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双侧改革的协同演进
2021-12-29吴庆阳
吴庆阳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广州 51005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质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坚持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更多依靠构建完善的内需体系、畅通国内循环来稳定经济增长,增强经济韧性和抗干扰能力的经济循环发展新体系。实践上,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抓手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根本手段是深化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实现机制是依托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和统一大市场优势,通过补短板、锻长板、扩内需,加快推动产业转型换代和消费提质升级,力求实现规模更大、结构更优和质量更高的供给需求动态平衡。
协同(synergetic)来自古希腊语,指一方协助另一方,或各方互相配合。演进(evolution),即演变进化。协同演进(co-evolution)源于生物学概念,原意指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适应、协同进化,本文引申用于改革之依存影响研究。围绕新发展格局要求的畅通国内国际循环,必须妥善解决好长期规划与短期应对、供给质量与需求能力、投资改善与消费培育、改革破立与管理创新等问题,需要供给侧需求侧双侧改革协同发力。注重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具有协同演进属性,相互促进、相互适应。本文从供需双侧改革的内在协同性入手,分析供给需求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揭示制度创新在供需双侧改革协同演进中的特殊意义。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策更多的是在需求侧发挥作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叠加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衍生累积的诸多问题,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继续从需求侧入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刺激和创造需求来拉动经济,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推动了经济发展向国内需求主导的转变。实事求是地讲,需求侧管理确实刺激过经济增长,也平抑过通货膨胀,但需求侧管理的后遗症十分明显。一是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下降,经济调控周期越来越短;二是投资刺激带来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压力剧增;三是供给侧调整滞后,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侧对高质量高品质产品服务的需求。实施的需求侧管理尤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求结构的质量和平衡问题[1]。需求管理下中国经济供需失衡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有供给无需求,二是供应的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三是有需求无供给[2]。
经济新常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现实基础。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现出的普遍性现象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状况。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命题,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即“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3]。启动初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主要有:一是主动引导生产要素向创新经济转移,真正去产能、去库存,尽快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二是显著降低高行政管理成本、高融资企业成本和高税收环境成本等约束;三是着力激发财富创造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4]。
此后整个“十三五”时期,作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按照“三去一降一补”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不断推进和深化,有效化解了落后产能,改善了供求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任务重点也由结构调整转向提升效率与质量。面对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基于中国发展阶段性新矛盾、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从而赋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的使命和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也将转为有效提升国内供给体系对需求的敏感性和适配性,迅速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供需平衡。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加强与需求侧改革的动态协同,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国际需求的主动性、适应行和敏感性,实现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
2 需求管理到需求侧改革的演进
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政策主线的同时,中国一直强调供需双侧并重、共同发力,力求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共同促进经济发展。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要扩大内需;同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中国过去的实践已经表明,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无法有效解决产能过剩、效率不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而且经济调控周期不断缩短,政策本身边际效果递减明显;同样,片面追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经济调整的副作用较大,很可能加剧经济减缓,甚至存在导致经济倒退的风险。只有通过供需双侧共同发力,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5]。
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同时,需求侧的改革也不容忽视。在当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要实现供给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单靠改革供给侧是不够的,需要需求侧力量协同配合发力。而且,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市场的供需力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总需求不足、需求结构不合理、需求渠道不畅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影响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扩大国内需求,离不开需求升级和提升。必须积极建立完备的内需体系,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特别是发挥好国内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供给优化协调发展的高效国内循环。在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大力推动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上短板,才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二者协同配合的现实要求。
3 供需双侧改革协同机制
在经济活动中,供给和需求相互影响,互为条件。“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在经济增长中,供给侧和需求侧从来不是独立运行的,两者的发展变化相互影响,动态地共同决定市场均衡的规模和质量,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向。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需求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供需的适配性和灵敏度。由此,供需协同机理研究愈发重要。
3.1 供给侧改革创造需求的路径
“牛车故事”[6]很好地说明供给创造需求的道理。新技术供给创造新需求。技术创新既是对原有市场需求的有效回应,又能通过开创新的产品或新的产业创造新的更大的市场需求。而且,随着技术创新作用的增强,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首先通过投资需求具体实现这些创造过程,进而通过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且,内在创新的投资需求对消费需求有着拉动和促进作用。另外,新技术扩散过程通常也伴随着新偏好扩散,形成新需求。高质量有效供给可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技术进步加快,人们的潜在需求不断增大,需要新产品、新服务来实现潜在需求到现实需求的转化,这是供给创造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稳定增长的供给可以确保要素收入的实现,要素收入则直接影响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供给的质量层次和结构决定要素收入的多少和结构,进而通过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需求弹性的差异,影响到需求量及其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一系列如去产能、兼并重组、产业链高级化等具体举措,调整经济结构,改善供给端质量和效率,本质上也是在创造需求,实际上起到了解决需求端问题的作用。落后过剩的产能供给淘汰下去,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和机会;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必然会释放出更多的投资需求;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新的消费时尚和需求更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的新基建投资,短期内就能形成投资,构成需求;长期来看,能够形成新产能,创造新需求。供给侧改革要在如何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如何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如何满足多层次居民生活需要上多做文章,通过产品质量品质的提升、消费契合度的增强,激活现有市场,创造新的市场,真正形成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局面。某种意义上,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以理性的供给管理释放和引领需求潜力。而且,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的需求更可靠、更具持续性。
