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脆弱性”对焦虑学生的重要性

2021-12-29

林区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脆弱性教育工作者大脑

代 霞

(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经历过某种焦虑[1]。事实上,焦虑是很正常的。焦虑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在学生发展成抑郁症之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2]。不幸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始终存在着一种世俗耻辱感,这可能会妨碍学生获得策略和治疗[3]。“反脆弱性”由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塔勒布(Taleb)首创,这一概念基于对不确定世界的阐述,力陈面对“黑天鹅事件”的终极自保原则,突出其核心价值——以“反脆弱”的态度与精神构建起对一切的认知,在危机与不利中免于伤害,让自我变得越来越好,维持欣欣向荣的生命与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脆弱性”提供了一种减压策略来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疼痛和疾病。“反脆弱性”可以减轻学生的焦虑[4]。实施“反脆弱性”教育益处颇多,关于“反脆弱性”如何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也在增加。除了获得一种积极的思维与策略,还可以了解大脑对压力的反应,以及如何训练大脑作出适当的反应。通过“反脆弱性”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具体的策略。比如,如何通过呼吸、倾听、吃东西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与精神压力。

一、学生焦虑问题现状

由于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且囿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耻辱感,可能会导致症状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发展成抑郁。焦虑可以伪装成“正常发展变化或个性的一部分”[3],这就是为什么教育工作者忽视了警告信号。如果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学生的焦虑问题,则会给学生带来严重后果[5]。学生的焦虑得不到及时解决,对学生来说,学校可能是噩梦开始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涉及紧张、最后期限、判断、评估和适应的环境[1]。焦虑的心理和生理症状会让人精疲力尽,让人不舒服。例如,考试可以让学生早上醒来时感到恶心,宁愿待在家里也不愿去上学。考试和家庭作业焦虑是非常普遍的,伴随着拒绝上学和远离照顾者的压力。一方面,在精神上,学生可能会注意力不集中,感到不知所措;另一方面,身体症状可表现为换气过度、身体紧张、头痛或心律失常。这些强烈的感觉和不适症状会影响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当个体处在学校环境之中时。

焦虑和抑郁的学生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3],甚至很多学生都有自杀的念头。学生需要获得支持,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生涯中的关键场所,是获得最佳治疗时间的场所。在学校提供支持之前,家长甚至不会考虑心理健康支持。同时,也有家长不愿意与学校分享孩子的精神疾病[3]。至关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生的焦虑,并在其未得到治疗和发展成抑郁症之前给予他们支持。

二、“反脆弱性”教育是减少焦虑的一种重要手段

“反脆弱性”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实施的一种实践,通过让学生注意当下时刻,理解大脑对压力的反应,以及进行积极思维训练来减少焦虑。来自家庭或学校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整体学习成绩”[6]。

1.“反脆弱性”可帮助学生识别焦虑,提升自保能力

“反脆弱性”对学生的解释是“竭力避免所有不确定事件的损失,甚至从中获利。并且时刻简单地关注当下时刻,个体内外面对不确定事件所发生的一切变化”[4]。也就是说,学生被教导学会在每一刻都要完全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就有能力选择适当的回应,这对他们来说是自我调节最佳时机的强大力量。“反脆弱性”也有助于学生解决冲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与他人的冲突、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教授概念的难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一个问题时,他们会很快产生痛苦的情绪。“反脆弱性”教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和其他不良心理反应。当教给学生正确的策略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时,会创造一个更有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7]。患有焦虑症的学生可能会把他们的焦虑症作为不参与学校某些活动的原因。有些家长会告知学校,他们的孩子可以不参加某些活动,因为这会使孩子感到焦虑。这些家长和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是,正确科学的活动可以训练大脑对压力和焦虑作出适当的反应,而不是引发焦虑的因素。如果学生知道自己有这种能力,他们就会愿意接受“反脆弱性”教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这些学生“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转变方向”[8]。“反脆弱性”的教育与课程可教会学生如何改变大脑的应激和反应。积极的思维与心理训练可提高学生对自我处于焦虑心理时产生的相关意识的灵敏感知度[9]。

