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理念,优化议论文阅读教学
2021-12-28刁英芳
刁英芳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如何成为高效能的教师?笔者认为,采用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一文为例,阐述在议论文教学中实现学教评一体化的课堂策略。
关键词:学教评一体化;议论文教学;学习支架;高阶思维
“双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突破现有的惯常模式,为学生设计合理的课程,创造更为灵活生动的真实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能”。要想提高教学效能,实施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教评一体化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广泛应用的策略,该策略强调在课程的实施中,以学习目标为统领,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协调一致,相辅相成[1]。 冯善亮老师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教评一体化实践。下面拟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敬业与乐业》一课为例,探讨学教评一体化在初中议论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据课标与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一)学什么
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课程、学期(年)、单元、课时四个层面综合考虑,课文学习要有单元整体学习的理念,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应该指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我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本文所在的第二单元前面的单元提示,确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习目标】
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对本文的观点与材料做出区分。
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掌握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设置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方法。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论证方法在增强论证力量上的作用。
(二)如何学
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来进行。
1.课前:提供学习支架,下发群文阅读学习任务单。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典型的议论文并不多,教材当中对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也并没有集中的讲解。而本文是一篇论证结构严谨、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比较典范的议论文。课前,我利用微信小程序为学生推送了一组学习资源包,学习资源包有议论文基本的文体知识以及三篇典范的议论文,其中《怀疑与学问》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的课内文章,我把这篇文章和本文进行整合学习;另外两篇文章《低头与昂首》和《成大事者必有静气》是哈尔滨市中考议论文的篇目,作为拓展迁移的材料,和本文进行比较学习。我把以上三篇文章作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前置学习,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四篇群文的结构进行梳理,并按照要求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包的内容及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详见下表。
2.课中:小组合作,完成学习目标。
我采取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学习资源包中的材料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学生对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研讨,以小组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汇报学习任务单上的一篇文章。
下面是学生用图表的方式梳理的《敬业与乐业》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段—第8段):本论部分:具体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第9段):结论部分:总结全文
3.课后:通过微信小程序继续为学生推送一组学习资源包,对本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训练。
二、以学定教,精准选择教法及教学过程
(一)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就是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交给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因此我结合学情特点和文本特点,主要采取了点拨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拓展迁移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批注学习、小组之间自评和互评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习得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品质的形成。
(二)用心设计教学过程
《敬业与乐业》一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文章,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将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完成前两个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找本文的中心论点时,我让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包中的“议论文题目的类型”“中心论点在形式上的特点”“找中心论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对在小组汇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最终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的题目有论点型题目,也有论题型题目,本文是并列短语,因此题目不能直接做中心论点,它只是揭示了文章的論题,本文的中心论点位于开篇第一段,即: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三个分论点,教师提醒学生如果文章中没有这样直接的语句,就需要归纳概括。
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本文的层次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由于我经常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结构,因而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并不陌生。本文从文章结构来说,层次是比较清晰的,即: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分出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学生在梳理文章结构层次的同时,也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推进论证过程的,这也为议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主要是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学习资源包,深入了解论证方法及作用。我引导学生将使用论证方法的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并在书中批注这些句子的作用,在“不动笔墨不读书”中完成深度学习和交流,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进一步体会综合运用这些论证方法在增强论证力量上的作用。
三、拓展学习,读写共生,精准测评
依照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理论,评价教读课的学习效果,就必须要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置了两个项目式学习内容。
(一)拓展学习,为学生推送一组议论文学习资源包
为了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1和学习目标2的掌握程度,即学生是否能准确找出每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并能够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我为学生推送一组议论文学习资源包,包括《“知入”与“知出”》《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阅读的三重境界》《为人当豁达》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题目的类型不同,论证的思路和层次结构也不同,正好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学习目标1和学习目标2。教师针对学生在拓展迁移环节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总结和反馈,使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能够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
(二)读写共生,为写作提供蓝本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又说“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把本课的学习确定为写作型文本学习,为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提供范例,用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水平来检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本文特点十分突出,论证结构严谨合理。通过学习,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如下:
先总说: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在“读写共生”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布置了议论文写作训练作业。作业内容如下:请以“细节决定成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要求:
1.在文章的开头,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可以设置三个分论点。
2.合理恰当地安排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论证的力量。
综上所述,学教评一体化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者有不同的本分职责,一个是航行者,一个是冲浪者。但是航行者也应该明白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在何处。我们应该按照課程目标和学生的起点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同时我们还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善亮,向浩.学教评一体化:语文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冯善亮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