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改变学习 促进减负提质

2021-12-29任学宝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1年2期

当下,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造力无法得到解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借助技术支持学生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教育与技术融合的潮流正在涌向学校和教室,让个性化学习由理想变为现实。

首先,要从“以技术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关注的是技术能做到什么,技术是“主人”,扮演着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的角色,其目标指向用技术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关注点则在于人脑的工作机制,技术成为“仆人”,其角色是辅助学生学习,并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若想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我们先要研究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技术支持学习的方式以及如何用技术支持学习,再深入研究什么是教学、技术支持教学的方式以及如何用技术支持教学等。

其次,实施精准教学,为学生减负。为学生减负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精准教学。精准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诊断动态更新的学习分析数据,准确定位新的教与学目标,并随之调整教与学策略进入新的教学活动的动态循环过程。精准教学期望的是用最短时间达成学习目标,把学生从低效学习和重复作业中解放出来。无论采用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涉及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在技术支持下,教师还要考虑环境、资源和工具三个新要素。如何让上述要素有效联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呢?浙江省的实践表明,教师可通过“时空拓展”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动机激发和深度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通过“内容重组”呈现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本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流程再造”让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人机协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对学生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数据跟踪”为学生精准pZpr49EJv90YEEFLVBkuW55UcuNhEsu6+gepwXOefBE=画像,利于个人定制补偿方案,快速达成教学目标。我们还将通过数据分析和知识图谱探索“靶向作业”,推动精准教学与个性化自主学习、五育并举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协同探索。由点及面,在省域范围内整体推进精准教学,可打造省级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学校,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区域精准教学研究共同体,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治理提供指引,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最后,开展项目式学习,释放学生的创造力。项目式学习源于“做中学”的经验学习,它强调设计思维和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当下的读书与做事(项目)、做人(素养)建立关联,让学生在做事中理解概念,形成专家思维,引发跨情境迁移,从而促进认知学习和社会情感能力的提升。通过精准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后,学生将拥有更多时间用于开展创新驱动的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力,实现个性化的最大发展。近年来,浙江省设立了STEM教育项目试点区,培育了项目式学习基地,召开了四届STEM教育大会,推进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今后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在技术的背景下把握好学科综合性教学的趋势,研究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多样形态,推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动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常态开展,推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向纵深发展。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在技术影响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也不能置之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与数据素养,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不确定的未来。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