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鸭场大肠杆菌败血症临床诊断与防治
2021-12-29郭吉利李玉荣
郭吉利,李玉荣
(安阳市畜禽改良站,河南 安阳 455000)
大肠埃希氏菌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 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任何动物有致病性。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不同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病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急性败血症、母鸭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雏鸭大肠杆菌性肝炎和脑炎、全眼球炎、卵黄囊炎、脐炎、心包炎和气囊炎等。随着养鸭业的发展,养鸭的数量多,密度大,再加上环境污染严重,大肠杆菌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就当前情况而言,凡鸭数量多、密度大、营养水平较低、水域及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的养鸭场的鸭群,均有该病的存在和发生。大肠杆菌病常与鸭瘟、鸭流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巴氏杆菌病等并发和继发感染,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21年4月,安阳市滑县某养殖场。
1.1 问诊与剖诊
询问鸭群整体状况,外观,采食,饮水。剖检监察内脏有无病变,肠道是否出血。
1.2 细菌培养
无菌采取病鸭的肝脏与脾脏,取病料少量于研钵中,磨碎,置肉汤培养基。
1.3 分离纯化
在净化工作台,用接种环接种麦康凯与伊红美蓝培养基,37℃培养24 h,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麦康凯与伊红美蓝培养基,获得单个菌落细菌。
1.4 生化试验
将分离得到的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甘露醇、枸橼酸盐和V-P 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阿拉伯糖,硫化氢,乳糖,葡萄糖等发酵试验。
1.5 染色镜检
挑取单个菌落,革兰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形态特点。
1.6 药敏试验
在涂满大肠杆菌疑似菌液的平板上,每个平板放置7个药敏片,37 ℃恒温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
2 临床症状
患病鸭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怕冷常挤成一堆,不断尖叫。下痢,粪便稀薄,恶臭,带有白色黏液或混有血丝、血块和气泡,一般是青绿色或灰白色。肛门周围羽毛沾满粪便,干涸并阻塞肠道。采食量下降或废绝,饮水增加。呼吸困难,少量鸭窒息而死。剖检后见到肝脏有灰白色、不突出的小坏死点,肠弥漫性出血。
2.1 病原分离与染色镜检
对6 只死亡不久和5 只濒死鸭进行剖检,从病料中分离到了疑似大肠杆菌病菌株。疑似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光滑、湿润、圆形、表面隆起的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菌落呈紫黑色带金属光泽。菌株革兰氏染色镜检均为革兰氏染色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
2.2 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大肠杆菌生化试验结果
2.3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大观霉素最为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
表2 大肠杆菌药敏结果
3 治疗
大观霉素使用一个疗程后该鸭场病情得到控制。
4 讨论
4.1 流行病学
该病在各个品种的鸭群均可感染发病,自然条件下,1~8 周龄的鸭均易感染,日龄越小的雏鸭对该病的易感性越高。急性病例主要发生于2~3 周龄的雏鸭,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病例主要发生于4~8周龄小鸭。8周龄以上的鸭一般较少发病,耐过鸭发育生长不良,1 周龄鸭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较少发病。随着病例的出现,病鸭不断排毒,逐步扩大传播,从第2 周开始,发病和死亡鸭只数量逐步增加,症状病变逐步变为典型。在一些饲养条件较差或存在较为复杂应激因素的鸭场,1 周龄雏鸭发生该病的例子确实存在,但死亡率较低,从而容易被忽略。
4.2 流行现状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以及从受伤的皮肤伤口而感染,特别是鸭脚趾或脚垫的伤口最易感染。该病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饲料、尘土及经消化道传染。到目前为止还未证实可以垂直传播。但也不能忽视该病可以经病原体污染的蛋壳而传播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该病的发生、流行以及造成危害的程度与应激因素尤为密切。试验表明:感染该病的鸭群在未受应激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症状通常较轻。卫生和饲养条件较好的条件的鸭场,感染该病的鸭群常表现为散发且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加剧该病流行和发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空气寒冷,饲养密度过高,鸭群通风不良,垫料潮湿且未及时更换,饲料配比不当,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因素,运输应激,不卫生,从舍内转到舍外。许多人为因素也可导致该病的传播,如从疫区引入病鸭;人员车辆来往频繁,随意丢弃病死鸭、收购病死鸭、屠宰场污水随意排放等因素都会造成该病的传播。
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鸭群和鸭群所处的环境中,每当环境有所改变或存在应激反应或鸭群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因此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和改善鸭舍的卫生条件对该病的预防至关重要,特别是育雏舍,要注意通风保持鸭舍干燥,及时清粪更换垫料。现如今科学的饲养方式是保持全进全出,这样能保持整个鸭群机体状况处于同一水平,方便控制,同时也方便养殖户对空舍进行彻底的消毒。免疫接种大肠杆菌的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减少鸭群的死亡,但是考虑到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多而复杂,可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适当考虑自家苗,或多价疫苗。接种疫苗后,并不代表疫苗会有效果,因为不知道体内是否产生了对应的抗体,因此抗体检测在防疫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准确判断鸡群的抗体水平能否保护鸡群且不发生疫情,抗体检测是唯一且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禽病门诊剖检鸡的时候,曾见到某大型养殖场的鸡胸脯软骨上,有打疫苗留下的炎症反应,怀疑此次鸡所发生疫情,与这次免疫失败有一定关系。希望养殖户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减少应激。
4.3 加强饲养管理
消毒是规模化养殖场兽医防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疫和扑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饲养管理者常常陷入误区,如: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已经消过毒的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消毒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因此,探索规范科学的消毒规程十分必要。但同时消毒前做好机械清除与喷洒消毒,严格执行消毒守则,以防出现事故。
4.4 做好预防
养重于防,防重于治,这是做好养殖的不二法则。由于目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的新特点和多病原性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等问题,使得只靠用药不能有效防治疾病,必须有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思想,有预防为主、准确诊断、针对防疫、重视环境的禽病防治理念。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养殖过程中HACCP的建立与应用、加强投入药品的管理。进行耐药性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筛选安全、高效抗菌药物,制定用药规范,研究开发抗生素替代品、开展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等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对保证禽病用药安全和产品安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