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认知偏差与高校毕业生连续创业的关系研究
2021-12-29陈俊鹏
陈俊鹏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过度自信与连续创业
过度自信本质是一种自我认知,但是这种自我认知是错误的,对于自我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错误认知会导致个人在某些事情、某件事物上的判断错误。追溯其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在接收信息时并没有完全理解该信息所要传递的正确含义,导致在信息理解上包含了自己的错误认知[1]。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最初就已经产生了相对错误。除了以上原因之外,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其本身具有的较强的自信心,在这基础上所产生的错误概念。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与自信心增强的概念有所矛盾。在了解自信心增强的概念时必须要明确:自信心的增强首先是建立在正确的信息接收基础上所产生的。国内外的业界学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以国外研究团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通过调研发现,即便最终问题答案的准确率仅有80%左右,过度自信的人却认为他们的答案准确率达到了近100%。
2.控制错觉与连续创业
控制错觉的产生源自于一个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所导致,由于其认为自身在所有方面都有较强的能力,导致他遇事物所作出的决策也是相当自信的。控制错觉的发生机理在于整个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机会因素占有较大比例。外国学者Simon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控制错觉是受原理因素所影响,且影响方向为正向影响。外国学者Boyd认为个人的控制错觉会误认为自己在从事创新创业事业时能够获得别人获得不了的成功。外国学者Keil从产品研发的角度,发现问题识别会因为控制错觉而导致失败。
3.事后明白与连续创业
事后明白的概念是基于个体提出的,由于外界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而传递出一系列信息,对于该信息的认识不够准确,反而会对该信息产生较高的估计,从而在最终决策上导致错误。事后明白的现象一般出现在特定事件发生之后,通过该特定事件反映出事件预兆,这种预兆一般能比实际情况更为准确。所以,在该特定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反而会对最开始的预兆产生出入。
4.小数原理与连续创业
小数原理是基于样本数量所提出的相关结论,该结论所提出的背景是基于个体的正向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过于乐观的不准确预期。例如,在投掷硬币的事件当中,获得正反面的概率一样都是50%,在经过了几次连续投掷后,如果一直出现正面,那么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就较大。但是这种结论已经被大量研究证实并非准确。
二、研究方法
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文所要用到的样本来自金华和杭州这两个地方的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毕业创业者们。样本之所以选择金华和杭州两地,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创业者有一定的独特性,且能通过地方企业家协会和创业中心获得数据,操作起来较为渐变。再者考虑到对于本研究支持性,确定了参与到本研究的样本必须是创办过企业或者收购过企业的创业者,鉴于以上理由,本文一共选择了350位创业者作为调查对象,从而进行问卷的发放。在所有问卷发放之前,特意选取了五位EMBA学员进行预调研,旨在分析该问卷制作的准确性。完成了预调研之后,对原本问卷进行调整,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时发放的方式进行了问卷发放,最终将问卷进行回收。在去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231份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66%。此外还发现,在被调查的样本中有126位创业者并不是首次创业,而是经历了连续创业,占比为54.5%。
本次样本呈现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从样本性别上看,其中126位的连续创业者,男性占绝大部分,约为90%,女性创业者仅占10%左右。可以看出连续创业是以男性为主的。其二,从年龄上看,年龄介于29—39岁之间占比约为50%,其他年龄段总和为50%,如39—49之间、49—59之间等。其三,从学位、专业上看,55%左右的为本科学位,且近50%为工科专业,有经济学背景的商科专业反而仅占26%左右。
2.变量测量
以上提出的四种研究假设作为本次的变量:连续创业、认知偏差、小数原理、事后明白。
3.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是通过最优尺度来分析以上提出的假设的,通过多元回归进行验证得出,连续创业认知会对连续创业产生正向影响;控制错觉对连续创业产生正向影响,小数原理、事后明白对连续创业起到调解作用,它们皆符合上述假设。
三、研究讨论与启示
1.研究讨论
通过之前的研究发现:认知偏差对高校毕业生连续创业所产生的影响十分大,会让创业者们承担更多风险,进而承担更多,同时在事件决策上也会产生误差,如产品研发、市场洞察等。通过进行的回归研究表明,认知偏差对连续创业的影响是要视具体情况而言的,高度认知偏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导致高风险行为[2]。在本文提到的四种偏差中,过度自信和控制错觉这两个因素会对连续创业产生正面积极影响,但事后明白对连续创业的影响是负面的且较为显著,小数原理对连续创业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显著。接下来从四个假设分别来谈:
