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品牌校长,高品质打造“绿教育”品牌学校

2021-12-28罗月秀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4期
关键词:品牌文化

罗月秀

【摘要】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等发展理念共同构成五大发展理念。近年来,东莞在环境保护建设方面取得许多好成绩,从制造名城到国家级森林城市,“绿色东莞”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标签。2017年,我镇提出建设“现代生态新城,打造海绵城市”。镇委书记表示,谢岗将践行城市绿色发展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我校自2008年开始就围绕绿色办学理念进行办学,形成校园绿环境与人绿色发展合二为一的独特的校园文化。“绿”成为我们学校最亮丽的特色,在笔者推动下“绿教育”破壳而生。

【关键词】绿教育;品牌文化;品牌校长

陶行知先生说:“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评价它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其形象的好坏不仅属于校长自己,而且与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每一个校长都要不断学习,内提素质,外塑形象,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品牌校长。有了品牌校长方可引领一所学校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能为学校创造发展机遇。学校品牌形象好,容易获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师生的认同,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需要精心策划和苦心经营,需要悉心维护和不断创新。

2018年我从一乡村小学校长调任镇龙头学校校长,经仔细调研,又与社会贤达、全体教师、家长共同研讨,决定把学校建成一所“绿教育”品牌学校,走品质教育之路,把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为学校发展理念。

一、抓住学校特色,提出“绿教育”理念

学校自2008年开始就围绕绿色办学理念进行办学,形成校园绿环境与人绿色发展合二为一的独特的校园文化。“绿”成为我们学校最亮丽的特色,在我的推动下“绿教育”破壳而生。

办学理念:用绿韵浸润学子之心,让生命在绿韵中升华

办学目标:绿泽心灵,育高尚人,创长青校

教师成长目标:灵动和谐、潜心育人、勇于创造的绿使者

学生发展目标:健康向上、善学会用、富有潜力的绿精灵

校训:做最好的自己,成就美好人生

校风:心拥快乐,智赢未来

教风:德艺双馨,正己树人

学风:身心和谐,智勇双全

具体而言,“绿教育”有六大方面的内涵主张。

(一)遵循成长规律

“绿教育”理念要求尊重生命,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应回归生命本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实现学生的差异个性成长,而不能像不称职的园丁那样扼杀个性的修剪,也不能像心急的农夫那样拔苗助长,更不能工厂式批量生产。

(二)讲求固本培元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基稳固,方能枝繁叶茂,花艳果盛。小学阶段是为人一生奠基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好人格根基的关键时期。“绿教育”主张通过经典诵读等路径,修养人之品德,涵养人之格局,培养人之良习,开启人之智慧,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人生底色。

(三)重视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一个身心健康的人,热爱运动,体魄强健;性情开朗,自信乐观,充满阳光活力;意志力坚强,不轻易放弃;有积极的追求、宽阔的胸怀,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绿教育”正是重视学生的健康,主张培养身心和谐的孩子。

(四)强调生机活泼

“绿教育”强调要把每个学生看成独特的个体,让生命最好的禀赋能够展示和发展。人生而有好奇之心、浪漫之情,这是生命成长的原始驱动力。学校呵护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对人、对事、对物的好奇、热情、欣赏和探究,让学生发展个性,激扬学生的生命活力。

(五)注重和谐共生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绿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人与他人的互助共享;强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融合,构建绿色发展概念下的学校价值体系,营建一个家、校、社联动,共生共荣、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学校教育生态。

(六)致力持续发展

“绿教育”强调要着眼长远,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拓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要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发掘潜能潜力,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

二、抓住品牌内涵,塑造品牌文化

绿色是健康、环保、向上、和谐、持续发展的代名词。“绿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思维,养成绿色出行、环保生活的习惯;“绿教育”是注重引导教师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热情向上、不断发展的職业精神,组建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教育团队;“绿教育”是构建高效家校沟通绿色通道,引领家长科学参与教育,家校合力共创健康教育环境;最终形成健康和谐、人人向上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抓住这个品牌内涵,逐步来打造我们的品牌文化。

(一)营优美绿环境

1.绿色校园

大力进行绿化改造,校园处处植树种花,可谓见缝插绿,见土栽花。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今校园已是一年四季绿树如茵,春夏秋冬百花常开。漫步园内,有如漫步于花海之内;行走其中,有如行走于林荫道中。时有暗香扑鼻来,更多鸟语唱花开。师生在此之中,一边工作学习,一边享受这满眼的翠绿,四时的鲜艳。绿——成为我们校园的主打色,成了我们的最爱。

2.绿韵长廊

设立绿韵正德廊,向学生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得以传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设立绿韵树人廊,向全校师生展示教师先进事迹和教育成果,宣传优秀教师教育理念,宣传学校的各种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体现教师德艺双馨风采,激发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热情,争当德才兼备、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和乐于奉献的新时代教师。

设立绿韵技艺廊,有书吧、翰墨苑。书吧主要供学生在课余时间看书;翰墨苑供全校学生练习毛笔字,教师展示粉笔字。同时在这里开展书法和象棋兴趣小组活动,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展板活动,展示全校师生的各种文学和艺术作品。

