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2021-12-28伍岳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无论是民宿还是农庄,人们对于休闲、慢调生活都有了新的追求。尤其是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地旅游业逐步恢复,而乡村旅游带来的诗意,正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所追捧。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文旅发展之路。
赤土畲族乡作为江西省最大、赣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省级生态乡”,是江西省一张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文化名片,拥有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省级三星级农家旅馆,形成了2条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2021年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赤土畲族乡还是开国将军巫金锋、革命烈士巫山的故乡,红军长征、陈毅游击经过的地方,民族特色、生态资源、红色文化、旅游配套优势明显。
大广高速复线在赤土畲族乡设立出口,这是赤土迎来的新机遇。赤土畲族乡主动对接主城区、融入大湾区,围绕赣州主城区1小时旅游圈、大湾区3小时旅游圈,牢牢把握大广高速复线在赤土畲族乡瓦岭村设立的出口,打造赤土“南康新门户”,从这个“新窗口”“新平台”走出去、引进来,规划打造“临高速经济圈”,大力发展民族文旅与民族食品互联互促、融合发展的农文旅特色产业。
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三月三”,是畲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赤土畲族乡已成功举办五届文化艺术节,每年都会吸引上万畲族同胞、省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畲族风情。除了独具特色的节目表演,畲家的长桌宴也名声在外,在赤土畲族乡花园村地前畲寨,长廊里摆起长桌,摆出米冻、糍粑、益母草、艾米果、蕉叶米果、乌米饭、芋包子、花生巴、炸薯包......一系列美食成为游客舌尖上抹不去的记忆。
赤土畲族乡通过特色村寨吸引客流,利用电商打通文旅和食品的联结,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赋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良好生态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引擎,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在农产品深加工、农副产品销售、品牌运营方面,着力引进和扶持相应企业,打造绿色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赤土畲族乡还举办了“首届年货节”,花果园小菜、冠农甜柚、小岭脐橙、“十里米冻”“畲乡醇”酒、杏花酸枣糕等一批农产品、名小吃通过线上走向全国。
品尝过美食,在赛歌台听一听畲家情歌对唱,过风雨桥赏一赏山间的竹影,驻足惠风亭看水库泛起的波光,孩子们嬉戏,游客们打卡,一山一水之间,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让人们暂时忘记城市的喧嚣。
血脉里的红色基因
以赤土畲族乡杏花村为代表的红,是注定要被装进永久记忆里的革命红,红色的血脉一直在传承,以“红军长征步道”为主轴,将“巫金锋将军革命事迹陈列馆”“赤土暴动陈列馆”“综合实践基地”等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路线。
“按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对长征步道线路的保护和开发,以中央红军路线路径为脉络,有机串联城镇、田园、山林、河湖水域和村落,畲族乡规划打造瓦岭村、花园村、富田村、河坝村域内,全长17.47公里长征文化路线,该路线集红色教育、户外运动、生态科普、乡村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乡宣传委员易兼表示。
1930年,在巫山、曾英万等人的领导下举行赤土暴动,随后,在王东生、张达州等人的领导下,也举行了暴动,并打掉了人神共愤的黄老三、黄盛柄、张际英等土豪。成立了乡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让红色成为了杏花村的底色。在翠色掩映中,一栋维修后的老屋,座落于杏花村竹高陂组,这就是巫金锋将军故居,伫立于此,仿佛还能听见一声战马长嘶。這里,是将军的出生地,是英雄成长的摇篮。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爬雪山、过草地,驰骋疆场,身经百战,巫金锋将军把他的名字同中国革命史联结在了一起,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树立在岁月长河中,猎猎作响。
山岭间的民宿经济
此处,赤土畲族乡充分发挥小岭村海拔高风景好,脐橙品质好等特点,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和民宿经济,努力实现让村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家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
小岭村距离圩镇14公里,群山环绕,虽然地处偏远山区,群众生活水平却并不低,当地群众依靠脐橙产业、民宿等旅游服务产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直接带动群众户均增收7万元以上,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更高了。“赣南脐橙的名气大,很多人慕名前来,也不怕路远,今年价格在3块多,每亩可增收5500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明说道。
“多亏了政府的扶持政策,我家办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赚钱,不耽误照顾孩子,日子越过越美了。”“以前,大家都跑出去打工,如今,很多人都回来村里就业创业。”“利用自家的房子改民宿,我们村田园风光优美,满山脐橙,满足了游客对乡愁的释放。”这是很多村民的心声。
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以来,乡党委、政府抢抓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高标准科学编制休闲农业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规划,在做强现有景点、连成精品线路、形成全域旅游上做文章,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赤土畲族乡山多田少,有着“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当地充分利用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的绿色资源,把田园、山水、村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规划、建设和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未来的乡村,应该是既保留有原始村落精神文明,又兼具现代文明的新乡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凭借少数民族项目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畲乡联接外界的快速道,乡村文旅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当小桥流水的诗意从这里静静淌过,当雨后春笋的产业从这里拔地而起,当畲风民俗的乡韵从这里飘向远方,在广袤的农村,在美丽的畲乡,在举族欢庆的“三月三”,畲族人民跳起竹竿舞,唱起山歌,端起酒酿,摆起长桌宴,穿起盛装,迎接远方到来的客人。
作者简介:伍岳,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