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防控中的英雄精神研究
2021-12-29唐坤敏王秋梅
唐坤敏,王秋梅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英雄精神能够带给人们内心一种强大而又震撼的力量。在疫情期间,英雄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勇敢战胜疫情的精神动力,英雄精神诠释了英雄内涵,释放了英雄魅力,彰显了当代价值。在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仍需学习英雄精神、弘扬英雄精神,英雄精神对战胜疫情和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英雄精神的理论渊源和文化传统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理论渊源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这同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649的观点相一致。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5,这揭示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强调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然要在社会中开展社会性活动,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无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正如唯物史观所主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大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3]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不同时代会孕育出不同的英雄人物,但是归根结底,这些英雄人物皆来自创造社会历史的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4]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群众基础都难以造就英雄人物。英雄从人民群众中来,也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理论观点在今天仍然适用,它是重大疫情防控中英雄精神的理论渊源。疫情暴发,人民受难,危急时刻,英雄涌现,他们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于危难中勇敢逆行,于患难中倾情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英雄精神。抗疫过程中体现的英雄精神正是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的深入解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英雄精神的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文化的真精神,而“家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真精神所在。“中国古代很少使用‘国家’这个概念,经常使用的是‘家国’。”[5]108“中国古代也没有‘爱国’这个概念,但重视‘天下’”[5]108,从文字使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隐晦地表达了“国家”“爱国”和“人民”,能够体现出古老文化的真精神所在,传达对家国和人民浓浓的情怀。正如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有保护朝代不被倾覆,保护老百姓利益不受损坏,而义不容辞抗敌的责任;今有保护国家脱离苦难,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而义不容辞抗疫的责任。疫情防控中的英雄精神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取和继承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真精神——“家国”。除此之外,疫情防控中的英雄精神还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6]“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是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7]正是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文化基因”的遗传下,广大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人民警察等在疫情防控中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勇敢逆行,奔赴疫情一线,团结奋战、无私奉献,大力地宣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大疫情防控中的英雄精神
“英雄精神是以人民英雄、民族英雄为本体依托,以英雄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系统和价值系统,是关于英雄观念、英雄行为、英雄伟绩、英雄价值的总和。”[8]它生动阐述和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坚强奋斗精神。学习、培育和弘扬英雄精神对全国人民合力战胜疫情具有重大意义。
(一)爱国主义精神
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英雄精神体现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名誉的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9]。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尊严,就是具体的爱国主义。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积极抗疫却遭到西方国家的诋毁、抹黑。面对这些无中生有的诽谤,中华英雄儿女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名誉。中国专家组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毫无保留地与世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奉献中国方案。中国医疗队遵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竭尽全力救助每一位感染者,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斗,中国基本控制了本土疫情,也为世界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他们在行动中强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名誉,展现了深厚的爱国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爱岗敬业精神
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英雄精神体现了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爱岗敬业精神。所谓“爱岗”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愿意担当责任;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创造个人价值。所以,爱岗是敬业的铺垫,敬业是爱岗的升华。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只要怀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即使是平凡岗位,也能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创造不平凡的个人价值。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每代人也有每代人的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无数工作者仍坚守岗位,担起责任,与疫情搏斗。无论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人民警察还是志愿者、基层工作者,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严谨的作风、敬业的态度、专业的技能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给人民群众筑起防止病毒传染的坚固防线,展现了忠诚履职、担当责任的爱岗敬业精神。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守在岗位上,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身为院长和医生必须坚决顶上去,担起挽救全院病患生命的重任。
(三)无私奉献精神
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英雄精神体现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文中有许多赞扬奉献精神的名言佳句。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的就是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的无私奉献精神。传承无私奉献的优良美德,是中国共产党员最亮丽的底色,无私奉献、毫不犹豫、绝不退缩,一心只想着为国为民,默默奉献,这正是最亮丽底色的闪耀呈现。疫情告急,那一封又一封印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批又一批向武汉集结的迷彩方阵……他们本着为国分忧、为民服务的初衷,舍小家顾大家,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难多,哪里就有四面支援、八方支持。也许我们不曾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但肯定知道他们为国家、为人民而来,帮助国家和人民度过眼前的困境,一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坚强奋斗精神
疫情防控过程中的英雄精神体现了坚韧不拔、奋不顾身的坚强奋斗精神。古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保持坚韧不拔、刚毅自强的品质,书写了不畏艰难险阻、持续奋斗的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越挫越勇,不断从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0]如今疫情肆虐,中华儿女依旧保持着这份宝贵品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坚强斗争精神。建筑工人以坚强的意志力在寒冷的工地日夜不停施工,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伟大奋斗精神,在短短10天内奇迹般地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让世界再一次见证和惊叹中国速度。这印证了“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11]。时间就是生命,纵使天气恶劣,也不能耽误施工进度,唯有坚持不懈才能尽快竣工,缓解病床紧缺的状况,以便挽救更多的生命。因此,建筑工人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争分夺秒,通宵奋战,建设医院,展现了坚毅果敢、顽强拼搏、奋不顾身的坚强奋斗精神。