设立绿韵励志栏,向学生宣传各种励志故事,大力弘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励志成才的精神。班主任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绿韵励志栏,开展学习英雄典型事迹和谈心得体会活动,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关心祖国发展、心系祖国和报效祖国的情怀。

(二)定温润绿制度

树木常绿,植于厚土;花草常开,受恩于雨露。通过构筑“绿教育”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领导组织体系。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把制度与情感结合起来,把管理与关怀统一起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充满人情味的管理规章制度,让全体师生从制度中感受到的不是强制的约束、刻板的管理,而是一种如春绿的湿润,浸润人心。

1.完善管理制度

围绕绿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汇编成《绿团队之约——中心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对我校的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制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2.优化管理程序

以“绿教育”为指导,组建行政服务中心、教师成长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学科建设中心、家校合作中心,实现管理的扁平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搭建家校绿通道

家校合力,同促学生发展,共建学校绿教育,是我们的追求之一。为了让家校沟通更为顺畅,让家长更多、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情况,我们从多方位开辟了家校沟通的渠道——绿色通道。对原有的家委会进行改进提升,成立“绿护幼苗家委会办公室”,完善家委会组织机构,建设三级家委会,设立正副会长、宣传队长、组织队长等职务。健全管理机制,制定“绿马甲家长志愿者护卫队”轮值制度、家长陪餐制度、家长督学制度、家长学习考勤制度等。让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宝贵意见,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我们对家长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现有省级课题《小学家长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探究,编撰出版家长家庭教育的校本教材《重塑孩子的成长课——一本写给家长的育儿书》,培育本校的家长学校教师,开设家长知行学堂,通过校长课堂、专长指导等方式让家长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合一。

(四)构建特色绿课程

围绕“用绿韵浸润学子之心,让生命在绿韵中升华”的办学理念,开发了“四维课程”——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家长课程、后勤课程。

1.学生课程

以“绿教育”为核心,多方位开发学生课程,致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和关键能力。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拓展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究课程。(如下图)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拓展课程——校本课程

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发了《课外阅读,寻找绿魂》《绿动绳操,健康人生》《一人一艺,奏响绿韵》《绿护平安》四个校本个课程。从人文素养、艺术熏陶、健康体魄、绿意人生四个方面增加“绿色环保课程体系”和“生命课程体系”,形成学校高品位发展的品牌校本课程,如生命课程体系中的《认知自己,成就生命》、绿色环保课程体系中的《节能环保,绿色生活》。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究课程——个性课程

个性课程是依据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从学生的需求入手,构建包括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拓展类七大类40个个性课程,力求提升学生各方面素养。

2.家长课程

“绿教育”促进学生家庭的发展,促进学生家长的进步,让家长能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教育,让每个家庭和谐幸福,让家校畅通共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校以“绿教育”为总课题,进行“小学家长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已经纳入广东省强师课题研究。还开发家长学校校本课程——《重塑孩子的成长课——一本写给家长的育儿书》。

3.教师课程

“绿教育”要求师生终生学习,持续发展,我们从需求出发,以终身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并开发了适应我校教师的两方面课程。

(1)注重“生命体验”的教育课程

生命体验教育课程直面教师教学之中的主体——学生。一方面,让教师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生活世界、生长世界, 思考教育的深层意义, 从而形成高水平的教育专业热忱;另一方面, 学生核心素养强调“健康生活”。 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生命, 珍惜自我存在, 灵活应对生命变化的能力。生命教育课程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生长教育、儿童生命教育案例分析和儿童心理健康调适等课程。生命教育类课程让教师深度体验小学生的心灵世界, 发现教师职业的特殊价值, 实现教师的专业精神成长。

(2)关注“职业成长”的双师课程

双师型教师是时代对教师的呼唤,双师型课程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之时,设立兴趣实践课程, 让教师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做到乐有所长。课程以专业选修的形式开设, 以工作室的形式指导实践活动, 开设儿童歌舞创编工作室、传统剪纸工作室、现代摄影技术工作室等课程。

4.后勤课程

为了提升后勤人员的素质,促进后勤人员的持续发展,我们围绕“绿教育”理念,把后勤人员培养也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开发了“后勤课程”,培养我们的“慧勤员工”。

后勤课程如图。

优美的环境,完善的制度,人性的管理,和谐的团队,独具特色的“四维课程”这五个方面彰显了我们“绿教育”的特点,诠释了我们“绿教育”的内涵,推动我校向品牌学校迈进,实现品质教育的追求。

参考资料:

[1]许贤苏,肖坚.提升校长领导能力 助力学校品牌创建——广东省“许贤苏名校长工作室”三年行动纪实[J].教育家,2020(29):58-59.

[2]彭贤智.构建特色文化品牌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9,57(10):36.

猜你喜欢

品牌文化
关于茶叶名优品牌建设的思考
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探索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塑造医院崭新形象
关于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探讨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增加企业竞争力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北京老字号企业的使命
基于品牌文化的江西老字号创新发展研究
绎美风尚企业文化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刍议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