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2021-12-28齐品谷照亮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建党百年

齐品 谷照亮

摘 要: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不仅创造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中国奇迹,还独创了一条中国特色优势显著的减贫道路,在党百年贫困治理实践中升华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交出了一份中国答卷。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1921-1949年的初期探索时期、1949-1978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8-2012年的深化拓展时期和2012年以后的创新完善时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反贫困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启示着未来党的反贫困事业,要重视“理论引领”、关注“精神脱贫”、破解“返贫问题”,不断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推动我国贫困治理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建党百年;贫困治理;百年历程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3-00030-06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全人类也一直为消灭剥削、消除贫困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不断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党的百年反贫困历程,不仅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独创了一条中国特色优势显著的减贫道路,在实践中升华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交出了一份中国答卷。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伟大历程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渐开辟了一条高度契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反贫困道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扶贫战略和政策,形成不同的反贫困实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1921-1949年的初期探索时期、1949-1978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8-2012年的深化拓展时期和2012年以后的创新完善时期。

(一)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的初期探索

20世纪初的中国硝烟不断,中国人民生活极度贫困。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致力于推翻封建统治和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制度的变革来推进反贫困事业。“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1]想彻底解决农民贫困的问题,就必须推翻剥削农民的极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出台《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明确要对中国的土地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重心逐渐转向农村,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在革命根据地颁布土地法,广泛发动土地斗争,坚决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此来鼓励广大农民解放生产力和参加革命运动,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农村当下社会结构和发展现状的土地政策,并且确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掀起了生产大竞赛的活动,突破了资源匮乏和土地贫瘠的局限。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维持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斗争的不懈探索,保障了广大农民最根本利益,使他们获得了生产资料,改善了生活质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贫困问题得到缓解,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中国农民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2]。

(二)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的曲折前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同时也伴随着全国规模的贫困,粮食短缺问题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亟待改变,这个时候的温饱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全国人民都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对象。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继续深入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了维持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土地分配制度,无地或者少地的3亿多农民分配到了超7亿亩的土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为了帮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跨越,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借鉴苏联的做法,政府通过一些救济性措施对生活困难的群体进行扶持补贴,提供暂时的补偿性救助,大力推行农村五保政策和初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据统计,1950-1954 年间各级政府发放了将近10亿元的救灾救济费,1955-1978 年间则增长到了22亿元[3]。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致力于解决城镇职工下岗的问题,因为下岗失业也是造成规模性致贫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通过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就业和提供就业培训的方式开展失业救济,增强城镇下岗职工自身反贫困的能力。

在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推動下,新中国建国初期严峻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得到巩固,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反贫困事业的深化拓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1978-2012年: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的深化拓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工作也继续深化拓展。党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我国的反贫困事业重心也实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再到 “参与式扶贫”的重大转变。

1. 1978-1985年,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反贫困事业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施行,政府逐渐放松对农产品市场的管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幅减少,为有效推进农民脱贫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的农村社会总产值从1978年的2038亿元猛增至1985年的634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从133.6元提升到397.6元,贫困人口的数量也由2.5亿下降到1.25亿[4]。

2. 1986-1993年,针对重点贫困区域实施区域开发式反贫困策略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下,大部分的贫困地区都通过自身的资源条件实现了反贫困,但是存在东部、中部、西部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尤其是部分西部地区出现了区域性的贫困现象。1982年党在文件中指出:“应集中力量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5] 于是各地方政府积极落实文件要求,逐级成立有针对性的扶贫机构,重点关注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带和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的贫困县[6],给予专项资金补贴、优惠政策专享、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扶持,激发贫困区域脱贫的内生动力,加快他们的自我脱贫进度。

3. 1994-2000年,实施综合性扶贫攻坚战略

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对592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集中各界力量开展针对性的脱贫工作,明确了扶贫工作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

在1994年至2000年间,党中央不断加大扶贫专项投入,并且根据地区实际扶贫情况,制定推行了一系列的扶贫开发政策,达到细化到村、落实到户的精确度,同时针对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东西部结成帮扶对子,制定协作机制,对口帮扶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在这7年间,绝对贫困人口由8000万锐减至3209万,下降了59.9%。

4. 2001-2012年,实施整村推进与“两轮驱动”的反贫困战略

2001年,中国共产党确定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并且不断优化升级扶贫方式、开展多元化扶贫,不断增加扶贫资金的投入,全面实施整村推进的参与式扶贫。2007年,为了满足贫困群众的最低生活需求,农村最低保障制度被建立起来,在反贫困进程中扶贫开发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相互补充,“两轮驱动”反贫困战略的正式形成。

2001年到2012年间,“一体两翼”的反贫困战略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实施,建立起常态化的反贫困工作机制,不仅解决了大多数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也为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了近4000万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2012年至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的创新完善

新时代打响脱贫攻坚战是必然趋势,在一些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自然条件、交通情况等现实因素的制约,贫困问题依旧难以解决,即使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常态化、个性化的扶贫工作机制,但是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因为扶贫难度大,逐年被搁置,所以如何让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区域性贫困完全解决,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反贫困事业面前的新难题。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之后,就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針,“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结合展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稳步实施,确定了定点扶贫的结对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承诺:“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7]同时要求各级部门推动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工作机制,不能只在意脱贫的数量,更要注重脱贫的质量,坚决防止虚假脱贫现象的出现。