三、重大疫情防控中英雄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有助于赢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10]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形势,为阻断病毒传播,武汉采取了封城举措,不可避免地让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因为封城意味着武汉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往来按下暂停键,意味着武汉的餐饮企业、旅游业、交通业等行业全部停工停产,意味着国内中部的市场发展陷入瓶颈期。可见,此次疫情的产生和蔓延不仅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挑战和困难,也给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学习与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打赢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重塑和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赢得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胜利。
英雄精神凝聚人心,引人向前,催人奋进,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因素,也是重新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讲述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让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各行各业人员和正在接受隔离及治疗的感染者都能够坚定信心、团结向上。武汉封城,经济不景气,经商人员和从业人员受挫,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有助于帮助人们调整情绪,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精神动力,坚信党的领导和决策,理解暂时的封城是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是为了更好按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启键。实践证明,疫情发生后的一个月,疫情防控形势就开始朝积极向好的态势发展,钟南山院士团队表示,疫情将在4月底趋于平缓,这个预测是与疫情发展趋势吻合的。实践也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总体上是可控的。”[10]疫情形势得到良好控制,社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英雄精神的助力在赢得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胜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具有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革命者把革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革命斗争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舍己为公,敢于为真理而冲锋陷阵,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军90周年的讲话中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了新的阐述:“一代一代革命军人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12]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被赋予创造性、创新性的时代内涵,但其本质精神依旧不变,保持魅力,永远传承,主要表现为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艰险的牺牲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勇挑重担的革命干劲等。
在疫情防控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英雄精神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传承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变味”或“褪色”,反而在当下愈发彰显其重要价值。重大疫情防控中英雄精神所传承和弘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是像革命战争年代英雄那样炸毁碉堡、堵住枪眼、慷慨赴死,而是像新时代英雄那样危难时刻承诺“国有难,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的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新时代人民英雄所发扬的英雄精神激励人心,所弘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震撼人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当今社会仍被大力提倡,发扬英雄精神既向全社会范围内的人们宣扬了新时代英雄事迹,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有助于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关键之年,中华民族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道“加试题”。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增加扶贫投入,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13]会上明确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年政府工作中的优先和重要地位,可以说这是一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大会和最后冲刺大会。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挑战性,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疫情这场危机转危为机,吸取和积累战胜疫情的成功经验,将其科学运用到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中去,以夺取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
疫情中英雄精神启迪心灵,涵养正气,蓄积能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坚持精准防控、科学防控、依法防控、有序防控,全国上下共克时艰。顺着英雄精神的热潮将其转化为持久动力,一直延续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协同争取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用英雄精神的“硬核”力量推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助推中华民族顺利走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
(四)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文化软实力的地位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孕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软实力,更是凸显中华民族强大底气的自信所在。“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是基于心理优越性和行为坚定性的文化表现。”[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道德传承和理想理念,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如今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想要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构建自身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断提高和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需要运用好、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挖掘其中有利的文化资源,牢牢夯实我国在国际文化舞台中央的根基与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与爱国担当意识,弘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的理念,弘扬“勇者不惧”“自强不息”的勇敢奋斗精神,提倡“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与人道主义,推崇“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与“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思想意识、精神理念融入了这次抗击疫情的“逆行英雄”的血脉之中,如挺身而出勇敢奋战在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担起重任带队出征武汉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李兰娟院士,无私帮助接送数千名医护人员往返医院与住宿点的快递小哥汪勇,不畏艰险奔走在社区街道路口筑起安全防线的无数志愿者等。这些“逆行英雄”的身上体现出了强大的英雄精神,他们的英雄精神正体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底蕴、道德传承和理想理念,向外展示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对外宣扬了中华文化和中华理念。这再一次强有力地在国际社会上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