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技术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1-12-29黄旦华
黄旦华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英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一、引言
新文科概念最早于2017年由时任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校长的互洛塔(Varlotta)提出,随后2018年她提出了新文科的四个元素,其中包括学科交叉融合,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要求该校学生选择一组关联性极强的核心课程,以及体验式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
2018年5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2]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提出新文科概念。2020年10月3日 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依托山东大学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3]
美国的新文科是由地方高校发自下而上发起的,中国的新文科是自上而下由教育部发起的。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迥异之处。自新文科概念在中国提出并实施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新文科到底新在哪里?学者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可总结为:中国特色、融合创新、社会服务。中国特色是指作为一项国家工程,它的实施贯彻了国家意志,由中国的国情和制度决定。融合创新指不同的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纳入新技术的运用。社会服务强调学以致用,既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又要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关于翻译技术,学者有不同的定义,王涛等认为翻译技术包含四类:分别为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机器翻译工具一般工具、和电子资源。[4]徐彬等认为广义的CAT工具,包括所有能服务于翻译流程的软件和硬件工具;狭义的CAT工具,则专指为提高翻译效率,优化翻译流程而设计的专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5]卢卫中等认为广义的翻译技术是指能够帮助语言翻译和其他跨领域交际活动的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狭义的翻译技术主要指CAT及其相关工具和技术。[6]很多学者在研究翻译技术的时候都将翻译技术等同于CAT技术。学界对翻译技术不同的定义反映在课程的设置上。有的课程名称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有的是翻译技术。比如早在2010年南京大学的柯平教授就开设了语言与翻译技术这门课程,是国内较早在课程中使用“翻译技术”的学者,其教学目标中就有使学生通晓并能够运用机器翻译(MT)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笔者也倾向于将翻译技术分为广义和狭义,而不是将CAT分为广义和狭义,因为CAT只是翻译技术中一个模块,而不能涵盖所有的翻译技术。2020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指出,深入应用翻译技术是翻译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掌握利用翻译技术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的建设、发展,除了重视翻译技能,应该以翻译技术为抓手,促进翻译与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交叉融合,培养翻译能力强、翻译技术过硬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二、国内翻译专业概况
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翻译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只是作为外国语言文学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教育部教高〔2006〕1号文件公布了河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度获准设置四年制翻译本科专业,这在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13日,全国共有281所高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7]2007 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大学等15所高校开展翻译专业硕士教育(MTI),目前全国开展MTI的院校共有264所,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设立翻译学博士,2005年开始招生,成为招收翻译博士的第一所高校。[8]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的经济是出口导向性经济,地处长三角,对外交流活跃。但是截至2020年全省只有10所高校开设翻译本科专业,7所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数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相称。
三、翻译技术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一)语言服务行业带来的挑战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以史无前例的速度颠覆了各行各业,包括教育,翻译也不例外。伴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化、市场化的翻译服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和辅助工具研发、翻译培训与多语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已经形成语言服务业这个新兴产业。[9]2020年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中就包含了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和语言翻译服务等五个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只是语言服务的一项内容。语言服务提供商(LSP)是一个包括全方位服务的组织,提供翻译(笔译与口译)、本地化、翻译、转写、字幕翻译以及创译等服务。
本地化(localization)是经济全球化、企业全球化、产品全球化的产物。本地化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前所未有的需要翻译的数字内容,如网站、计算机软件、技术文档、视频游戏和字幕。由于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它还特别关注地理和语言环境中特定受众的需求,通常可以看作传统翻译过程的延伸。本地化具有三个特征:在语言上,翻译产品以适应目标用户;在技术上,调整技术规格以适应当地市场;在文化上,遵循目标社区的习俗规范。因此可以看出翻译与本地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球著名的语言服务企业莱博智(Lionbridge)在官网的介绍中使用的是全球翻译及本地化领导者,而并非单纯的翻译公司。
信息技术时代采用传统方式单兵作战进行翻译无法满足行业需求,比如网站的本地化,传统的方式下需要将网站的代码和文本内容进行分离,译者完成翻译后,工程师负责将译文更新至网站,步骤烦琐。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只需使用本地化工具,自动提取需要翻译的内容即可,不再需要依赖工程师处理代码,技术提高了本地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随着网络的普及,营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广告日渐式微,网络视频广告已经成为主要的营销工具。因此声视频翻译、字幕翻译市场需求庞大,很难想象翻译工作者在不使用相关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完成这样的工作。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只有9.7%的语言服务需求方不使用翻译技术,近九成语言服务需求方使用不同类别的翻译技术工具。[10]
