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名篇导读要旨及文学浸润
2015-10-21张秀丽
[摘 要]任何作家的文学作品,皆有其特定的创作环境与写作背景,其中堪称文学名篇并收录小学统编课本的,必定有其独特的文学浸润性;生于新疆,并在环境最为艰苦也最考验人的意志与耐性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从军11年,如是文学沃土与创作源泉,以女性的细腻笔触与具象思维见诸报端,岂能不打动读者,并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生活之于文学的“麦种”。
[关键词]小学语文;名篇;导读要旨;文学浸润
教书易、品书难,小学语文课品读名人名篇尤其难,姑且不论作者与小读者的年龄代沟,单就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作者心路,就让小学生读者为之困惑,更别说品读作品了。现以五年级散文《人生自信》为例,就小学语文名篇导读要旨及文学浸润浅议如下:
一、缘于反差的内心苍老
以内地小学生的生活视野,西藏、阿里在哪儿?以贫瘠荒蛮之地理解也未可知,但有一点却清楚无疑:一个女兵能以唯一的名额进军医学校,闻知此讯的那一刻,其激动之情应是喜极而泣,并马上告知千里之外的父母才对!然而,作者的内心却“如同喜马拉雅万古不化的寒冰般苍老。”莫非她不想进军医学校?非也,彼时的藏北军营之苦,远非内地人所能理解,即便是再富想象力的故事高手,也断然不会相信空气里咋能缺氧呢?对此惑然,作家虽未予交待,但藏区女兵之苦却让人从不再是“天真烂漫城市女孩”的现实中,油感其喜至犹苍的独特心境。缘此,作者这个藏北第一批女兵,在喜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地,默然戍边的奉献与无奈,可谓力透纸背。诚如作家在另一篇作品中所述:“背负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六千多米高山时,第一次想到了死。”如此经历,也便不难理解其淡然的心境。
二、质疑权威的人生自信
作者17岁参军入藏,由女兵至军医学校学员后,或秉承父亲的军人风骨之故,竟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维,质疑医术在新疆首屈一指的老先生,且在明知老先生不赞同使用抗菌素的诊法后,不甘委屈的她竟然找到教务老师,直陈此症在海拔5000米老部队的诊治特例。是作家想讨回业已错判的扣分?亦或使然于医生弥足珍贵的质疑思维?显然,依她彼时的学业与医术,可以说两者对于她都不搭界,唯一的资格是她处身海拔5000米老部队时,见证过此症的危险性及正确施救方式。巧合的是,那位原国民党高级医官闻知此情后,欣然当众提出要认识一下毕淑敏,并自我否认地承诺只给她一人“改分”。行文至此,读者或心生疑窦:高级医官,也不过如此?问题远非这么简单,须知,在那个百废待兴的特殊年代,即便是刘伯承主政的南京军事学院,也启用了一批原国民党高级军官,这恰是老先生总要侧着坐、不面向学生的难言之隐所在。
三、文学表述的宜曲勿直
就文体与语言风格而言,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散文,不过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枚分枝,意在让学生品读散文这一文体的叙述风格、作者思路及谋篇布局。细加品读便不难发现,《人生自信》的文学表述,贵在思路的取曲弃直、层层递进,而非新闻稿件的忌曲宜直。如写老先生的神秘感时,如是落笔:“老先生反常地站着。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让我笃信了他曾是国民党医官一说。”读此,但凡有阅历的读者,会从这一段的几个关键词中,油生如是相衔判断:满头白发——饱经风霜、阅历丰富;黢黑如铁——必在西藏高原戎马数载;身板挺直如笔——原国民党军官的作派。由此,引人深思:这样一个权威性的原国民党医官,会实事求是地认定一个女学员的质疑吗?另如,在描写这位老先生时,也是以悬代直:“讲课的时候是坐着的,而且要侧着坐,面孔永远不面向学生……不知道他这是积习,还是不屑于面对我们,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四、女兵入藏的命运悲观
无须否认的是,在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眼里,当女兵可谓是莫大的理想,只是基于多重现实因素不敢奢望罢了。“文革”初期从北京参军的毕淑敏,虽未在《人生自信》中赘言其从军动机,但从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来看,无非概呈两个目的:一是或受父亲的影响,想在军营里磨砺军人特有的直面困境、坚毅前行的职业禀赋;二是与其在动荡的“文革”中罢课乱斗,不如到最艰苦的藏北高原书就当代“花木兰式”从军史。猜归猜,总之在空气稀薄的藏北高原,她成了那个军营里的第一批女兵,也是唯一被组织选送到军医学校的女兵,其他4个女兵在其毕业回老部队时,都早就调走或复员了。
五、磊落品质的人性礼赞
坦诚讲,以毕淑敏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即便不去西藏当兵,也能有一个不错的京城职业,尽管或失之于数十篇取材藏北高原的获奖作品,但恰是藏北高原的那片军旅文学沃土,赋予了毕淑敏的文学激情与作品。在父亲的鼓励下悄然动笔的她,边做医生边写作,仅一周就写完处女作《昆仑殇》,引起轰动不说,还喜获“昆仑文学奖”。与其说这意外的文学收获,是藏北高原对一个女兵的人生馈赠,不如说是人生自信的返璞归真,而这一自信的原动力与思维启蒙,则奠基于那个曾给予她莫大肯定与笃信的老先生的一席箴言:“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读此,老先生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磊落品格,也便定格在读者面前,并令读者为之拍案——这就是作家暗喻的人性礼赞!
六、结语
小学语文的名篇品读,看似无从入手,实则自有其内在规律——文学即人学,只要全面了解了作家的取材沃土、写作背景、创作风格,也便有了与作家的深层沟通与思想契合;初读新作,疑惑难免,良策何在?不妨静心先搜集一下作家的简历,再多读几篇同期的相近作品,或更易于理解与把握作者、作品。
参考文献:
[1]谢静.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陈琴.“素读”经典:让隐形的翅膀羽羽丰满(下)[J].小学教学研究.2009(02).
[3]舒海燕,姚艳萍.经典诵读与小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12(05).
作者简历:张秀丽(1966-8-14),女,吉林市人,本科学历,专业: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