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照 搭建支架 多维融合
——例谈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路径
2021-12-29洪涛漪
洪涛漪
统编教材对于革命文化的重视毋庸置疑。随着年级升高,相关选文数量有所增加,内容也更为丰富。尤其到了中高段,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单元进入学生的视野。对于这类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整体,搭建支架,多维融合,既落实语文要素,又引领学生成长。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路径。
一、整体观照,明确方向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整体性。教学时,教师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整体规划,有序推进,真正发挥这类文本在立德树人上的重要作用。
(一)前后勾连,整合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在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阅读方法。那么,如何体现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逐步推进?往后看,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样以革命文化为主题,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前后链接,就会发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又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方法和角度更多元。因此,可将本单元的目标整合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
(二)紧扣要素,形成学习网络
设置主题单元,能使文章之间的关联性更强。在整组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落实语文要素,形成立体的学习网络,实现单篇与整组的统整。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可以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学习《军神》时,可以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和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学习《清贫》时,可以从方志敏的自述和他同两个兵士的对话中体会他的品质。《古诗三首》看上去没有可以直接落实语文要素的学习活动,但这恰恰能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去感受不同时代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赤子之心。
二、搭建支架,助力解读
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情,提供适合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和相关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单篇到多篇,从课内到课外,内化语文要素。
(一)关注学段特点,选择助学方法
使用各种助学方法,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展开学习。第二学段适合运用“播放影像”“创设情境”“链接资料”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品质。到了第三学段,则更适合使用“收集课外辅助材料”“走访”“阅读传记与原著”等有助于增加阅读量和生活阅历的办法。当然,运用哪一种助学方法没有硬性的规定,只要切合学段特点,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很多教师在高段的课堂教学中仍旧会使用视频、图片等阅读材料,以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聚焦教材资源,提升思维能力
统编教材中有很多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可以助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以《军神》为例,课后“阅读链接”提供了《丰碑》一文。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军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主要人物、人物特点、主要事件、表达方法”这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既让学生体会“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又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一步感受军人的品质、特点。
(三)拓展课外资料,消除理解障碍
背景资料的补充,是理解文本不可或缺的方法。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为什么会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毛主席为什么会忍痛作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决定?刘伯承将军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多重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居然能承受如此大的痛苦?方志敏处于哪个年代?他在战争中作出了怎样的牺牲?相关背景资料的及时补充和整合,能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这样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知就能水到渠成。
三、多维融合,文道统一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给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期的学生以正能量,根植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想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教学就要立足于语文要素和文本内容,力求实现“文道统一”。
(一)“言”“意”相合
1.揣摩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成功的细节描写。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细节了解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展现品质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看到爱子牺牲的电报后,整整一天没说话,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喃喃呼唤儿子的名字。桌上冷掉的饭菜、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无不显示这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个因为失去心爱的孩子而哀恸的普通人。《军神》中,“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这些细节描写,让一个铮铮铁骨的军神形象跃然纸上。“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更是从侧面烘托了“军神”的形象。这些彰显人物形象和品质的细节描写值得学生细细咀嚼和品味。
2.比较阅读,引发情感共鸣
比较人物的言行,是理解文本的有效路径。《清贫》中的方志敏说过:“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他家中的财产是去年暑天穿的几套旧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他还生怕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他的财产与他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冷静淡然与国方兵士的穷凶极恶、耀武扬威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革命人士怎不让人由衷敬佩?同时,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促发内心的共鸣。《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一个沉痛的父亲声声呼唤牺牲的孩子,最终却作出“将儿子留在牺牲之地”的决定;《军神》中,将军强忍着巨大的疼痛却始终冷静地回答……对于这些内容,教师都可以让学生展开比较,在对比中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品质。
(二)“文”“实”契合
1.联系生活,寻找身边榜样
要真正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核并引起内心的共鸣,联系生活是很好的策略。尽管文中的那些领袖和英雄离当下的生活非常遥远,但他们的精神却从未远去。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榜样。从课文到现实,从历史人物到当代人物,这样的联系让阅读更接地气,更有意义。比如,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为大家舍小家的英雄,感受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再比如,学习《清贫》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像方志敏一样清廉的共产党员的事迹,从而更深入地感受英雄的精神。
2.自我审视,联结个体经历
除了联系生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自身的经历。比如,《清贫》一课中,方志敏烈士的生活极为清贫,可他的精神却是富有的。今天的学生会如何看待“贫”与“富”呢?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好好议一议,将课文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自己进行对比,在自我反思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学”“做”结合
1.多角度挖掘,让认知更深入
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要避免人物形象认知的扁平化。教师可以借助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挖掘人物事迹,让人物更立体、更形象。学生可以创作主题手抄报,摘抄表现家国情怀的诗歌,回顾小学教材中所有关于毛主席的课文。课外,学生可以收集刘伯承、方志敏等革命人士的故事,在班级中开展一次故事会,等等。丰富的活动会让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了解,也能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产生亲近感。
2.多感官参与,让信念更坚定
本单元的课文都有相关的视频资料。教师可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观看,从中寻找文本的踪迹,同时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纪念馆,观看经典舞台剧,甚至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制作英雄册……学生多感官参与丰富多样的拓展活动,对教材的理解、对人物的认识会逐渐深化,在心中形成坚定的信念。
总之,一线教师有必要深入研究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落实语文素养的同时,丰富革命文化的内涵,丰厚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能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