(二)翻译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
1.人才培养理念滞后
目前全国开设外语类本科专业的高校占全国本科高校数量的82.4%,设有3000多个专业点。[11]其中英语专业所占比例超过一半。翻译专业成立时间短,但发展迅猛,开设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高校在不到20年内已经发展到300所左右,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千校一面”,许多高校的翻译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大同小异。[12]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能够胜任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部门翻译工作者,其人才目标都相差无几,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考虑到语言服务行业的需求。以浙江省为例,也有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将翻译与其他专业融合,比如浙江大学将翻译专业与跨文化翻译及文学多体裁翻译融合,中国计量大学将翻译专业与其特色专业计量、标准、质检等融合,杭州师范大学将翻译与会展融合。虽然翻译专业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但在大文科大外语的背景下,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都不够,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够重视技术创新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及重要性。
2.师资严重匮乏
由于历史原因,翻译专业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优秀的翻译教师本身缺口就比较大,优秀的翻译技术教师缺口更大。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英语教师及翻译教师,大多没有系统学习翻译技术,且大多数翻译技术有外语背景,其翻译技术的运用能力与外语水平及翻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对文科背景的教师来说压力更大,先天不足,加上教师个人没有兴趣去了解、学习翻译技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翻译技术熟练的师资极度缺乏。
3.教学设施缺乏
翻译技术教学与其他翻译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翻译技术教学需要依靠相关实验室才能进行。语言服务行业主流的翻译技术工具都是跨国公司的产品,比如业内比较知名的CAT工具,SDL Trados、memoQ、Deja V、Omega这些CAT产品往往价格比较高。国内的CAT工具有雪人、雅信CAT、译库CAT等,价格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其产品市场认可度还有待提高。翻译技术实验室建设的问题一方面是学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翻译技术的重要性,自然不会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另一方面受经费的限制,很多高校文科的经费有限,缺乏足够的经费建设实验室;除了硬件,实验室还需要配备多种软件,才能满足正常的翻译技术教学需要。翻译技术软硬件的建设也是制约翻译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4.课程设置单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最终需要通过课程设置实现,一项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辽宁、吉林、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广东、江苏、四川等13个省市43所高校的调查发现,25%的 “985”和 “211”高校没有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其他本科高校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多数高校只开设了一门“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课程。[13]学生双语技能、翻译技能的培养需要系统的课程体系,仅开设一门翻译技术课程显然无法完成提高学生翻译技术素养这样艰巨的任务。
四、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施对策
传统的翻译教学无法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语言服务人才。在新文科背景下,翻译专业需要实行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最有效的抓手就是从翻译技术课程着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
如上所述现代语言服务包含众多的模块都涉及翻译,每个岗位对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言服务人才的技术能力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就需要高校管理层转变翻译教育理念,认真思考当前翻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认识到技术素养是翻译人才的核心素养。“技术转向”是翻译专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既要重视提升学生的翻译技能,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以及翻译技术运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
(二)强化师资培养
翻译专业在国内设立时间相对较短,与翻译技术相关的课程开设时间也较短,与国外高校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高校除了少数翻译技术教师具备理工科背景,多数翻译技术教师本身从事英语或翻译教学,中途转型从事翻译技术教学。只有优秀的师资才能保证优秀的教学,转型从事翻译技术教学的教师要利用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同时要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参加相关的学术沙龙、学术会议及培训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在线学术沙龙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比如上海翻译技术沙龙定期举办学术活动分享翻译技术的前沿知识及翻译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运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也有相关的专家学者分享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翻译技术能力,这都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邀请其他高校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还可以参加针对教师的与翻译技术相关的比赛,比如2020年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指导举办了“首届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并以视频直播的方式直播了决赛,为感兴趣的教师提供了学习的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论是参加比赛还是观摩比赛,都可以从其他教师那里汲取成长的养分,提高教师的翻译技术教学能力、研究能力。
(三)推进产学研融合
