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精神遗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1-12-28王富盛
王富盛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问题的提出
季羡林(1911—2009)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巨匠。先生在文学、翻译学、哲学、宗教学、美学、佛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极高的建树,当前学界对先生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这些方面①。笔者研读季羡林先生的著作和收集、查阅关于季羡林研究的相关论著后,认为尚有一重要领域未引起学术同人的注意,即关于先生的人格、品德和治学精神层面的探讨。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与体验,另一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文价值失落和人际关系疏离,物质上的极大改善并未与精神上的提升同步。人与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存在着诸多的对立,现代人的人格品质与精神的迷失促使我们在终极关怀层面开始反思、重建,以重构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而这一切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与堪忧。以此为背景,对季羡林先生精神遗产的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结合时代背景和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对先生的精神遗产进行研究,探究先生的精神遗产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以期在将其精神发扬光大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树立一个鲜明且伟大的读书人的形象和学习楷模。
二、“第二个母亲”:爱国爱乡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特殊且必须的责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对当今世界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抵制各种负能量思想的必要举措,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信仰和强化大学生责任感的需要。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高校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众的重要基地,将爱国主义精神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骨髓,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与保障。
根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5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 404.21万人。其中126.43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277.78万人已完成学业;221.86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79.87%”。从官方统计数据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出国留学学成后归国加入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队伍中来的“海归”数量和比例越来越大,这是国人的骄傲。但是,仍然还有部分留学生学成后未返回祖国。因此,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放松之时,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季羡林先生所有精神遗产的核心凝结在其深厚的爱国情怀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觉得,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品德是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类。在这‘三爱’的基础上,那些皇皇巨著才能有益于人,无愧于己。”[1]93其精神不仅体现在对祖国、家乡故土的深切思念上,还体现在他的忧国忧民、热爱中华文化、对祖国的未来充满自信等诸多方面。
1935年季羡林先生成为清华的交换研究生,历经路途艰辛到了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留学深造。季羡林先生在其自传《留德十年》中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2]88季羡林对两个母亲都满怀敬意与爱慕。先生的爱国情怀首先体现在其留德期间对故乡故土的思念上,思乡之情一直是季羡林挥之不去的心结,情感之深在其个人所列的日记[2]89,以及个人自述中随处可见,晚上做梦都梦见祖国的山水,乃至食物:“我梦的最多的是祖国的食品。每天平旦醒来,想到梦中吃的东西,怀乡之情如大海怒涛,奔腾汹涌,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2]119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离愁别恨加之与家乡亲人无法取得任何的联系,一个人独自在异国他乡,使得季羡林患上了失眠症,数不尽的不眠之夜,只有通过吞服药物来逼迫自己入睡。
1988年,当时身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季羡林写了一篇题为《月是故乡明》的文章,文中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十几年在外漂泊的经历,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的眷恋,“我只在故乡待了六年,以后就背井离乡,漂泊天涯。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3]241对祖国、家乡故土的思念,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在面对人生艰难曲折时更加坚强、勇敢。
季羡林留德十年正是中国抗战时期,对于一个爱国心如此强烈的知识分子,远在法西斯国度,无法为祖国的卫国战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季羡林心中满怀愧疚。“当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时候,我却躲在万里之外的异邦,在追求自己的名山事业。天下可耻事宁有过于此者乎?我觉得无比地羞耻。连我那一点所谓学问——如果真正有的话——也是极端可耻的。”[3]166在应当舍“小我”成就“大我”的抉择面前,先生痛悔于自己的“小我”。为此,二战期间,当中国南京汪伪政府派去大使赴德时,季羡林同张维到德国警察局去宣布自己无国籍,以此表明自己拥护祖国抗战的立场。留德期间,季羡林与几个中国留学生还私下约定:“如果外国人污辱了我们自身,我们要揣度形势,主要要容忍,以东方的恕道克制自己。但是,如果他们污辱了我们国家,则无论如何也要同他们玩儿命,绝不容忍”[4]300。对于像周作人、汪精卫等一类失去民族气节,为了个人利益而出卖国家利益,晚节不保的人,季羡林也给予了强有力的批判,认为即使在今天太平盛世、国富民强了,保持民族气节也有现实意义,且很迫切,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警惕[1]77。知识分子伟岸的人格与崇高的信念在季羡林等留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生的一生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除了担忧抗战时期的祖国外,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对国人形象的塑造满怀忧虑。1999年11月1日先生在《千禧感言》一文中对于国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破坏公共设施等现象忧心忡忡[5]313。2001年季羡林在《谈礼貌》一文中就国人乘公共汽车因踩脚而发生冲突、谩骂联想到国际交往间的礼节以及电视片中展现给全世界的形象问题,指出,“一个有5 000年文明的堂堂大国竟要学习幼儿园孩子们学说的话,岂不大可哀哉”,“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5]69。季羡林先生认为一部分中国游客送出去的不是中国文化,不是精华,而是糟粕,这糟粕就涵盖插队、“国吐”、“国骂”、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细微处见精神,无论对于国人的文明形象还是一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现的样貌均如此,季羡林先生的爱国情怀由此可见是扎根于心底的。
