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学习缩写”的有效路径与主要策略
2021-12-29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 强 薇
缩写,就是在作品的主要内容、情感主线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删繁就简,长文短说。缩写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还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综述能力。“学习缩写”是“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两项基本能力:一是句子缩写的能力;二是把长段落缩写为短段落的能力。但学生对小说文本的缩写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小说单元中的缩写“自成一文”感到困难。因此,立足小说单元的教学内容,关注教材的结构解析,教师需要在对小说文本的重构中寻找缩写路径,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困境。
一、从小说单元解构出发,找到缩写的主要路径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分别安排了鲁迅的《故乡》、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等三篇课文。在本单元学习完成后,又安排了“学会缩写”的写作练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对“缩写”的指导,认为这是学生基本具备的知识能力。实际上,学生的作文学习要经历两个过程:一是如何把作文写“长”,二是如何把作文写“短”。这两个过程交织出现在学生的写作生活之中。
首先,把握文本的主要生活背景,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故乡》写出了鲁迅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后的心境变化,是一个“寻梦”的见闻之旅,描述了当时乡村劳苦大众精神上所受的束缚、生活困顿不前、人性扭曲畸变。《我的叔叔于勒》写了“我”一家在船上巧遇叔叔“于勒”的经过,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基于“金钱”的扭曲了的亲情关系。《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主要写了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去放鸭的由“小男孩”成长为“男子汉”的历程。
其次,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准人物的观察视角。《故乡》一文是从成人视角出发,以作者的心境变化为主线,表达了作者从城市视野打量农村生活后产生的乡土情怀;《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从儿童仰视成人世界的视角出发,以菲利普一家人对待叔叔的态度变化为主线,表达了作者的怜悯与批判;《孤独之旅》一文则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出发,作者站在“上帝视角”客观描述了杜小康放鸭子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出了一个男孩子的成长历程。
在缩写的时候,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文章的叙述视角。否则,学生容易站在“我”的视角而不是作品人物的视角去缩写。此外,学生在缩写的时候如果不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所有的句子按照缩写的形式,从整体上去删减。这样从作品主要内容的角度来看,很容易取舍不当,导致小说该丰盈的部分变得干瘪,该简略的甚至不写的部分依旧保留,失去了小说原有的特色。
最后,打通学生的作文学习通道,找到写作的前后联系。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写作能力已经有了初步提升,缩写不是孤立存在本单元的习作之中的。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习作练习,学生从诗歌语言精炼、观点表达明确、论点言之有据三个角度,感受到语言需要精炼,这就为缩写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当学生经过前面三单元的习作练习后,自然为第四单元的习作打开了通道。
二、从缩写习作重构出发,找到缩写的主要策略
缩写练习,需要拓展学生对小说结构的认识。小说由“六要素”组成,在进行缩写的时候,哪些要素需要进行取舍与强调,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小说语境进行言语的训练,将小说的知识转化为作文素养。通过这样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小说,为下面的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奠定学习基础。
首先是重新定位缩写训练的坐标,联通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目标。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已经出现了一组将长句子改为短句子的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提炼一段话的观点。进入中学阶段,学生就开始进行从句到段、由段入篇的训练,在知识目标上呈现出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其次,联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实现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相互联通。这就需要回到文本当中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找到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找到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在建构中打通学生与教材之间的隔阂,扫清小说教学中的盲区,在综合三篇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缩写练习的有效递进。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线索人物“我”,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我的一家”,故事的情节发展是“我们一家人的态度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篇小说就是通过“我”的视角,去写“一家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省略的内容是对“叔叔”的补充介绍部分。
再次,重构缩写教学中的表达难题。面对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要坚守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的底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提取、概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夯实练习与迁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讲授小说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把小说的情节变化提取出来,围绕这些情节变化,让学生运用情节曲线图展现小说中是如何通过情节塑造人物的,还可以对小说线索进行表格式整理,让学生围绕小说线索的发展,提取主要内容,然后进行缩写。
最后,重构习作评价,激发缩写的兴趣。习作评价,既是为了让习作表达更为精准,也是为了让习作表达能够延续。有效评价,一是看学生的缩写是否关注到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主要内容,是否改变了人物的主要性格;其次,评价还要从学生语言重构的角度出发,看学生能否通过言语的重构让缩写变得依然具有可读性、故事性、艺术性。此外,还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引导学生尝试对其他文本进行缩写,在班级角中设置微表达、微言微语等栏目,让学生感受到缩写的快乐。
总之,从小说的长文本阅读指向缩写的习作练习,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经历一个由长到短、由“散”到精的过程。经历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个情节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还需要回到教材,实现内容精准缩写的教学定位,实现不同学段之间的有效衔接,还要拓宽缩写的教学视野,使其成为学生言语生长的载体,从而在解构与重构当中,提升学生的缩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