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变革路径
2021-12-29郭旭霞刘月红
郭旭霞,刘月红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山西 晋中 030600)
意外人身伤害、公共卫生事件、突发自然灾难,包括作弊、失恋、求职等心理应激事件给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危机,甚至会导致自杀等悲剧,因此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受到了教育相关部门、高校和学生家庭的高度重视。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存在着预防不足、干预滞后、干预不彻底、干预病理化等缺陷,本研究将基于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适用性分析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积极应对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突发应激事件的不可控性与积极化心理危机预防的重要性
意外事故、自然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应激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控性,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就使得有观点认为心理危机预防是一个难以实现的“伪命题”。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创始人卡普兰认为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是个体在遭遇突发重大应激事件时,运用个人常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后,出现的情绪混乱、行为偏激或人格解体的心理失衡状态[1]5。如此来看,突发性的心理危机事件并不是心理危机出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个体的心理应对品质也是决定是否出现心理危机的关键因素。这就意味着尽管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是不可控且无法绝对预防的,但是从优化个体心理应对品质的角度可以做到心理危机的预防。
突发危难事件的不可控性决定了心理危机是一种常态,特别是对心理矛盾性明显、抗逆力脆弱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危机具有较大的人群普遍性、发生常态性和后果恶劣性,这就要求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着力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组织氛围为工作要点,优化个体的辩证思维、勇气、意志、善良、自控、乐观和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一方面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危难,达到降低心理危机发生几率的目的。一方面凭借积极的心理品质抗御心理应激事件,达到降低心理危机伤害性的目的。因此,积极心理学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创新变革中的重要思路,危难事件无法先知、难以预防,但是抗击心理应激事件的积极心理品质却是可以未雨绸缪、尽早提升的。
(二)传统心理危机干预的病理化与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优越性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哀伤辅导”为主要工作思路来处理应激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失衡状态,以症状的出现作为危机干预工作的起始点,也以症状的消除作为危机干预工作的结束点,这种危机干预模式具有一定的心理治愈效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1)心理危机处理不彻底。“哀伤辅导”为代表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更多地是运用情绪舒缓、放松减压和社会支持等方法实现干预对象的短期心理适应,而造成心理危机的根本原因(社会认知偏差、心理韧性不足和危机易感性强等)没有得到深层解决,这就无法避免同类事件继续对危机对象产生严重不利影响的可能性[2]。(2)心理危机的后续追踪不足。事实上,危难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机往往具有潜伏期,如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出现在强奸、致残、丧亲等恶劣事件的三个月后[3]。(3)心理危机干预对象不全面。灾难幸存者和灾难急性心理障碍不明显的大学生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对象,可能会遭受“污名化标签”“社会性歧视”和“自罪倾向”等心理危机风险[4]。
甚至一些高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还存在着行政化思维,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后首先以维护校方的“良好形象”为目的开展危机公关、责任处分等工作,或者粗暴地把学生的心理危机处理工作交给家长或医院等机构,甚至以“休学、劝退”避免学校责任[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再止步于心理应激状态的解除,也不再单凭危机干预人员的专业力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而是激发危机干预对象的积极心理潜能来对抗心理危机状态,并且注重干预对象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积极品质塑造以防患于将来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具有更加深刻和长效的治疗意义。
(三)当前心理危机预警的滞后性与积极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基本以事后干预为主,通常在心理应激事件出现后或心理危机产生后才采取相应的应急干预措施。如今,大部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都引入了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专业咨询师为主)——院系(辅导员为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的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希望以此来防患于未然[6]。然而这一系统化程度很高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依然只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未能摆脱其滞后性的问题。(1)四级心理风险防控系统是一个垂直组织,任何一个节点人员的专业性和尽责度都会显著影响到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然而这些节点人员的专业性和尽责度并没有绝对保障;(2)四级心理风险防控机制依然是以危机事件和学生的异常反应为基本汇报指标,做到了“早发现”的心理防控目标,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的出现。
