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中益似梦来
2021-12-29张柏华
文/张柏华
特约摄影:陈保华
一个僻远乡村,令人魂牵梦绕。为了一睹芳容,去年国庆节,从县城驱车40公里,我再次走进了中益乡。
中益乡位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是典型的盆周山地。多年来,由于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落后,成了“深度贫困乡”,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土家人,日夜渴望致富奔小康。
我初次去那里,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也是国庆节那几天,是去送别一位友人驾鹤西去的母亲。友人的家住在中益乡盐井村的大山半腰上。
我们从县城出发,要经过大沙村、桥头镇、中益乡,再才到盐井村。从大沙到桥头,虽然沿途都是硬化了的水泥路,但蜿蜒盘旋,路窄弯急,叫人一路眩晕。桥头镇是一个移民的新场镇,建在山坡上,一坎一坎的,楼房林立,崭新立体。
从桥头镇到中益乡一路山沟,已不是硬化了的水泥路了,而是坑洼泥泞的碎石路。我们行至“大寨坎”时,左面高约百米的悬崖,光秃秃的沙石壁如刀削一般,从山顶直插公路,令人望而生畏。由于下着小雨,石壁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到公路上,路面到处是积水,泥浆飞溅四射。
转了两三个弯,行至“汪二岩”时,更是险象环生。因为塌方,公路剩下不到原来一半的宽度,车子怎么也过不去。我们只好下车,掀、搬拦路的石头和堆积的泥垛,个个都脏成了泥人似的。我们踩着积水、踏着泥泞指挥着,司机提心吊胆谨慎地驾驶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外面的龙河。当我们刚刚小心翼翼地过了塌方的路段,又是轰隆隆的泥石滚落声,泥石砸在了公路中间,溅起高高的泥水花。想起那场景,我现在都还心有余悸。好险!好险啊!
终于平安地来到了中益乡场镇,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是场镇,其实就是个一二十户人家集中居住的地方,多了政府、学校、医院这些单位而已。窄窄的街道,冷冷清清的,要不了眨眼的功夫就从街的这头过了那头。
我们来到了盐井村,把车停在村委会外面的坝子里。河水淙淙,泛着微波,两岸的山林葱绿青翠,层层交错,透彻欲滴,刚才紧绷的心弦顿时轻松了许多。但当我们走在坡陡路滑的小径上、望着半山腰银杏树下的吊脚楼时,真的有些望而却步了。好在我们事先知道要步行一段山路,就都穿了胶鞋,即使这样,行走在泥泞里,也常常不能“自拔”。意志最终战胜畏惧,我们找来木棍当拐杖,时而抓握树枝杂草,时而你手拉着我手,坚定信念,一路登攀,一直向上。
2017年,深度贫困乡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中益乡便成了交通扶贫的主战场,有关部门因地制宜,规划实施了对外、对内的交通扶贫项目。如今,中益乡7个村34个村民小组,实现了组组互通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去盐井村的友人家也可以驾车直达了,从公路到他家坝子的一两百米小路,也是一米多宽的水泥人行便道。一条条道路的通达,中益乡走出了山旮旯,走向了八街九陌的大世界。
去年国庆节我再去中益乡时,仍然走的是那些地那条路。不同的是从县城到中益的公路全都是清一色的柏油路了,或穿行于山涧,或横跨于龙河,或躺卧于平坝,到处的路面都变宽了、变直了,也增设了防护栏,泥泞的碎石路成了“四好农村路”,来往的各色车辆井然有序,两旁的行道树亭亭玉立。
我徜徉在中益的清新空气、旖旎山水中,漫步在沥青铺就的“新”场镇上,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统一规划,统一风貌,三五层楼不等,五彩的琉璃瓦、黄色或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中交相辉映,映射着中益人欢乐幸福的生活。今天的场镇已不再那么冷清了,屋檐下、地坝边、门面前,到处是车辆、人流,本地的,外来的,他们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喜悦;今天的场镇已不再是一二十户人家了,整个场镇比以前大了五六倍,街道两边的行道树整齐排列,垃圾桶、垃圾箱规划放置,到处干净整洁,让人赏心悦目。
华溪村是中益乡场镇所在地行政村。我出了街口,顺着华溪村的方向往上走,不见了几年前那条“晴天尘土飞,雨天泥泞裹”的又窄又弯还陡的机耕道,而是一条宽阔洁净的柏油路延伸着,一直通向青葱翠绿的大山深处;一条小溪缓缓流出,溪水清澈明亮,小溪岸边是村民的土家吊脚楼、土家民宿。我沿着柏油路边绿色的人行道,一路欣赏,一路憧憬,眼里是如画的山川,心里是律动的幸福。
一段上坡路后的平地处,这里突然宽了好多。右面有一个不大的停车场,旁边的长椅凉亭可供游览参观者休息;左面有一块巨石,上面錾着“使命”两个红红的大字,巨石下有十几级青石板砌成的石阶,可供团队游览时合影留念。我禁不住和“使命”石拍照。
再往前走几十米的公路外面,也有一块巨石,上面錾着“初心”两个红红的大字,与“使命”石上下呼应。游览参观的人都会在此竖起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与“初心”石合影。“初心”石的周围,就是百余亩的黄精、木瓜示范基地,远一点的是脆桃、脆李等各种水果园,以及吴茱萸、赤芍等中药材种植基地,这些和四周葳蕤的草木,为中蜂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蜜源。
在“初心”石右前方百余米处,有几间三层楼的砖瓦房,外墙披着泥黄色的外衣,那是老共产党员马培清的家。我刚到地坝,老人家就搬来板凳喊我坐,兴奋地描绘起华溪村这几年的变化:政府大量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交通出行和人居环境;确立集体经济项目,率先在全县成立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全村土地进行整体流转,村民成了股份农民和职业农民。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益乡华溪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访农户、看扶贫、话产业,重点解决困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书记的到来,坚定了土家儿女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是啊!如今的华溪村条件好了,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秀美风光,全国各地的人都慕名前来参观游览,村民不仅有了股份分红的固定收入,还端起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吃、穿不用愁了,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了。
“要想富,先修路”。中益乡以路发力,找短板添措施,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筑起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一条条道路,便利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农产品流通,山货运出去了,城货走进来了。贯通的是路,连接的是富。中益乡曾经以穷而闻名的历史得到了彻底改写,土家人正沿着泥泞小路踏成的康庄大道一路向前。
中益乡,你是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镶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你是一只展翅的金凤凰,飞出土家,飞向神州,抖擞中国的盛世力量,讴歌脱贫攻坚的传奇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