3.2 需求侧改革牵引供给的路径
真实有效的需求能力影响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消费品有购买能力的需要。消费者如果没有购买能力,就不能形成市场需求,就会造成某种或某些产能过剩,产品积压。需求偏好影响供给。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决定了参与者的消费和需求,会带来消费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进而影响投资供给结构的形成和变化,直至影响技术的选择和扩散。需求偏好的变迁会传导到供给层面,甚至会产生全新的供给行业。新偏好、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比如,大众的购物习惯从现场转向网络,就直接带来对物流快递需求的极大增长。需求结构影响供给。需求结构的率先变化,影响要素流动和供给要素结构的变化,进而实现对产出供给结构的牵引作用。需求者结构(如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发生变化,也会通过影响需求结构,对供给及供给结构产生巨大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就是需求对供给的牵引,这是对“需求牵引供给”最基础的理解。当前,围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要求,需求侧管理和改革更突出的任务是,发挥需求主动牵引、推动供给侧改革的积极作用,通过传导压力、释放潜力、激发动力,让供给在市场需求面前持续保持必要的灵敏感、紧迫感和适配度,让供给质量效率更符合市场需求,真正形成高水平的供给需求动态平衡。
4 供需双侧改革协同演进中的制度要素
制度变迁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促进经济增长:一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刺激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积极性[7]。制度因素甚至被认为是除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供给之外影响经济的第4个重要因素。中国经济40多年高速增长的关键原因在于渐进的制度变革。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和问题,仍然存在于制度上,是现有制度(既有供给侧的制度,也有需求侧的制度)无法将经济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提高物质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同时,也是制度变革,是完善资源配置、要素流动诸多规则。同样,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也是需求侧改革的重要课题。供需双侧改革的核心是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各类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
中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30年,但直到目前市场经济的改革还很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在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创新等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方面,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供给抑制与供给约束。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制度创新和供给严重滞后。某种意义上,供给侧改革着眼于制度变革,旨在对当前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束缚资源活力发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制度进行改革,通过一种系列新制度的创新和供给,将被旧制度钳制的企业活力和社会活力释放出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度供给侧改革实践,集中体现在以“八双”“五并重”为核心的系列政策主张[8]。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的结构性重点在要素市场,核心任务是实现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通和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释放经济社会活力。宏观管理政策表述由需求管理到需求侧改革,表明政府更加注重破除影响制约需求量和结构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加依赖持久稳定发挥作用的制度因素及其调整;表明调控手段将由过去的逆周期经济处置转变为更加重视激发需求潜能的释放,更加重视需求牵引供给市场环境的营造。简而言之,就是更加重视从制度层面、长效机制角度改革调节需求侧。制度体系及其变迁能够对需求侧改革产生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既定的制度安排对需求量及其结构产生影响。消费制度安排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优先和消费结构;税收制度、投融资制度影响投资者的成本收益进而影响投资决策和投资需求。需求制度变迁直接关系需求侧改革的意图及其实现效果。②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制度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消费量和消费结构。③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安排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④制度可以通过强化道德宣传、严格法律约束、有目的性设计社会奖罚体系等安排,达到对某些社会价值观的倡导或抵制目的,影响个体的行为判断,从而影响参与者的行动(消费)偏好,进而对需求侧产生系统影响。⑤制度影响需求实现的交易成本,影响潜在需求转为现实需求的难易程度。
制度系统是影响供需双侧改革有效配合的关键要素,是供需双侧改革的嵌入体和黏合剂。制度表现为行为规则、交易规则、政策环境,是由若干相互嵌套的复杂规则构成的系统。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制衡过程中,制度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制约双侧改革配合的方式和程度,影响供需双侧结合的成本,决定双侧改革协同的效果。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互动发生在生产、销售、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发生在市场、企业、产业以及整个经济体等多层级中,二者自身也是在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多层级中实现演变发展。只有制度因素能够在各环节、多层级中时时刻刻、方方面面规范并动态协同供给侧和需求侧各自的变化及其共同的发展。正是在制度系统的“保驾护航”和规范约束下,供给侧与需求侧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多层级协同演进,促使经济体向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好质量的阶段发展。在此过程中,深化制度改革是促使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协同升级的深层次动力机制。可持续增长是在供给侧、需求侧以及协调供给与需求的制度侧的协同演化展开的,表现为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有效匹配与协同升级[9]。在供需双侧改革中,要特别重视和发挥制度因素的作用,切实降低供需双侧有效结合的交易成本。制度体系及其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深层次推动力。
5 结语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逆全球化思潮泛滥,特别是新冠肺炎世纪疫情重创世界经济,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此种情况下,坚持以发展国内经济循环为战略基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尤为迫切。但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内需,除了重视需求量的调节,更应关切投资、消费等需求质量的提升、内需政策支撑体系的完善和全国高效统一大市场的建设等。如果仍旧是重复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老路,即便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实则极可能加剧供需矛盾,达不到畅通经济循环之目的,实现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的也一定不是“新”的发展格局。形成新发展格局,必须继续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侧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错配、需求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切实遏制消费需求长期下降的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得不到需求侧的呼应和配合,改革继续推进的困难势必加大,效果也必然会打折扣。新发展格局下的需求侧改革必须紧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着力解决制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堵点、需求短板,主动以精准有效的需求侧结构性政策创新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格局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有效激发国内市场潜力,提升产业升级和产品服务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灵敏性,有效挖掘和创造国内需求。因此,深化供需双侧改革,要注重协调并进,加强政策协同、推进协同、效果协同、演进创新协同,供给侧需求侧协同发力,疏通要素流动和市场循环的堵点,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协同、动态平衡。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协同配合上,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做好顶层设计,降低供求双侧改革配合的社会成本,通过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互动影响,实现更高水平上的供给需求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