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 另辟蹊径
——基于以读促写视角的初中写作教学研究与探索
2021-12-29
杜甫曾经说过:“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阐述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拓宽视野,另辟蹊径,从阅读教学的视角探索写作教学的新模式,从而以阅读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以读促写,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从“品佳作”“赏金句”“悟真情”“仿名篇”四个层面,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深化写作体验、开展写作练习,从而通过以读促写,开辟写作教学的新路径,探索写作教学的新策略。
一、品佳作,在阅读中体会写作方法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主题模糊、顺序混乱、结构零散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路不够清晰,经验不够丰富。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在品读名篇佳作的过程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为自己的写作奠定基础。
例如,在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那么,如何让景物描写做到次序井然、层次分明呢?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比如,在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的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细致品读相关段落,并尝试总结作者的景物描写顺序。于是,学生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抓手,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与梳理,发现作者在描写植物的时候,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而在描写动物的时候,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学生的这一发现,使他们的景物描写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逻辑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各式各样的写作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帮助。
二、赏金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文思泉涌,有的学生却才思枯竭,造成二者差异的关键因素在于平时的积累。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金句”和欣赏“金句”,并在发现和欣赏的基础上,积累“金句”和创造“金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写作中使语言更加生动和丰富,使文章更加精彩和感人。
例如,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就有大量的“金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发现这些“金句”,让学生明确哪些是好句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以及如何让自己写出来的句子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比如,《济南的冬天》里有这样一个句子:“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在这个句子中,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雪”感情和神态,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同时,本句中的“微微”一词既准确描写了雪的颜色,又与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相呼应,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细腻和精准。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剖析“金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驾驭与运用能力。同时,学生经历“积累‘金句’—改编‘金句’—创造‘金句’”的过程,可以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只有以高质量、大强度的“输入”作为前提,才能提高“输出”的效率和品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赏“金句”和记“金句”,为他们提供“输入”保障,再引导学生改“金句”和创“金句”,帮他们提高“输出”质量。
三、悟真情,在阅读中深化写作体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写作教学中倡导“公式化”写作模式,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一做法显然与新课标理念不符,与新课改的方向相悖。那么,如何消除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激发学生在写作中的独特创意呢?教师不妨从阅读教学入手,让学生先感悟他人作品中的“真情”,再尝试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实感”。
例如,在学习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小组讨论任务:课文中描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展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通过这个任务,使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使他们不仅学会感知情感,更学会表达情感,从而为他们的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真情,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也能够深化学生的写作体验,为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助力。
四、仿名篇,在阅读中开展写作练习
写作训练,不应该只存在于写作教学中,而应该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照名家名篇的写作风格,借鉴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通过仿写、扩写、改写等多种形式,开展写作练习,从而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统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课文中,作者一共写了父亲的四次背影。其中,“买橘子”这次最为经典。在这段对背影的描写中,既有外貌描写,又有动作描写,在每个细节的刻画上都做到了入木三分。尤其是“探”“攀”“缩”“倾”等几个动词的运用,将父亲艰难、笨拙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自己穷困潦倒但仍不忘为了儿子冒险买橘子的淳朴而伟大的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完成这一段的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融入写作实践当中,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写作练习的契机,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从写作教学的视角,探讨了教师拓宽视野,另辟蹊径,从“品佳作”“赏金句”“悟真情”“仿名篇”等层面,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深化写作体验、开展写作练习,从而实现以读促写,推进写作教学的创新,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希望对于大语文教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