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开展的实际教育效果研究
2021-12-28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许新蕾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许新蕾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引发了网络教学时代的提前到来。线上课程的开展在优化教育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在教育目的的实现上还有其不足之处。本文从教育目的论、教育过程论、教育方法论三个角度来探讨网络教学开展的实际教育效果,希望给学校、教师等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育部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学校要重视线上课程的建设,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一时难以控制的疫情,全国各地学校立即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大规模开展线上教育平台的建设工作,许多学校将课堂由线下搬至线上、使学习超越时间空间变为可能,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尝试“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疫情之下,为落实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聚集性的教育活动被叫停,各地纷纷开展了在线教学,微课、慕课等新型教育形式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逐渐兴起。网络教学也成为当前抗击疫情背景下的教育热词。下面将从教育目的论、教育过程论、教育方法论三个角度来探讨网络教学开展的实际教育效果。
1 从教育目的论而言,目前大形势下网络教学相较于线下教学尚未成熟
(1)网络教学课堂上的情感态度目标较难达成。教育是为了培育智慧个体于爱的背景中,个体的发展首先是个体朝向他人和世界的发展,也就是爱的发展,这是一个健全个体发展的基本背景。网络教学师生之间隔着的是冷冰冰的电子设备,学生通过网络难以真切地体会到师爱,课堂上情感体验不足。线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温度有情感,远比光电符号的交流来的真切和受用。一个眼神、一句合适的话语,都可能是一个人所传授和接受的最好的教育,这是网络教学无法比拟的。一克情感,有时候往往就真的能抵得上一吨的理性。所以有些人说的未来机器人可能会取代老师,从现实来看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机器人就只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网络教学工具,工具首先得有人。人与人最可贵的是心的交流,情教远胜于理教。
(2)网络教学课堂的实际人际交往目标较难达成。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活在他人之中,教育的目的最终是培养活在真实的人与人之间,活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人,成为现实的道德个体,帮助学生回归生活和超越生活。学生与教师都活在虚拟的电子空间之中,“学校式”学习氛围的缺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了原有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的能力,甚至将自己沉溺于网络世界,最终只活在自我中,缺乏了基本的社交来往。这一点是当下网络教学相较于线下教学所难以达成的。
(3)网络教学课堂上美育、德育目标较难达成。臻于人性的完善为取向的教育目的论,要求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要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欲求。就安徒生的教育理念来说:教育即无条件的激励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一点上现在的网络教学是很难实现的。在教育作为美好事物的过程中,目的就是在肯定每个人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促成个体灵魂的转向。
不过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以及课程性质。笔者相信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下,这一系列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2 就教育过程论而言,网络教学很好的优化了教育过程
(1)在教育过程中,网络教学更能成全孩子。成全孩子就是让孩子作为独立而完整的个体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由此而让他们在独立面对问题情景的过程中显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如今学生往往在教室面对老师时会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种心理是从小根生蒂固于每一位学生的,以至于他们很难将自我完全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即使有这个能力去回答应对老师所抛出的问题也不敢主动去举手,这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秉持的“枪打出头鸟”的逻辑。但在网络教学时,虽然线上教学可能达不到线下教学激烈互动的效果,但是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沉淀自己,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他们不用顾忌他人的眼光,以更放松的姿态在网络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展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最真实的自己对待教学。
(2)在教育过程中,网络教学能使教学开展地更灵活、高效、多样化。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出发点始终是以人为本,网络教学相较于线下的班级授课,更能成就学生的一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与途径去学习,让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最终实现“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上和课后都能有机会在线上为每个学生答疑解难,顾及每个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将人文关怀渗透到网络教学中去。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在脱离了教室上课的秩序与规定,一切学习都靠学生的自律来完成时,“自律才能更自由”警示学生:只有在高度自律的前提下才得以收获自由,得到全面发展。
3 从教育方法论来看,网络教学丰富了教育方法
在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时,全国各地一改传统课堂,大批学校审时度势,推出了多种新式教育方法供教师选择。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生发展的现实性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遵循该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实际接受程度来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同时,良好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也是老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实际上讲,教学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教学中教师主观性乃是建立在对教学之客观性基础上的教师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1)网络教学丰富了教育方法。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教师普遍采用两种教学形式进行网络教学:一种是录播课,另一种是直播课。这使得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与选择更为灵活、多样化。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主录课的形式供学生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去观看一些知名学习网络平台上的录课视频,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来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视频资源是长期有效的,学生可以多次观看,这样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同时,线上直播课能让老师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在线上通过语音、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
(2)网络教学丰富了教育方法所达成的效果。网络教学所带来的多种教育方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以往没有过的上课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让学习成为个体生命整体参入其中的活动,从而让学生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活生命潜力,并使得个体从中自然地获得生命的充实与愉悦。学习因生命的参入而富于力量,个人生命因学习而趋于充实。
综上所述,如今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简单的、理想化的教育,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可能直接地获得,而是需要我们持续深入地探究教育是什么,以及真正好的教育到底应该满足哪些必要条件,由此将我们理想化的教育转变为真正可行的教育,而非纸上谈兵、空而论道。无论是线上网络教学还是线下班级授课,两者都有其优劣性,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同,我们无法从单方面去枉下结论判定两者的好坏。我们理想化教学的是二者融合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也将是我国未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