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2021-12-28叶菁
叶 菁
(东南大学,南京 211189)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的全球性突发事件,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秩序,更影响了人们日常体验、情感交流、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1]这深刻揭示了后疫情时代的复杂状况和不稳定状态,对于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出现认知混乱、情感淡漠、行为失格等问题,进而影响成长成才。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坚定理想信念、提振青年精神、凝聚青春力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方法,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信仰教育理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后疫情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信仰包含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标定了实践的方向,信仰不仅是个体的精神支柱,由个体而凝聚形成的群体信仰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中国语境下,爱国主义具有一定的信仰意蕴[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特别指出,“让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3]。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的影响依然存在,大学生极易产生信仰风险,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分析,出现信仰认知能力弱化、信仰情感冷漠淡化、信仰环境复杂多变、信仰实践无法实现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因此,要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就需要全社会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在中国语境下,爱国主义并不只是一种朴素感情和感性意识,而是一种丰富而综合的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信仰意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如何正确认识爱国主义的内涵,探讨爱国主义的价值和意义,提升青年信仰内在动力,显得尤为重要。“爱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柱”[4],是后疫情时代下支撑中华民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源泉。经历了这次突发事件,对心智尚未成熟的“95后”“00后”来说是信仰教育的风险挑战,同时也是一次信仰教育的重塑过程。在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精神是强大的支撑。在营造向上的精神环境时,有效利用全媒体宣传渠道,破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风险,充分运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可以办大事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持续宣传爱国主义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实际感受到爱国主义对于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及其后续影响的积极作用。
二、把握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
后疫情时代下需要全社会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在这一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有助于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投入疫情常态化下的生产生活。与此同时,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信仰一旦动摇则会给整个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把握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
1.信仰认知的强化需要爱国主义教育
信仰的形成首先应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如果对现实世界缺少正确的认知,那么信仰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幻想。反之,具有坚定的信仰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现实世界,并指导人们对现实世界作出正确反应。在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具体的,爱国主义的主题是鲜明的,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契合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5]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内涵即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疫情防控期间,物理空间的阻隔更多依托网络媒体,而网络上传播谣言的成本小、辟谣难度大,加之此时网上的谣言尤其是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言论也较多,对于“95后”“00后”这些本身具有“网生代”先天属性的大学生来说,“三观”尚不成熟,使得他们对信息是非曲直的甄别能力大大下降,动摇了理想信念,更易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作为思想认知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更好地指引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仰认知能力。
2.信仰情感的厚植需要爱国主义教育
信仰作为人的精神寄托,包含着主观性和情绪性的情感。在信仰的建构中,既要有理性的坚持也应有情感的表达。部分大学生缺乏追求理想信仰的内生动力,甚至认为自己“没有信仰”。大学生对信仰表现出情感的冷漠和淡化,反映在现实中就是生活状态的消极懈怠。疫情初期,部分未在“疫区”的大学生虽关注疫情形势,但对生命健康、生存状态存在冷漠的情绪,缺少共情,甚至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情感。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确诊人数的增多,同质性的信息迅速聚集,加速了信息接收方信息的饱和,使大学生容易产生麻木、无奈、冷漠、淡化等情绪。进入后疫情时代,由于复学后依然存在严格的疫情防控要求,部分大学生对“封校”表示不满,进而产生抵触、烦躁等情绪,久而久之,情感的冷漠、淡化、梳理会影响大学生信仰的稳固。为了改变情感体验,凝聚情感共鸣,迫切需要以抗疫期间的鲜活素材和生动典型去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此外,高校应促进大学生重新审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注重将大学生的小我纳入社会的大我之中,在充分尊重每个大学生个性的同时,将个体意识和整体意识统一起来,强调整个民族、国家整体的“共性”,明确个人服从整体的辩证关系,将每个青年的发展纳入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之中,将大学生信仰的主体意识纳入整个社会的主体意识中,进而实现更广泛的人的幸福。
3.信仰环境的净化需要爱国主义教育
疫情期间青年信仰风险除了内在因素外,信仰环境的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紧缺,生活物资供应受限,停工停产和隔离防控等问题突出。由这些引发的社会深层次的公平正义问题等又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导火索。与此同时,疫情发生以来多元价值和文化冲突此起彼伏,一些西方国家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当原有稳固的环境被冲击后,大学生信仰的内在因素也因外在因素发生了变化,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在这时“趁虚而入”,影响了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事实上,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都在日夜奋战,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从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立到方舱医院的大规模使用,无不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强大抗疫力量,全国上下正以全部的力量去改变抗疫环境。在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时,有效利用全媒体宣传渠道,破解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信仰风险,充分运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持续宣传爱国主义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实际感受到爱国主义对于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及其后续影响的积极作用。因此,净化大学生的信仰环境更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4.信仰实践的实现需要爱国主义教育