企业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学校关注的是社会效益,但两者本身并不矛盾。一方面学校培养的翻译人才可以为企业服务、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国家;另一方面企业也解决了学校人才“出口”的问题。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时除了软硬件设施的维护与保障,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师资培养协议,比如选派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挂职学习,学习掌握相关翻译技术的运用及现代翻译项目管理。企业的行业专家也可以来学校为师生举行讲座或开展相关技术运用的培训。高校也可进一步探索与企业合作申报项目,比如笔者在2019年与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合作申报的“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运用”立项为浙江省“十三五”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翻译技术师资培训、学生参与各类大型国际会议会展提供语言服务、共同开展相关翻译项目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签约组成翻译团队,完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全译本》第二辑的翻译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学校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文献翻译研究中心,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学习。多名团队成员在翻译项目中运用翻译技术,提高了自身的技术运用能力。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外语学科发展合作以及多语种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政产学研协同合作、互惠共赢,为社会提供语言服务,为学校培养优秀师资、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实现学校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平衡。
(四)开展混合式教学
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译技术不仅涉及各种文本翻译,还涉及声视频翻译以及字幕翻译,对教师的声视频制作及剪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用于翻译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译技术课上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普遍性的方式是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灵活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来开展教学。混合式教学将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纳入期末考核,注重过程学习,在线学习可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使用的是优慕课在线平台,且具有相应的手机App,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电脑端学习,还可以通过手机端学习,移动学生成为可能,摆脱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在线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探索相关内容,课后复习或完成平台发布的作业,检验巩固学习效果。使用该平台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解决学生的疑问。开展线上自主学习首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资源。但教师准备这些资源不是一劳永逸的,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迭换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制作的内容,可能现在已经过时了,因此需要重新设计制作,会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会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
(五)融合技能技术
译者除了需要具有传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双语技能、翻译技能、相关知识和人文素养。[14]还需要具备技术素养,技术素养将成为未来翻译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技术素养。[15]2020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将“翻译技术”列入翻译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这对翻译技术教学和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南》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文科强调立德树人的理念是一致的。引入“语言服务”概念,扩大了翻译专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与《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能胜任语言服务及国际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的表述对接;明确表示翻译技术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16]翻译技术这门课程是 “翻译”与“技术”的融合,翻译强调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翻译本身就可以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融合,比如与电子商务结合、与历史结合、与地方文化结合;技术则涵盖了一切用于提高翻译效率与质量的工具(包括软硬件)。因此翻译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翻译技术运用能力,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技术赋能翻译。通过传统文科+现代技术,建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人文社会学科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与“技术素养 。[17]
(六)设置课程群
一门翻译技术相关的课程,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技术素养及语言服务能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时需综合考虑开设相关的配套课程,笔者所在学校针对翻译专业学生开设了字幕翻译、笔译工作坊、计算机辅助翻译。因学时有限,每门课每周2个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认真筛选,比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内容也涉及字幕翻译,但因课时限制,教师既无法深入也无法展开,字幕翻译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声视频制作、编辑、翻译方面融入技术的运用;笔译工作坊则依托项目式教学使用翻译实验室运用翻译技术完成翻译项目。当然对于课程群,各个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身需要及办学特色进行设置,其建设不是几个老师就可以完成实现的,融合的内容、方式和程度需要整体设计、通盘考虑。
综上所述,学校重视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重视翻译技术实验室建设,多次组织开展新文科背景下外语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翻译技术教师从无到有并在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华东赛区获得二等奖,成功申报与翻译技术相关的课题,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翻译技术大赛。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从开始作为翻译专业的必修课,到作为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及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翻译技术的受众面越来越广。尽管翻译技术教学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毫无疑问,翻译技术不仅为翻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还培养了其他专业学生的翻译技术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