2.“反脆弱性”可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

基于积极心理训练的减压及其积极作用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研究已经超过30年[7]。近年来,有研究人员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和情绪健康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4]。许多学校已经采取了干预措施来帮助那些情绪低落的学生,而“反脆弱性”可以补充这些项目中的任何一个。当与其他干预措施一起使用时,“反脆弱性”可以为学生提供在学校环境中管理自己行为的信心。目前已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反脆弱性”教学计划,且已经有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反脆弱性”课程。“反脆弱性”课程旨在与其他解决学生社会和情感需求的项目合作[7]。实施“反脆弱性”教育的学生会“更平静,更少分心,更恰当地回应彼此”[7],这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

3.勇敢接受不良情绪心理并变得更加美好是“反脆弱性”的终极目的

实施一系列的“反脆弱性”策略,如倾听、呼吸、进食、心情愉悦和各种舒缓小动作[4]有助于学生自我调节情绪。为了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情境,这些策略可以用来探索特定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可以是写下考试时的正向心理,对愉快经历的记忆,或者是对自己或他人传递善意的想法[10]。

当理解了每一种“反脆弱性”策略的重要性后,学生则能够意识到是什么引起了情绪反应[7]。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决定冲突或不良情绪反应后该做什么是一个新概念。在学校接受过“反脆弱性”教育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校外延续这种“反脆弱性”,并将其推荐给他人。或许,“反脆弱性”教育最强大的方面是学生学会不为自己的焦虑、抑郁等非正向情绪或反应感到羞耻,而是接受所发生的事情和他们当时的感受。在课堂上教授“反脆弱性”策略的教师将会注意到学生在调节情绪、行为和在学业等其他方面表现得更好[6]。

三、提升“反脆弱性”,帮助学生远离焦虑情绪

1.适度多元化的体育活动

正视学校体育课的价值与地位,增强学生体质,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止焦虑产生的重要物质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竞争加剧的学校生活环境中,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参与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与前提。通过了解学生需求与身体状况,设计并开展适度、合适的体育运动,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学生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

2.专业化的课堂讲解与互动

开设专门化的“反脆弱性”课程,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是矫正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解决心理障碍的最佳路径。课堂教育的内容包含:(1)引导学生学会尊重、敬畏生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期许。(2)培养多层次的兴趣,坚持自己的爱好,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知识,拓展其知识面,从而防止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正视自身的负面情绪。(3)角色扮演与课堂互动,换位思考的形式总是能让人在无形之中感知到不同情绪的强大力量,使学生思维开阔,避免极端。(4)系统化讲解,疏解不同境况中的心理压力与危机,并当堂训练。如通过调节呼吸、听古典音乐进行情绪转化;在感到头痛或者肠胃不适时不妨直接“断食”一天,中断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传导。

3.顽强心灵的锻炼与“海纳百川”气度的塑造

引导学生做自己情绪与命运的主人,提高心灵的抗压系数,方能使其在面对危机与困境时,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与思维。而宽容大度的胸怀可以让人的生活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小情绪”,将视野聚焦在美好的事物之中。21世纪新兴科学技术的指数爆炸式发展,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元的享受与体验,同时催生了更多的冲突与矛盾,学生所处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教育学生学会直面人生的挫折与不如意,学会在困境中扎根与生长,不能只做温室的花草;让学生明白只有历经创伤才会更加强大,人生之路才会更加开阔。此外,对待他人则要学会敬畏、尊重,做一个懂得自我保护并充满善意的人,勇敢接受来自社会的压力或挑战。

四、结语

焦虑症是目前年轻人中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障碍之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学生焦虑的心理和生理症状,避免发展为抑郁症。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来说,任何心理健康问题都会带来耻辱感,因此学校必须解决学生的焦虑问题。“反脆弱性”是解决焦虑的一种方法。研究表明,“反脆弱性”是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和焦虑的一个可行的选择[6]。当焦虑发生时,大脑的“决策”部分会受到影响,因而学生应该了解如何训练大脑来中断焦虑。“反脆弱性”需要有规律的常规练习,才能有机会减轻焦虑。教育工作者可通过一些具体的策略,比如注意呼吸和倾听,这样学生就能学会如何自我调节自身的压力和焦虑,从而构建起健康的人格与心理,继而能够勇敢、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所有“黑天鹅事件”,在一切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求突破困境与脆弱的最佳策略,实现终极自我保护与成长。

猜你喜欢

脆弱性教育工作者大脑
Kaiser模型在内科诊疗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