在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同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绝对贫困被彻底消除。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8],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度成为反贫困工作进入第二个百年的新目标,更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起攻坚克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反贫困事业。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反贫困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采取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措施,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和独特的历史经验,共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实践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华民族为了反贫困事业在几千年间作出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社会性质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100年间,中国反贫困的道路越走越宽,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天然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第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消灭剥削存在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中,中国共产党百年间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贫困治理,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反贫困事业是基于自身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第二,中国共产党着力提升组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为开展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坚定的组织保障,通过体制扶贫、整村推进、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的反贫困实践,构建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在精准扶贫阶段,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书记深入贫困第一线,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带领当地农民脱离贫困,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反贫困协同效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反贫困事业的开展,党的百年奋斗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百年反贫困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提高思想认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结合实际国情,制定执行不同的反贫困路线、政策和方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消灭剥削制度、剥夺剥夺者,才能根本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致力于推翻剥削农民的封建土地制度,号召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消灭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土地分配制度,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我国贫困治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反贫困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入新时代,在脱贫攻坚时期,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作用,经过八年反贫困奋战,不仅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独创了一条中国特色优势显著的减贫道路,在实践中升华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交出了一份中国答卷。

(三)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生动力

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还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配合,因为人民群众不仅是反贫困的对象,更是反贫困的主要力量来源,推动着中国反贫困事业不断向更高目标冲击。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我们党发展的首要位置,人民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主要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致富的重要因素。

首先,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大增强,而且还激发了农民参与革命、推翻压迫统治的决心。这种追随中国共产党参与革命的强大信念不仅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前提,更是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其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三大改造”在全国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民经济快速得到了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对内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经济发展焕发活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最后,进入新时代,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进入到了关键时期,人民群众以更高的要求来衡量自身的幸福程度,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参与。人民群众对于发展的渴望,推动未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事业往更高目标发展,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前瞻启示

(一)重视“理论引领”,完善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复杂形势中推进反贫困事业的不断发展,让人民群众在逐步增加幸福感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党的领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論启示着未来的贫困治理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强化组织保证的力量,必须坚持精准方略的落地实施,不断提高脱贫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概念,并且用“五个靠”和“七个坚持”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系统说明了消除贫困需要什么理念、什么制度保证、什么社会基础以及什么路径和方法,对于继续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全球减贫事业都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当前国家反贫困事业进入新阶段,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理论引领的作用,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是我们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根本原因,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理论指引。

(二)关注“精神脱贫”,形成系统全面的内生动力机制

精神脱贫关注的是摆脱意识和思路上的贫困,精神贫困是指理想信念淡化、工作不思进取、生活态度消极、内生动力不足等精神方面的贫困[9]。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扶贫要同“扶智”和“扶志”相结合,从反贫困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仅仅解决物质贫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精神上也脱贫才是真正的脱离贫困。通过精神脱贫着力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有效途径,精神脱贫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结合以往反贫困的经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精神脱贫措施,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

精神贫困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化贫困,即使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也有可能陷入精神世界的困顿之中。但是文化贫困与精神贫困有正相关关系,所以精神脱贫首先就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一些趣味性强的文化活动,让贫困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参与精神。要注重巧用无数脱贫典型的感人故事,将脱贫攻坚精神深植于人民的心中。其次,要推动反贫困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才能使反贫困工作真正走向可持续化。

(三)破解“返贫问题”,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守住脱贫成果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脱贫质量和脱贫工作任务的完成。在未来的反贫困斗争中,最关键的就是帮助已经脱贫的群众提高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实现已经脱贫群众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他们脱贫后不返贫,积极探索致富之道[10]。

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已经脱贫的群众因为自身资本积累不足、能力不强、学历不高、缺乏社会资源等原因,在脱贫之后,离开了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帮助,很容易出现返贫的情况。因此在后扶贫时代,首先,要着力构建防返贫监测机制,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监测方式,不断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对于已脱贫的群众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以及定期的跟踪回访,要及时了解脱贫群众的最新生产生活情况,及时跟进已脱贫群众的问题解决情况,对于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要指派驻村人员重点关注,加强动态监测,政策适当向这部分人群倾斜,从根本上消除返贫隐患。

其次,虽然现在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除了将贫困户“扶上马”,还要将他们“送一程”,发挥专业人士的帮扶介入作用,为脱贫户提供心理辅导和就业能力培训,提升帮扶的实效性。同时,主要政策仍然向贫困地区倾斜,驻村工作队要时刻追踪贫困户的生活动向,发挥政策的正确引导作用,将产业扶持和扶贫深度结合,扶持贫困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进一步夯实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根基。

再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反贫困工作的常态化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的高度结合,加大对农民养老、医疗、就业、住房等惠民政策的倾斜力度,适当拓宽反贫困工作与商业保险的合作覆盖面,重视返贫险、重疾险以及农业巨灾险的落实情况,为脱贫群众再加一层保障,预防因为重大疾病或者天灾导致的返贫情况的出现[11]。

最后,要重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重视构建党建聚力促发展的工作机制,用高素质的带头人来带动乡村的致富工作,“内育”与“外引”相结合,培养当地致富人才的同时,引进精通电商模式和市场管理的新型人才,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使农业人员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人口改变曾经“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为改变自身处境作出积极努力,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为推动家乡振兴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

[2] 黄承伟,刘欣.新中国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63-68.

[3] 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67.

[4] 李小云,于乐荣,唐丽霞.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反贫困历程及减贫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19(10):2-18.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40.

[6] 蒲实,袁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反贫困历程及经验[J].行政管理改革,2021(5):1-13.

[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3.

[8]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9] 刘欢,韩广富.后脱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治理的现实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20(4):170-178.

[10] 陈燕,陈昌健.“精准脱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42-51.

[11] 王杰森.后扶贫时代脱贫内生动力培育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8.

责任编辑:宋好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建党百年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中国共产党发展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成就与展望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