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

2021-12-28黄蓉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鸿门宴中职语文融合

黄蓉

摘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创新升级与教育应用,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本文以中职语文课文《鸿门宴》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方式,包括歌曲初创情境、微课简介历史背景、启智游戏领航基础知识、幻灯片细解内容、影视视频巩固、短视频加持角色扮演等,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  《鸿门宴》  信息技术  融合

《鸿门宴》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纂写的史传文,记录了项羽、刘邦于秦咸阳郊外鸿门举办宴会的情况。全文情节跌宕起伏,各色人物形象生动,言语表述精炼周密,整体情境有利于学生深入想象。然而,由于《鸿门宴》采用文言文书写,内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学生在初步接触文本时难免会不知所措。在教学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方便学生更高效地把握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优势

1.优化课堂结构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还有利于创新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认知、理解语文作品,开阔语文视野,成为一个爱好学习语文的人。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课件、静态图片、动态化视频、短小精悍的微课等,将抽象、枯燥的语言文字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数字化信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促使学生多维度学习和掌握课文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鼓励学生操作现代化信息技术解析语文课文,在实践中一步步掌握文本的要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2.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主要依照语文教材、参考书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按标准答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导致学生认为语文甚是无趣,不愿配合教师的教学。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大大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实践

1.歌曲初创情境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活泼好动,不喜枯燥乏味的文言解说。若语文教师一上课便要求学生翻开课文,按传统三步骤(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与主旨)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无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相反,若语文教师能采用信息化技术营造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经典曲目《霸王别姬》,并于屏幕上显示歌词。歌曲播放完毕,教师顺势向学生提问:“歌曲中的‘我’‘你’分别是谁?”待学生回答后,由教师进一步讲过“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等故事,让学生由歌曲到故事,产生探究项羽失败原因的欲望。

2.微课简介历史背景

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前,中职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考虑到中职生的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教师如果向学生详细讲述《鸿门宴》作者司马迁的人生历程、经典作品、名言名句,介绍《鸿门宴》的由来等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应用短小精悍的微课进行教学。

所谓微课,即依托信息化技术,将静态文字内容转变为可听化语言、可视化动画,为时8至10分钟的短视频。关于微课内容布局,教师可以从三部分着手:以思维导图形式,向学生逐一罗列司马迁的人生,包括受腐刑、著《史记》等,随后再以动画形式,简要地展示公元前209年项羽、刘邦起义的背景,使学生充分了解整个历史过程,为接下来学习《鸿门宴》具体内容奠定基础。

3.启智游戏领航基础知识

在与中职生沟通交流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注音释义”这一环节,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为这类基础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习得,不必占用课堂时间;二是学生觉得此环节内容的学习最枯燥,甚至会令他们产生反感的情绪。然而,从语文学习现状来看,中职生在课后基本不做“注音释义”的预习和复习,以至于在日常测评中频频出错。因此,在创新“注音释义”的教学方法时,笔者尝试引入多媒体图片,用图片展示每个字词的意思,并标注它们具体的读音,使学生通过看图识字能够掌握字词的具体含义。待学生基本理解后,教师利用信息软件程序,以“掉星星”的方式随机掉落《鸿门宴》的生字词,比如“飨”“戮”“玦”“眦”等,反复检查学生熟悉生字词的程度。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再进一步出示字、音、意的联系,要求学生操作鼠标连接屏幕上打乱的字、音、意。

4.幻灯片细解内容

学生理解并掌握字词含义后,教师可以播放文本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粗读课文,并根据注释把握内容,对内容形成基本了解。随后,教师可以出示幻灯片课件,逐一梳理文脉,指出重点实词,划出通假字,并就此归纳它们的规律,确保学生再细读原文时能活用实词,翻译出特殊句式的意思,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考虑到文言文中的实词活用、特殊句式、语气助词等基本有一致的用法,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多展示学生以往学过的语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刻认知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的使用规律,以便学生在后续学习其他古文时能快速把握。

如在教学“沛公欲王关中”的“王”(称王)时,教师可以将“王”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进行对比,指出“王”名词作动词用时,意思均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从而使学生在之后遇到 “王”字时能根据它的动词、名词的属性来把握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古文阅读素养。在学生了解《鸿门宴》中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并掌握文言句式及其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梳理文本内容,让学生深度把握《鸿门宴》涉及的故事。

5.影视视频巩固

学生基本掌握《鸿门宴》的历史故事后,语文教师要趁热打铁,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鸿门宴》这一段落的经典影视视频,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视频上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周边场景布置,全面感知故事蕴藏的文化、人物的个性特点、谈话技巧。此时,语文教师可同步引入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5至6人的小组,共同观察和讨论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分析每个人物的形象,使学生领略每个人物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学生之后相关古文、成语故事的学习奠定基础。实践证明,相比以往单刀直入式的语言讲解,“影视视频+小组讨论”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鸿门宴》的学习,直接或间接地深化对文本内容的印象。

6.短视频加持角色扮演

中职生头脑灵活,喜于应用各种新奇的信息化工具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中职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喜好出发,引导学生将语文素材转变为自我个性、自我能力表现素材,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热情。

如《鸿门宴》是一篇具有人物多、对话多、场景多等特点的史传文,非常适合进行角色扮演。因此,在通篇课文学完后,教师可以布置创新性的角色扮演作业,要求学生自由合作组建小组,分人物扮演《鸿门宴》,并用短视频记录每个环节的角色扮演花絮,以及整个故事角色表演的成果,形成自己的视频作品。笔者认为,中职生对角色扮演极为感兴趣,也乐于反复阅读艰涩的古文,会自觉主动地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每个人物的形象。角色扮演不仅有利于挖掘和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组织合作和协调能力,还有利于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相互融合,是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中职语文教师亟须掌握的必备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了解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信息技术,思考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切实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林慧.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探讨——以信息化教学设计《鸿门宴》为例[J].职业技术,2019(12).

[2]江海燕.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探索[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0(2).

[3]毛晓莲.浅析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10).

[4]曾卫和.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作者單位: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鸿门宴中职语文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融椅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