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28林爱珠林妙丽
林爱珠 林妙丽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改变了他们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滥用教学方法,或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满堂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学生得不到发展。为了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本文对“智慧语文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进行实践探讨,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体验;板块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学生要想将自己所思考的东西更形象地表达出来,离不开语文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了解不能够深入,这势必成为阻碍新课程深入实施的“瓶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林爱珠教师结合她本人的研究成果,在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与实践》一书中,结合前人相关理论与多年教学教研实践实证研究,从统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出发,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模式——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为解决城乡接合区一线课堂教学的“少慢费差”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相关论文成果在中国知网被引用和下载达2600多人次,相关辐射引领作用已经在论著中具体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一、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的核心概念
智慧課堂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是指依据智慧课堂教学理念和宗旨,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科学整合教学资源板块,融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获得真知,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充满智慧的大写的人的教学方法。
情境,是指“情”和“境”的组合,但情境不只是情境的重现,更是包括情感的复合。从“体验”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它是指自身的一种亲身经历,是与经验所不同的一种形式,它不仅注重行动的过程,同时还注重行动者心理所产生的感受,而且更注重在经验基础之上达到主体和客体相互之间的结合,从而构建起一个有机的关系结构。板块教学是指将所要讲授的知识根据内在关系分成不同的模块,且各板块相互之间都有联系,从而进行模块化教学。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依照学生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各方面因素,将知识按逻辑分成不同的板块,再根据板块的内容,利用相关的手段及设备进行情境再现,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亲身实践过程当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进而让学生从实践中产生共鸣,获得自身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实践体验与教学内容的习得达到最佳效果。
二、 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
(一)准确解读教材,合理安排板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中看出,教材解读应作为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恰当地解读教材才能抓住重点,确定目标,才能顺利开展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板块,首先就得从教材入手。笔者在教学复韵母《ai ei ui》这一课时,结合情镜体验板块教学方法,认真分析了教材内容。从整体看,部编版低年级的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一年级的拼音的学习与识字相辅相成,同时降低了拼音的拼读和书写要求。在设计板块时,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把拼音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安排了“以图助学,读准音”作为重点板块。课文的插图是语言文字的具象,让学生看图交流,由熟悉的语言带出复韵母的学习,从教材出发,以学生的体验、参与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复韵母的书写板块和拼读板块作为次要板块出现,让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掌握拼音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二)精心创设情境,优化板块体验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学生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是离不开与生活的联系,语文学科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对于生活体验的文字表达形式,又利用语文的学习反馈于生活,因此,语文的教学要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根据情景体验设计板块方法,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当中应该考虑怎么样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什么形式让学生觉得这不是课本冷冰冰的拼音字母而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
拼音是一种比较抽象难理解的符号,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比较的枯燥,学生也难以理解。笔者在汉语拼音课《ai ei ui》的教学过程中,将“声母”和“韵母”分成两大阵营进行拔河比赛,将阵营中的每一个拼音字母比作“拔河运动员”,有目的地创设了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结合这个场景展开这节课的教学,贴近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又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当中掌握知识。
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的进行是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可以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具有很强的转化性,它可以将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通过图表、视频、媒体等方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继续以汉语拼音课《ai ei ui》为例,在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将课堂背景转换为“比赛场景”,把声母和韵母形象化,变成一个一个“运动员”来出场,这样的话,学生能快速进入情境,学习兴致就更高了。在最后一个体验板块,笔者通过多媒体设计了“去做客”“摘蘑菇”两个游戏来学习音节,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
(三)科学体验“动静”,落实板块目标
传统教学中以静为主,通过教师不断地讲和学生不停地读、记来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效率低下的。有别于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封闭的课堂模式,情景体验式板块教学是多元、开放、包容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科学灵活运用导学方法,动静结合,弹性引领学生完成板块体验,落实板块目标。板块之间“动静结合”,教学内容中的动态板块和静态板块交错安排,让语文课堂更加地丰富灵动。教师“动静结合”,或观察、倾听,或演示、参与,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导学,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学生“动静结合”,在教师引领下燃起学习欲望,在情境体验中自主思考、静心体会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继续以汉语拼音课《ai ei ui》为例,笔者设计了六个板块,其中“动”的有板块三“互动交流,学标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表达对复韵母标调的看法,板块五“巩固突破,拼音节”,积极参与到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拼读音节;“静”的有板块一“创设情境,定目标”,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明确了“寻找复韵母”的目标,板块四“掌握技能,规范写”,学生学会读之后,教师创设“邀请复韵母去做客”的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情景氛围中写复韵母。動静的结合,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落实板块目标。
三、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的显著成效
在拼音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方法的内涵和运用原则,充分发挥学生深入学习拼音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落实核心素养。
(一)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常常发现拼音教学是十分繁杂、内容意象比较抽象的,而很多教师想要做到面面俱到,从头讲到尾,课堂无疑也是杂乱无序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是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采用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将所要讲述的内容科学分成几个相关联的板块,删去不必要的内容,归纳总结出核心的目标,再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将各板块通过情境体验的方式进行再现,这样会让学生在有逻辑有条理,且生动有趣的过程当中学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用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拼音的把握,提高了借助拼音识字与阅读的能力,进而更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唤醒了情感体验,落实了核心素养
情境体验式板块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化,然后再利用情境体验式的方式将模块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从而引发学生感情的共鸣与思考。这种方式是以学生的情感构造和精神构造所设立的,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唤醒学生情感的思考,达到对于语文的理解和感悟。情感是作为一个生命所具有独特的形式,语文的教学是离不开情感烘托的,因此情境板块式教学就是建立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自我情感认知和表述的过程当中,学会并且掌握知识,最终将知识转为自己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获得真知,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充满智慧的人才。
[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19ZJZD0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爱珠.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型的建构与实践[M].吉林人民出版社,2020.7.
[2]林爱珠.依托统编教材,构建口语交际“体验式板块教学”模型[J].语文教学通讯,2020(4).
[3]陈国进.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 2019(3):88.
[4]许美玲.关于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9(1):67.
[5]张静.在体验中研究,在研究中收获——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研究性课堂中的运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6]林建华.身临其境真情流动——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阅读与鉴赏旬刊,2011(4):59,33.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