“信仰实践是社会大众对最高层次和最核心的观念的坚信与崇敬。”[6]真正有意义的信仰不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而应该落实到实践中。信仰实践是基于认知下的行动指引,信仰实践的作用往往比认知、情感的影响力更大,只有在实践中践行信仰才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部分大学生对自身是否参与抗击疫情持观望态度,因缺乏实践的空间和条件依然会弱化其对信仰的坚持。因缺少专业的疫情防控知识和医疗救护能力,有些大学生产生了“自我无用论”。进入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已经复学复课,但由疫情催生的“宅文化”“云文化”却让他们更加“佛系”。部分大学生无心或无力参与到自身之外的社会事务和人际关系中,对个人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不仅有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奋战在抗疫一线,更有很多“95后”“00后”青年力所能及地为抗击疫情贡献出青春力量,这些崇高信仰的实践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提升大学生的信仰实践动力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高校、家庭应创造多元平台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状,承担其该有的社会角色,缩小现实和信仰之间的差距,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疫情防控的参与体验,鼓励大学生用自己的眼力、脚力、体力参与疫情防控的社会实践。此外,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体系,明确疫情防控中大学生参与其中的应用场域,确保大学生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内外融合”的实现路径
后疫情时代需要全社会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在这一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化有助于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投入疫情常态化下的生产生活中。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信仰一旦动摇则会给整个人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要实现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外双提升,除了发挥第一课堂主导作用之外,还应积极探索适应大学生特点的第二课堂作为有效补充。基于此,尝试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在后疫情时代中的实践应用,以期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外融合”。
1.在新兴媒介中建立稳固的阵地,实现内外精准对接
要更好地开展信仰教育,就必须在大学生常用的媒介空间建立稳固的信仰教育阵地,用大学生依赖的平台和方式开展教育,实现信仰认知来源和外在环境的精准对接。
一方面是选取新兴媒介的恰当载体。后疫情时代增加了人们对新媒介的依赖,面对种类繁多的新兴媒介,要选取“接地气”“走进学生心中”的载体才能够真正破解大学生的信仰风险。目前短视频、直播等互动形式成为新媒介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信仰教育则可以选择短视频、直播间为载体,打造成“虚拟课堂”,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是掌握新兴媒介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不同,通过新媒介展开的内容递送方式已由单向传递到双向传递再到多向渗透。要利用新兴媒介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就需要掌握新兴媒介直接式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在内容设置上制造精品提升传播裂变速率,增强对大学生情感的把控,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了解大学生接受信仰教育的程度,在反馈中及时调整信仰公开课的各项设置。
2.在同质泛化中生产优质的内容,实现内外有机统一
知识爆炸的当下存在大量同质、泛化的内容,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也会存在内容的同类输出等问题,分析大学生信仰认知能力弱化、情感冷漠淡化等内在信仰风险,并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提升信仰认知来源的输入质量,因此“内容为王”是信仰教育的核心。针对疫情当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解决当下问题,理清当下形势,结合当下实际,才能建构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提升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实效,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外有机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重内涵、重实际、接地气”。“重内涵”即以马克思主义爱国观作为核心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为重要支撑,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提升大学生的制度自信;“重实际”即将爱国主义同当下热点相结合,通过解读现实问题来消解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迷茫,增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将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强国之行有机统一;“接地气”即传授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采用“接地气”的方式,增强与大学生的共情性,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好感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3.在参与缺位中创造实践的平台,实现内外共生相长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外两方面始终是共生相长的,通过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参与缺位的问题可以总结出,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应只注重理论学习和引导,还应注重实践的作用,即打造学生亲自参与、分享的实践课堂,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信仰认知能力,增强爱国情感,利用自身实践寻找信仰的价值和意义,并以自身努力去改造外部环境。
一方面要搭建大学生信仰实践的平台。由于缺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经验,所以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形式较为单一。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信仰的内生动力,高校应整合已有资源,优化参与实践的外部环境,做好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指引。重大疫情志愿服务既要符合社会需要,又要满足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提升大学生信仰实践的价值。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高校应推动建立大学生参与实践的价值转化机制。对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的志愿者进行宣传报道,动态通报表彰优秀典型,在相应的时间节点进行专项表彰,提升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价值认同,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团结互助、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扶贫济困、追求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优化整个信仰教育的精神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