假设1是研究过度自信与连续创业两者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呈现正相关。这个研究结果与国内外业界学者的研究结论是基本一致的[3]。通过大量的调研所得,过度自信会降低创业者们对战略风险的准确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过度自信的创业者们是建立在原有创业成就基础之上的,对连续创业有着强有力的基础和经验,更倾向于连续创业,从而发现新机遇。
假设2是研究控制错觉这个因素对连续创业的影响关系,该关系呈现正相关。这个研究结果也与国内外业界学者的研究结论保持基本一致。通过大量的调研所得,控制错觉会让创业者们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创业行为能够带来良好的绩效,但是这个行为可能会带来风险决策上的偏差。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是风险控制能够有效锻炼创业者们的控制能力,从而在连续创业的活动中获得新的成功。本文的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假设3是研究事后明白这个因素对连续创业的影响关系,该关系呈现正相关的结论,是并不成立的。这个研究结果也与国内外业界学者的研究结论保持基本一致。通过大量的调研所得,事后明白并不能决定风险行为的高低,对连续创业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且较为显著。这一结果表明,创业者们十分善于事后自省,在总结了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全部过程后,能够分析出利于创业活动的正确发展。由于连续创业与首次创业两者存在十分大的区别,创业者在首次创业时已经得出了很多经验,也更善于谨慎决策,减少不必要的冒险[4]。
假设4是研究小数原理这个因素对连续创业的影响关系,该关系呈现正相关的结论是不成立的。这个研究结果与国外业界学者的研究结论也保持基本的一致,但也有所冲突。这与国内外研究思路差异有关。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逻辑性,对研究的精确度要求也十分高;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都是从观点的角度出发来看待整个问题,十分重视感悟性,重视研究的直观感觉,却缺乏了国外学者的高逻辑性。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的连续创业者们在进行风险决策时主要是依据自身过往的经验,所以出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小数原理与连续创业影响并不显著。
2.启示
就整体而言,连续创业者在做出各类决策时,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他们自身在认知上的偏差,不同的认知偏差最终导致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决策上所用到的时间和经验也大同小异,也就导致在风险决策上感性占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对认知偏差和连续创业两者关系的研究表明,在连续创业者这个群体里,他们自身的思考模式存在很大不同,本文也是建立在该基础之上对连续创业者们的不同认识偏差从而导致的不同决策,以便更好地理解连续创业们做出风险决策的原因以及他们风格迥异的创业行为。对此做了以下三方面总结:
首先,连续创业者们是不可能在所有决策上都做到绝对理性的,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认知偏差的影响,所以应从认知偏差的角度分析其对连续创业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其次,连续创业者们自身的认知偏差并没有必要完全最小化。鉴于国内外的文化背景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同,国内连续创业者们的认知偏差对创业行为产生的作用并不同于国外连续创业者们的认知偏差对创业行为产生的作用,这可以由文化背景进行解释,对此国内的连续创业者们可以更重视自身的直觉。最后,每个创业者都要风险承担,这不仅局限于首次创业者和连续创业者。风险承担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十分显著,而是起调节的作用。这也意味着,风险承担的程度越大,越会导致认知偏差对连续创业的影响作用产生变化,有减少的趋势;风险承担的程度越小,越会导致认知偏差对连续创业的影响作用产生变化,有增长的趋势[5]。因此,连续创业者们要十分重视自身的理性思维,提高对自身理性思维的塑造,从而能够通过理性思维来有效减少创业过程当中的决策风险。
由此可看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样带来了一个管理层面上的重要启示,也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第一,基于理论的研究基础,具有丰富经验的连续创业者由于经历过失败,很好地总结了成功经验,所以连续创业者们相对于首次创业者的成功率要更高一些。连续创业者们通过以往的创业经验,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且在与合作方谈合作细节时也能够有效侧重,这都是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所有连续创业者相对于首次创业者则更成熟、思维性更强。第二,基于实践的研究基础,具有丰富经验的连续创业者们已经经历了失败,他们与首次创业者相比,更善于理性处理各类信息,所以认知偏差对连续创业者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认知偏差对首次创业者的影响程度。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应更加注重连续创业者的培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