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情境教学法克服中职生厌学数学的思考

2021-12-29李秋颖

关键词:纸片数学知识创设

李秋颖

(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基础教学部,辽宁 朝阳 122000)

中职学生大多是在初中升高中考试时没有取得满意成绩甚至落榜的学生,他们对文化课学习普遍存在畏惧、厌倦甚至抵触心理,特别是对数学这类枯燥、乏味、抽象的学科,学习热情、兴趣极低,“畏”而远之,表现出明显的厌学情绪.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学习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从而转变他们的厌学情绪,达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

1 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通常以“一言堂”的方式讲解知识,把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无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认知水平有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如果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鉴于上述两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情境教学法是克服学生厌学数学的较好选择.教师恰当运用情境教学法,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设情境,使教学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处于渴望“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创设问题情境有多种方法,比如演示法、游戏法、启发导入法等.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愉快地置身于教学情境中时,他们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处在一个积极探索的状态,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其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理解,从而转变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学习体验[2].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克服中职生厌学的教学策略

2.1 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

中职学生思维更偏于感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预设的情境,在故事的吸引下投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中,从而在主动、快乐的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3].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故事创设情境:相传古印度的一位国王十分喜欢象棋,并决定奖赏象棋发明者,于是将他召进宫,问他:“你想要什么奖赏?”发明者对国王说道:“既然国王您因为象棋奖励我,那么我想用棋盘作容器讨奖赏,请您在棋盘的第一个方格内放入1粒麦子,第二个方格内放入2粒麦子,第三个方格内放入4粒麦子,按照这个规律,即后一个方格内的麦子数量是前一个方格内麦子数量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足数放入为止.”国王一听这要求太容易实现了,毫不犹豫地应允了.但是在数麦粒的时候才后悔不已,因为即使让所有国人一起数麦粒也无法满足发明者的要求.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由此设下悬念.在这个趣味故事的吸引下,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动机——足数放入象棋格子的麦粒到底需要多少?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思考和探求,不但完成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知识的学习,而且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消除厌学情绪的目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2.2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让中职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置身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识,弄清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掌握了新知识,克服了对陌生知识的畏惧心理[4],从而转变了学生厌学情绪,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患者服药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对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都看过病、吃过药,会听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让病人按时服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如果不按时服药会出现什么后果?”以此引起学生兴趣,产生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说:“老师上个月感冒了,听从医生吩咐服用一种感冒药,每次服用一片,一片含量是ag,体内药物含量与时间t(以h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f(t)=0.57at.问吃完药4 h后体内的药物含量是多少?假如老师不小心漏服了一次,体内还剩下多少药物呢?”,通过以上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因为生活场景的引入,学生对要学习的函数知识产生亲切感,其探究心理被充分激发出来,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从而完成函数知识的学习.

2.3 利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欲望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这是中职学生厌学数学的主要原因.要转变学生厌学情绪,就要化难懂的数学为易懂的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改变他们对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刻板印象,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欲望[5].恰当地利用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且独立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达到转变学生厌学情绪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折纸实验.实验用品有特定的六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三角形纸片、半圆形纸片和学生自己准备的任意形状的纸片;具体的实验操作是:让学生对折一次纸片,然后将对折后的纸片竖直放在课桌面上.学生进行操作时,会出现多样的实验结果,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对折后哪些纸片能够竖直放置?认真观察你们竖直放置的纸片,看看桌面和纸片折线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能够竖直放置的纸片的折线有什么特点?结合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以及观察到的结果说一说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中共有的不变性是什么?看一下那些不能竖直放置的纸片,思考一下怎样修正才能让它们像另外的纸片那样能够在对折后 竖直放在桌面上?”这一系列的问题加上实践操作,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定理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借助数学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转变厌学情绪,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厌学的根源,寻找恰当的时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纸片数学知识创设
听话的纸片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纸片也能托住水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