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控释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2021-12-29谷传申王昊男卜建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穗长粒数养分

谷传申 杨 飞 王昊男 卜建华 王 昊

(1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银川 750021;2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银川 750021;3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有限公司,银川 750021)

缓控释肥可以满足种肥同播的需要,十分适合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生产,被认为是21世纪肥料产业的发展方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缓控释肥可分为缓释肥和控释肥[1],其中,控释肥是指通过采用包膜、包裹、添加抑制剂等方法,使肥料分解速度缓慢、养分释放时间延长的一种新型肥料,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改善农作物品质等优点,在农作物生产上应用,可达到省工、节本、增收的目的[2]。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是随之发展起来的一项施肥技术,即在农作物播种前后,将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可大大降低常规肥料多次施用的人工成本。为研究不同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施用效果,笔者于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选择当地市场上常见的3种水稻控释肥作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进行了不同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宁粳57”,采用直播栽培方式,4月10日进行机械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25.0 kg。

供试肥料为荣和“大三元”控释肥(N-P2O5-K2O=32-13-6,宁夏荣和绿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茂施“稻坚强”控释肥(N-P2O5-K2O=28-15-8,山东茂施肥业有限公司)、荣和“稻刚强”控释肥(NP2O5-K2O=29-14-7,宁夏荣和绿色科技有限公司)、尿素(含N 46%)、磷酸二铵(N-P2O5-K2O=18-46-0)、复合肥(N-P2O5-K2O=15-15-15)。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有限公司一站五队九号地下段45条东第二块田进行,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壤肥力较低,表现为有机质含量16.88 g/kg、全氮含量0.70 g/kg、碱解氮含量46.1 mg/kg、有效磷含量11.16 mg/kg、速效钾含量62 mg/kg、全盐含量1.71 g/kg、pH 8.06。

1.3 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1)施用荣和“大三元”控释肥,(2)施用山东茂施“稻坚强”控释肥,(3)施用荣和“稻刚强”控释肥,(4)常规施肥(CK)。各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每处理面积为915 m2。

试验于4月1日施基肥。处理(1)、处理(2)、处理(3)每667 m2控释肥施用量均为60 kg,且均为一次性基施;常规施肥处理(CK)全生育期每667 m2施肥量为 N 12.8 kg、P2O55.2 kg、K2O 2.4 kg,其中,5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均为基施,剩余的氮肥分别在分蘖期(35%的氮肥)和孕穗期(15%的氮肥)施入。各处理其他田间管理及栽培措施按水稻常规栽培技术进行。水稻于9月25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3个控释肥处理的水稻株高相差不大,在97.1~97.9 cm之间;CK的植株最高,株高为102.7 cm。3个控释肥处理的水稻穗长差异也较小,在16.1~16.5 cm之间,其中,CK的穗长最短,为15.9 cm。

表1 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表现为处理(3)>处理(2)=处理(1)>CK,其中,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每667 m2有效穗数分别较CK增加0.3万、0.3万、0.4万穗,说明3个控释肥处理在水稻肥料运筹和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方面,较CK更加合理,表明施用控释肥可满足水稻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营养需求,特别是可满足水稻分蘖期对养分的营养需求(分蘖期的养分需求决定有效穗数)。

表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每穗粒数是由幼穗分化形成的颖花数和颖花的成育率、结实率共同决定的。由表2可知,各处理的水稻每穗粒数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2)>CK,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每穗粒数分别较CK增加2.8、2.5、3.0粒。

各处理的水稻千粒重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2)>CK,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千粒重分别较 CK 增加 0.6、0.4、0.7 g。

各处理的水稻产量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2)>CK,与每穗粒数、千粒重的表现规律一致,其中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每667 m2产量分别比CK增加29.1、21.8、31.7 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宁夏银川当地水稻生产中施用这3种控释肥,均能满足水稻各生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对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极好的提高作用;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控释肥的节本、增产效果较好。

研究表明,缓(控)释肥料的主要优势是能够简化施肥过程,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经济性状指标,保持水稻产量稳定甚至增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3-5]。但是,目前也存在着缓(控)释肥料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例如,在本试验过程中,低温时期控释肥的肥效发挥稍慢于常规肥料[这也是制约缓(控)释肥料大面积推广的困难之一]。因此,要大面积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还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穗长粒数养分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环境因素对青藏高原栽培大麦穗粒数空间分布的影响
利用Ln位点进行分子设计提高大豆单荚粒数
粳稻盐粳188 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养分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