堂节奏。
最后,多数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表现不太满意,59.78%的教师表示学生课后很少有请教学习问题的情况。有教师在结构化访谈中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学科学习的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不适应、不习惯与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交流。
基于此,55.16%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线上教学效果一般,这可能有学科性质与特点的考虑。结构化访谈中,高中教师表示思想政治课是活动型的学科课程,线上教学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状态、把控课堂节奏,更无法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和思考。相比之下,线下教学效果更好。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51.76%的受访教师认为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并不适合线上教学,27.22%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愿意继续开展线上教学。这从侧面反映出思想政治课线上教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思考与建议
大规模在线教学开展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勇敢扛起责任,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为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从对教师的调查来看,在网络技术保障、教学过程管理、家校合作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一)改善和优化网络环境,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线教学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来保障。虽然上海市与钉钉、腾讯课堂、晓黑板、百视通、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多个线上平台合作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元的平台支持,但在大规模在线教学状况下,教学App崩溃、网络卡顿、网速无法支持视频播放等状况时有发生,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提高网络速度。而且,《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也有“建设教育专网”的相关要求,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也在逐步建设,希望通过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推动教育专网建设进程。
调查中发现,40.7%的教师表示,教学App的使用给他们带来压力。多数教师是第一次接触教学软件,它们操作烦琐,功能设计复杂,师生使用时非常不便。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加友好的在线教学网络平台和简便易操作的适应学科教学特点的App,方便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活动。
同时,加强对教师网络技术运用技能培训,提高其在线教学水平。从教师对网络技术培训的满意度调查可知,无论是疫情前,还是为线上教学安排的教师网络技术培训,超过八成的教师表示培训有一定的效果。但仅通过几次短期培训难以让教师掌握线上教学技能。开展线上教学的技术难题给部分教师造成较大压力。一些教师表示,缺乏线上教学技术令他们很苦恼,有时设备出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希望多组织一些在线教学技术培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确保在线教学质量效果。
(二)贯彻课标要求,改进在线教学方法,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应该围绕议题,设计符合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的教学活动,这需要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但调查发现,思想政治课教师普遍反映在线教学中难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课堂互动效果差,影响了教学质量。这要求教师一方面用好教学软件自带的弹幕、评论等功能,根据需要开关弹幕,既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在线互动问答,又不影响学生听课的专注度。
另一方面,深入把握新一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涵:“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是多样的,有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在校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还有教室内普遍使用的体验探究活动。选择什么样的活动类型,其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1]。由此出发,教师可突破在线教学局限,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居家学习和疫情防控为背景,创造性地开展居家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课程内容和生活之间建立广泛、深入的联系”[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
(三)以在线教学为契机,密切家校合作,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尤为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创新、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只有积极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团体共同合作的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3]。作为教育信息化成果重要体现的在线教学,其顺利开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的支持,也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和努力。
从家校合作来说,由于在线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在线听课情况、心理状况等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配合。在线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拓展教学内容、批改作业和答疑等。家长则应积极主动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通过家校沟通,达成共识,合作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王礼新.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3):17.
[2] 黄兰珍.统编版《思想政治》教材教学效果分析及问题研究——以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J].教育参考,2019(6):89-94.
[3] 朱俊.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落地生效——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专题解读”[N].中国教育报,2018 -05-15.
(作者刘建良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陈质颖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