从“被动干预”到“主动预警”体现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进步性,但是都存在滞后性的缺陷。积极心理学实现了从“被动干预”到“主动预警”再到“积极预防”的升级变革,工作场景从突发危机事件转移到了日常的积极心理教育中;工作对象从心理危机对象转移到了全体的大学生群体中;工作目标从危机状态的解除转移到了积极心理能量的塑造中,工作思路从及时预警和快速干预转移到事先预防和积极防控中。据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框架设计和实施路径。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结构探索
不同于其他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更加重视大学生自身对心理危机状态的积极应对、主动防范与正向抵御。心理学家勒温在社会行为的形成中提出了B=f(P,E)的模型,社会行为(behavior)是个体内在因素(Person)和社会环境(Environment)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其常规应对方式无法承受外在危机事件刺激时出现的心理紊乱状态,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积极干预模式就需要一方面着力优化其内在的积极应对力量,另一方面要在提供必要的外在支持的条件下重点提升其社会支持领悟能力和运用能力。
(一)内生力量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内生力量是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对抗心理危机压力时的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存在着消极和积极两种此消彼长的心理能量。当个体出现心理障碍时,既可以通过降低消极能量的方法直接解决心理危机,也可以通过建设积极心理能量来对冲心理危机的负面影响,并且后者具有更大的可能和更快的效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生力量主要包括积极归因风格、积极人格品质、积极能力品质和积极危机意识四部分。
1.积极认知风格
大学生在面对突发性应急事件时最先、最快起作用的便是其对危机事件的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不是根据事件的特殊性出现的具体化认知方式,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常规化稳定认知模式。换句话说,并不是危机事件决定了某个大学生会持有某种必然的消极认知,而是某个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决定了他对危机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正如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所述,导致心理问题的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对客观事件的看法和评价,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是心理危机出现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同的危机事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其中起着调节作用的便是个体的认知风格。心理学家Lyn Abramson的研究表明,把消极事件归因为内在的、整体的、稳定的因素更容易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而把消极事件归因为外在的、局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则不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前者为抑郁型归因风格,后者为乐观型归因风格[7]74。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认知风格、归因风格或解释风格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积极训练个体可以具备乐观型解释风格,这一内生积极力量将有效地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几率。
2.积极人格品质
已有研究表明,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个体通常具有性格内向自卑、孤独冷漠、自尊水平较低等共性特征。这就说明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区分变量,积极人格品质在抵御心理风险上具有较大的优势。积极心理学非常强调积极人格品质在心理治疗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甚至认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就是个体发展的目标。
“乐观”“希望”等积极人格品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危机当中看到新生,激发转危为机的潜能;“友善”“社交智慧”“团队精神”等积极人格品质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社会支持、增强协作能力,借力解决心理危机或走出现实困境;“坚韧”“勇敢”“热情”等积极人格品质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弹性,直面突发应激事件带来的苦难。总之,在积极人格品质有优势的大学生一方面能够降低心理危机易感性从而不易落入心理危机的困境中,另一方面也能够积蓄充分的积极心理能量从而克服心理危机。
3.积极能力品质
如果说人格和认知风格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恒定、被动资本,那么,积极的能力品质是大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的主动内生力量。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基本心理条件。心理危机的解除需要大学生凭借强大的挫折耐受力和灵活的心理调控力来得以实现。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有效的积极能力品质包括挫折耐受力、情绪调控力和幸福获取力。
第一,挫折耐受力。挫折耐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时能够抗御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失衡和行为失常,走出心理困境的能力,也有研究把这一种能力成为心理韧性、心理弹性或心理逆商(Adversity Quotient)[8]。挫折耐受力强的大学生能够在突发应激事件发生后依然保持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热情,积极从自身角度寻求问题解决方法以突破困境,而不是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
第二,情绪调控力。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状态通常伴随着抑郁、焦虑、愤怒或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甚至情绪崩溃状态。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认知调节、人际调节、宣泄调节等情绪调控手段和冥想、腹式呼吸、肌肉松弛、睡眠节律调节等放松减压方法,以此较早、较快地走出负面情绪的困境。
