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12-29徐亚娟

智慧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巩膜小梁乳化

徐亚娟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0 引言

青光眼伴白内障在临床眼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多发于老年人。该疾病发生后患者可表现出视野缺损、视力进行性下降、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若是不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治疗措施,则可直接导致患者失明,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2]。手术作为临床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的首选手段之一,由于引起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房水流通出现紊乱所引起的,所以通过手术能帮助患者增加房水的流出量[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来讲,经手术治疗降低眼压水平后,术后容易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4]。因此,临床在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老年患者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鉴于此,本文主要将50例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探析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后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实验对象为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n=50),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单纯组(n=25)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男13例,女12例;年龄65~84 岁,平均(72.67±3.45)岁;病程1~5年,平均(2.86±0.34)年;晶状体核硬度:Ⅱ度有10例、Ⅲ度有15例。联合组(n=25)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男14例,女11例;年龄66~82 岁,平均(72.64±3.41)岁;病程1~4年,平均(2.82±0.36)年;晶状体核硬度:Ⅱ度有9例、Ⅲ度有1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对本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②均符合青光眼伴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5];③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均无本研究手术禁忌症。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合并葡萄膜炎、角膜炎等各种炎症性疾病者;⑤存在精神障碍、认知或是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术前给予患者的降眼压药物,使患者的眼压保持在21mmHg 左右,术前3 前应用滴眼液滴眼;对于眼压控制效果不理想者,术前30min 可给予患者甘露醇。

单纯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给予患者局麻,待麻醉起效后做结膜瓣,选取10~2 点方向以上的穹隆部作为基底;选取以12 点方向的巩膜缘作为基底,然后做以形状为梯形的巩膜瓣;②分离巩膜,一直分离到透明角膜区内1mm 处,然后在患者的巩膜瓣与结膜瓣下使用含有氟尿嘧啶棉片(时间为3min),并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进行冲洗;③在切除小梁组织与周围虹膜组织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操作,复位巩膜瓣,并进行缝合;④将少量的氯化钠溶液注入患者的前房,恢复患者的前房深度,然后再缝合结膜瓣,水密结膜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联合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操作如下:①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麻醉后进行角膜悬吊操作,选取角膜缘作为基底,然后做结膜瓣、巩膜瓣;在10 点方向的透明角膜隧道做一长度为3mm 的切口,并将透明质酸钠以3 点方向的注入前房;②用环状撕囊法,持续环形撕出晶状体前囊膜与水分离,然后经超声乳化将晶状体核块以及皮肤吸除,抛光后囊膜;③在患者的囊袋中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在患者的巩膜隧道内的近角膜缘处实施小梁切除术,切除周边虹膜,再对巩膜瓣、结膜瓣进行缝合,同时水密结膜与角膜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评估:①术后患者的眼压不超过21mmHg,且未使用降眼压药物,为治愈;②术后患者的眼压不超过21mmHg,但需要使用降眼压药物维持眼压水平,为有效;③术后患者眼压超过21mmHg,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或再次手术治疗,为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各项临床指标评估:主要通过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视力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个月的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视力,其指标越接近正常值表明手术效果越佳。前房深度正常参考值为:2.5~3.0mm;眼压正常参考值:10~21mmHg;视力:1.0~1.2[6]。

(3)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高眼压、低眼压、浅前房、角膜水肿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录入Excel 2010 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 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单纯组为76.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术前前房深度、眼压以及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联合组眼压明显小于单纯组,前房深度、视力明显高于单纯组;且术后3 个月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s)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0%、36.00%,联合组明显低于单纯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青光眼作为导致老年人致盲的常见不可逆三大因素之一,指的是患者机体内的眼压呈间断性或是持续性升高的状态,从而引起以乳头灌注不良并同时发生视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特征[8]。白内障作为一种在多种不同因素影响下所导致的一种眼科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以晶状体混浊为主[9]。以上两种眼科疾病均好发于老年群体,若是二者合并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使患者的眼部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病理改变,进而增大患者失明的风险,最终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0]。诱发青光眼伴白内障的原因比较多,例如:①患者的晶状体发生膨胀后,引起房角变窄、前房变浅;②巩膜前与背面贴紧,使生理性瞳孔阻滞增加,进而导致房角关闭的几率,引起眼压增高[1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的老年患者,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患者的眼压水平,避免因高眼压引起的继发性损伤,防止患者失明。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升,使得临床在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本研究中,联合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前房深度、眼压与视力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原因分析可能为:①小梁切除术作为临床以往常用的传统术式,它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眼压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解患者视力水平的作用;但是,该术式无法处理患者的白内障,所以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基本都需要进行二次白内障手术,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眼部造成医源性损伤,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为强烈的打击,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患者恢复[12];②超声乳化则是一种利用超声能量来将患者眼小梁中的胶原蛋白成分进行分解,通植入将比较薄的人工晶状体替代患者自身的晶状体,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房水引流阻力,降低患者的眼压水平[13]。若是将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用于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则可明显增强房水流出,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眼压,具有损伤小、效果显著、视力恢复速度快等优势[14]。同时,二者联合应用还能达到同治青光眼与白内障的效果,避免患者因二次手术带来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痛苦,能更快、更佳地改善患者病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5]。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伴白内障老年患者,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患者的眼压水平,还能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有助于促使术后患者加快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巩膜小梁乳化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微切口及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补 缺
补缺
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