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的践行与思考
——以我园个案绘本《莎娜的红色毛衣》为例
2021-12-29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中心幼儿园朱一帆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风景区中心幼儿园 朱一帆 杨 帆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去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其中提到了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离不开阅读活动。
我们在和家长交流沟通时,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在家进行阅读活动时总是没耐心,自己想要去引导却力不从心,到最后很多家庭就放弃了开展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从而放任孩子用手机、平板观看动画片,这对于孩子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于是我们决定对亲子阅读的指导进行实践研究。
一、前期调查及成因分析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发放了63张(实收数量)关于亲子阅读的问卷调查给各位家长,统计了家长们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情况。
根据家长们的反馈以及对于实际亲子阅读活动的观察,我们总结出了家长们存在最多的三个困惑,并从家长和幼儿两个角度进行了成因分析:
家长们的困惑 成因分析(幼儿的原因;家长的原因)1.孩子对于阅读缺乏积极性,没有耐心,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幼儿的原因:孩子们习惯了利用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看动画片,从而对于绘本阅读不感兴趣。家长的原因:对于绘本内容了解不深入,对于绘本阅读的引导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2.孩子面对绘本上的内容不愿意讲述和表达。幼儿的原因:在之前的阅读活动中并没有太多机会观察、表达。家长的原因:孩子们的描述未达到家长内心的期待,从而遭到斥责,导致幼儿不愿意再开口。3.孩子们阅读完绘本之后对于绘本的内容以及隐含的道理不愿意去思考。幼儿的原因:幼儿以往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没有过尝试独立思考。家长的原因:不重视情感升华以及联系实际生活。
二、基于观察梳理亲子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家长们的问卷反馈,我们组建了微信交流群,家长们将阅读活动用视频的方式分享在了微信群里。我们以言言小朋友和他的妈妈进行的一次阅读活动为例,发现了亲子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故事情节讲述,轻与幼儿交流
言言妈妈正在给言言小朋友讲述绘本故事《莎娜的红毛衣》,在视频中我们发现,言言妈妈一直在朗读绘本图书上的文字,尽管言言妈妈用生动形象的语气向言言讲述了故事情节内容,言言小朋友注意力也还算集中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言言小朋友的眼神开始移到别的地方,开始不看绘本了,言言妈妈还一直在提醒言言:“眼睛看书!不要到处乱看。”在阅读的过程中,言言小朋友两次提出了与绘本内容情节无关的问题,因为所提的问题与故事情节内容无关,所以言言妈妈并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顺着情节内容将故事讲了下去。
(二)家长对于绘本不熟悉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言言妈妈在与小朋友进行阅读活动的时候对于绘本并不熟悉,对于整个故事情节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讲述绘本故事时不能够很好地联系情节前后为幼儿讲述,导致幼儿在倾听的过程当中不容易理解。事后通过采访了解到因觉得幼儿绘本故事情节简单,所以没有必要事先通读一遍绘本,就直接拿出一本绘本向孩子讲解。
(三)缺少情感升华
在讲完绘本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情节,莎娜飞到了奶奶家,奶奶又重新给她做了一件大小正好的毛衣,而得到毛衣的莎娜很开心之后,故事就结束了。讲完了故事,本次的阅读活动似乎也就戛然而止,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们不能联系到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也迁移不了生活的已有经验,绘本中所表达出来的温馨的亲情,孩子们不能很好理解。
三、构建和谐亲子阅读的有效策略
经过以上的总结和思考,我们根据一定的理论依据,以《莎娜的红毛衣》绘本为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及时交流和有效提问
家长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时,不应将绘本上的所有内容都告诉幼儿。而是与幼儿充分交流,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上的插画,大胆猜想其情节内容,以及发生了什么事。如:在开展《莎娜的红毛衣》绘本阅读活动时,其封面是一个穿着红色毛衣的女孩,在开始阅读前可向幼儿提问:“这个女孩子穿了个什么样的衣服呢?你认为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呢?”引发孩子大胆猜想与思考,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培养孩子仔细观察和大胆猜想的学习品质。
这里我们根据日常工作的经验,整理出了几条常见的提问方法,以及具体用法,如表一。
表一
除此之外,在开展亲子绘本阅读的活动过程当中,面对幼儿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家长们都应该及时回应,因为孩子们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可能是发展探究能力的好机会,并且给予孩子们宽松、自由的说话提问的精神环境也有益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二)家长先读
事先通读绘本有助于家长对于即将开展的阅读活动的主题有所了解,从而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式、语气以及肢体动作等。如《莎娜的红毛衣》前半部分是非常诙谐幽默的,后半部分则又是温馨感人的,所以家长事先通过对绘本的通读,了解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有利于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更好地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其次,事先通读绘本,家长们通过对于情节的了解以及插图的观察,可以事先预设好什么地方适合与幼儿互动,哪些节点适合用什么方式提问。保证了阅读活动开展时与幼儿活动的流畅性。
(三)自主阅读
给予幼儿时间和空间自行翻阅绘本,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亲子阅读”家长的引导虽然很重要,但其根本目的还在于幼儿自主、独立地阅读。在日常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每天的阅读活动应当为幼儿提供自由翻阅绘本的时间。比如一本绘本家长讲解完之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自行从头到尾翻阅。也可以将家庭中所有的绘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家长已经带领孩子读过的绘本,一类是家长还未带领孩子读过的绘本。家长带领孩子读过的绘本可以引导幼儿自行翻阅,形成独立自主阅读,加深印象。这对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前阅读、前书写能力的提升都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四)注重绘本读物的延伸
在读完绘本之后应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思考,比如读完《莎娜的红毛衣》之后可提问引发孩子思考:“你奶奶有没有给你做过毛衣呢?它是什么样子的?”很好地迁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有更多的思考。此外,也可引导孩子们用力所能及的表征方式,比如画、剪贴、捏等方式,为自己的奶奶也设计一件毛衣手工作品,这样很好地体现了感恩的情绪情感。
实际上,和谐的亲子阅读活动的构建不仅对于亲子关系改善有很大价值,对于孩子们的前阅读、前书写、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想象力,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绘本阅读能带给孩子们的体验与孩子们在幼儿园时阅读绘本的体验是不同的。我们还需进一步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依据理论提出策略解决问题,让绘本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颗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