第三,幸福获取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应对策略不止步于危机状态的解除,而是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来对冲已然存在的心理危机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积极的幸福价值观和幸福获取力,一方面辩证地看待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追求自我实现式的心理幸福,另一方面以豁达的态度接纳生命中必不可免的危难并从中寻求“痛并快乐着”的幸福。
4.积极危机意识
除了积极的认知风格、人格品质和能力品质之外,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还必然地包括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基本意识。积极的危机意识是有效调动积极认知风格、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能力品质的原动力。
首先,合理化对危机的认识。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均在正常的防范能力之外具有不可控性。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延缓偿付期具有矛盾性、脆弱性和不成熟性,再加上学习困难、考研(升本)失利、作弊被抓、失恋分手、求职失败等大学生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一种常态,对自己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持有淡定、平和的心态。
其次,积极的危机求助意识。已有研究表明,不少身陷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并没有一开始就寻求社会支持和外力帮助,甚至已经走到自杀边缘的一些大学生也没有向他人发出求救信号[9]。尽管可以从“习得性无能为力理论”的层面上理解遭遇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已然丧失了求助的信心和效能,但是没有明确的求助意识确实让本来不会发生的悲剧重复上演,这就愈发彰显出在日常心理教育中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求助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包括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社会组织。前两者是大学生积极应对心理危机的内生力量,而积极社会组织会以外在支持的方式影响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应对效果。
1.社会支持的建设与重构
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问题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身陷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更多地要凭借内生力量来处理心理危机,但是撬动危机解决的支点或者起点确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与重构。
第一,情感支持系统的建设与重构。大学生在应对心理危机时需要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帮扶,学校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是重要的引导者和鼓励者,特别是家庭的支持和同辈的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大学生一方面要建构合理的心理支持网络,另一方面要基于对自己情感支持网络的审视重构强有力的情感支持系统。
第二,赋能支持组织的建设与重构。教育、卫生、民政、政法、公安和团委等系统都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赋能机构、支持组织和干预力量。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积极引入各种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力量,大学生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多个系统中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心理危机的支持力量。
2.社会支持的领悟与运用
已有研究表明,身处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并不一定是缺乏社会支持的来源,而是他们未能感受到社会支持网络带来的正向支持,或者不能恰当地运用社会支持使之转化为心理支持。这就需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地看待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心理支持,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积极社会支持网络。
相比较于社会支持的建构与重构,社会支持的领悟与运用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更加重视的因素。一定程度上讲,某一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数量、性质和质量是一个既定的常量,很难短时间内实现质的变化,但是对社会支持的领悟与运用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和积极训练实现显著优化[10]。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应对结构应包括积极认知风格、积极人格品质、积极能力品质、积极危机意识等内生力量和社会支持的建设与重构、社会支持的领域与运用等社会支持,本质上实现了以危机干预人员为主导的“救火员中心模式”到以心理危机干预对象为主导的“防疫者中心模式”的转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的积极化路径
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更加重视心理危机的常态化预防工作,并且不止是刻板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灵魂引领科学化、具体化的积极心理危机预防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不再是“明知不可为”地去解决现实困难,也不只是单纯地解除或被动地接受当前的心理失衡状态,而是通过激发干预对象的积极潜能来长效、彻底地解决心理危机问题。
(一)积极心理危机预防
1.以幸福为中心的生命教育
心理危机,特别是自杀等严重的心理危机威胁着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正如一位心理危机当中的大学生所言“我不怕死,但我怕活着”“别说是追求幸福,活着对我来说已经是竭尽全力了”,这就意味着生命教育对预防心理危机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以积极心理危机预防为目的的生命教育核心是让全体大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让大学生掌握幸福的能力、快乐的真谛。一些大学生认为幸福是远高于“活着”的生命层次,这根本上是降低了生命的意义且夸大了幸福的难度。事实上,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幸福,而幸福的条件只需要保证自己活着即可。儒家讲求以“仁”为核心的精神富足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因为颜回可以在“仁、义、礼、智、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陋室中的温饱生活也无法击垮颜回的幸福状态。道家讲求以“无为”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给自己带来的幸福,“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祸福得失是自然规律,喜怒哀乐是心理常态,看淡得失就是幸福的能力。当然看淡得失的“无为”不是避世、沉沦,如庄子所言“物物而不物于物”,追求成功、物质等外物并没有问题,而是不要沉迷于外物。这就显示了一个人的幸福可以超然现实的得失忧患之上。
