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21-12-28马国勇王颖

预测 2021年6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马国勇 王颖

摘 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尤为重要。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城镇、开放程度、成果共享五个方面重构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动力视角归纳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作用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因素作用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因素、对外开放因素对东、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区域内生性因素产生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东、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C-D函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92(2021)06-0061-07

doi:10.11847/fj.40.6.61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logic of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quality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of new urbanization is reconstructed from five aspects: innovation drive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reen town, openness and achievement sharing. And on this basis, we summari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s, construct a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of marketization degree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while the regional endogenous factor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Based on thi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quality; C-D fun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1 引言

中国已经成功步入初级城市型社会[1],城镇化发展伴生的土地利用低效、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农业转移人口非市民化、城市病等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日益凸显[2]。究其原因在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过度追求城镇化速度,而忽视了对城镇化质量的考量,即对城镇化的效率与公平缺乏系统性的兼顾和一以贯之的实施对策。

城镇化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实现城镇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科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表明城镇化质量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层面,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作为、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结合地区特性探究新型城镇化地区差异性的深层次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和实施路径,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协同并进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于历史阶段、研究尺度的不同,学者们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的关注点迥异。就研究视角而言,主要从以下三個视角展开:一是多元影响机制视角,即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质量的提高是人口、经济、文化教育、就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3,4];二是异质性主体视角,即政府、外资、乡镇企业等主体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5~7];三是产业推动视角,即产业结构是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因素,如秦明等[8],龚新蜀等[9]认为产业结构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发展,尚娟[10],刘维奇和韩媛媛[11]认为经济非农化与城镇化发展高度正相关。同时,就研究对象而言,学者们更关注以全国[12]或某省份、某区域[13,14]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仅有于燕[15]等少数学者进行不同区域的对比研究。

综上,虽然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问题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研究缺乏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影响因素的系统归纳和作用分析,不能从动力机制解释影响因素的作用特征。(2)缺乏影响因素作用的区域间对比研究,不能揭示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也不能反映影响因素的作用差异性,缺乏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异质性对策。鉴于此,本文从动力影响机制出发,归纳识别了政府政策、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和区域内生性四个影响因素,并以东、西部地区为例,采用C-D函数模型系统性分析其作用特征和贡献程度,以期为东、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