以幸福为中心的生命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到达“或然”的幸福,而在于能否从“实然”的幸福出发,以乐观的态度审视生活,以豁达的态度应对失败,以幸福的态度享受生命。据此,本研究认为与其说幸福是一种状态或体验,不如说幸福是一种能力或观念,通过以幸福为中心的积极生命教育必然会优化大学生的幸福观,增强大学生的幸福力,最终体验到持续的、真实的幸福感。
2.以逆商为中心的挫折教育
心理危机是个体的常规应对方式和既有心理资本无法抵御突发的、重大的心理应激事件的结果。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要着力增强大学生应对突发应激事件时的积极心理资本。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延缓偿付期,有着较为旺盛的自我探索需求和较为沉重的人生发展任务,学业困难、就业困难、恋爱波动、社交障碍,包括家境悬殊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考验不断普遍化、严峻化,再加上当代0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普遍存在着挫折耐受力较弱的心理特点,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风险抵御能力不足[11]。大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生发展不仅需要高超的智商和情商,逆商也成为大学生抵御心理危机、走出现实困境和应对人生考验的重要心理品质。
以逆商为中心的挫折教育一方面要完善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训练和践行“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成熟型的心理应对方式,避免和减少“退避”“幻想”“自责”等消极的心理应对方式;另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强大的心理韧性来自于一次次逆风翻盘的经历,来自于一次次凤凰涅槃的过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挫折训练、事后复盘和积极反思中锻造坚韧的心理弹性挖掘积极的心理能量,不仅不怕困难,还能解决苦难;不仅不怕失败,还能从失败中汲取营养;不仅不怕危机,还能从危机中找到契机。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实质就是心理危机相关的教育工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首先,积极心理危机教育并不是体现为心理危机的事后应对知识和技能的输出,而是体现在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社群组织的心理资本建设上。其次,积极心理危机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心理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和社会实践锻炼才是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积极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个别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脆弱性,使得心理危机的存在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常态。不同于其他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积极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更加重视危机干预对象本身的力量和危机干预的长效作用。
1.基于积极心理品质测查的心理潜能激发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个性化的心理个案工作。不同的个案应该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积极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个性化策略依据不是触发事件的个性化差异,而是干预对象在积极心理品质上的个性化区别。这是因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认为,解除心理危机的根本力量和长效力量是危机干预对象自身,能够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抵御能力和心理康复能力才是解决心理危机的最短捷径和最终归宿。
塞里格曼等人研发的《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孟万金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都可以作为了解危机干预对象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12]。基于大学生危机干预对象积极心理品质的客观、量化解读,积极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在于激发和引导干预对象运用既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一方面来抵御心理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失衡,一方面开辟新的建设性活动来积极化心理基本面。
2.基于积极心理支持建构的心理资本聚力
不同于常规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对的问题更加严重,同时对问题解决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必须借助于相关联的社会支持力量来促进心理危机状态的尽快解除。特别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型看来,积极心理支持的建设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危机干预的长效目标。
具体而言,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危机干预模式首先要为身处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支持、鼓励大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抗逆效能感和心理成长自信心,启发、引导大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创新性路径;其次,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评估社会支持网络的来源、数量、质量和有效性,特别注重家庭、同学、好友等社会支持的领域与运用。但是这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支持,需要基于积极心理组织相关理论评估当前的干预对象的人际网络的效价,有的时候父母、舍友并不一定是积极的心理支持来源。总之,通过积极心理支持网络的建构、评估和重构等工作,聚合成为大学生对抗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危机再次发生的心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