在季羡林先生看来,出国留学的目的在于学成后归国,为祖国奉献。季羡林指出:“以爱国主义的情操来推动奉献精神,以奉献的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国主义的情操。二者紧密相连,否则爱国主义只是一句空话,而奉献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125季羡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那时候我们出国和今天的不大一样,我们出国都想回来,在国外镀金回来为国家服务”[1]118。1946年学有所成的季羡林急切地踏上了归国之路,历经了巨大的艰难险阻才回到他阔别十多年的祖国。回国后的季羡林,一生致力于中印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祖国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季羡林先生认为尽管当下有的人苦心孤诣地出国后不回来了,有的甚至归化为“老外”,但是这都是暂时的现象,不会永久,一个人终归要落叶归根,需要寻找自己的那片故土,只要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情况会大大改变的[2]196。先生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季羡林的爱国精神还深刻地体现在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毕生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先生对21世纪的中国充满信心。季羡林曾多次高度赞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其给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少林寺》一书所作的序中指出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1]291,还引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与现实中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又如,在给《王琦医学丛书》所作的序中,季羡林认为中医应当同造纸术和印刷术一样,“我们一方面要在国内弘扬。另一方面,我们则奉行送出去主义,使中医之光能够照亮世界,使普天之下芸芸众生能够共此凉热”[1]297。1999年10月23日,8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梦游21世纪》一文中,对他深爱的这片国土做了颇为详细而美好的梦见:“我梦到,我们的国家继续安定团结,繁荣昌盛下去;我梦到,在每一个家庭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相爱,相忍相让;我梦到,个人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起色。”[5]310从中折射出一个伟大知识分子的自信,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的国家情怀。
爱国是一种情结,亦是一份责任,重在学识,贵在实践。从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到思念故乡的所有,从孤身留德到义无反顾地回国服务,从时刻捍卫祖国的尊严到对新世纪的中国充满信心,季羡林先生一生都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伟岸的身躯、崇高的爱国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学习的。 爱国主义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能丢弃。正如季羡林所说:“对广大老、中、青知识分子来说,我想借用一句曾一度流行的,我似懂非懂的话:爱国没商量。我平生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2]197太平盛世的今天,爱国有了新的内涵与范畴,如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密、对社会正能量舆论的倡导等等,爱国不但没有失去现实意义,而且更应当发扬光大。
三、“我不能封笔”:爱岗敬业
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个人层面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需要公民个人作出的努力与规范。在高校中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是促使当代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乐业、爱业,甘于奉献,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混合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心理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择业、就业、创业等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任江林在《大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与弘扬》一文中所提出的五种不良心理[6]。浮躁心理:急于求成,这山望着那山高,耐不住孤独和寂寞;功利心理:高不成低不就,只考虑个人而忽视集体;自傲心理:眼高手低,任意妄为;依赖心理:责任意识差,得过且过;矛盾心理:理想与现实脱节。为此,大学生敬业精神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减弱。季羡林先生一生爱岗敬业,是此项主题教育的经典范例。
北宋关学学派创始人张载曾言,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季羡林先生正是一个知识分子完美人格与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作为学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学问,各类著述近千万字,“文革”时期,身体和精神备受折磨,但季羡林没有放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与志向,他恪守一个学者的本分,坚守在科学研究的战线上,从1973年开始他利用看守大门的时间“偷偷”翻译了共18 755颂的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因其被定为“反动派”,于是“就用晚上在家的时间,仔细阅读原文,把梵文诗句译成白话散文。第二天早晨,在到三十五楼去上班的路上,在上班以后看门、传呼电话、收发信件的间隙中,把散文改成诗,押韵而每句字数基本相同的诗”[3]308。如此日日夜夜地坚持,到1977年基本将其译完,译文达九万行,五千余页,成为中国翻译史、印度文化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不朽的丰碑。先生80—90岁高龄期间,在撰写他一生中最长一部长达八十万字的著作《糖史》的过程中,有两年时间为查询资料“我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3]322。正是这种坚韧才成就了这部巨著。
季羡林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是爱岗敬业的一生,“要说从我身上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勤奋。我一生不懈怠”[1]217。1991年7月15日,80岁高龄的季羡林在《老年(3)》一文中说:“我还有一些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对人民对祖国都还是有利的,不管这个‘利’是大是小。我要把这些工作做完,同时还要再给国家培养一些人才。我仍然要老老实实干活,清清白白做人;决不干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事;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得失。”[5]24895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甚至还响亮地声明:“我不能封笔。”[3]336季羡林是一位伟人,但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这是对当代大学生敬业奉献最好的教育。
四、“为学为人为事”:求真务实
从词义上分析“求真务实”:求,就是去研究、探索和揭示;真,就是真理,是客观存在,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运动规律;务,就是我们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实,就是要把工作做到位,做踏实,并取得成功。简而言之,求真务实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说真话,做实事。求真务实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思想品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求真务实是针对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提出的,但同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为学、为人、为事之中。大学生的求真务实品格是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成高尚的精神品德,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思想保障的关键。
季羡林先生一生都在努力践行求真务实。他说:“我一生教书,搞科学研究,在研究方面,我崇尚考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套都全部用上。经过了六七十年这样的严格训练,自谓已经够严格慎重的了。”[1]166先生对学问的“较真”是享誉学术界的。如,季羡林于1947年写过一篇题为《浮屠与佛》的论文,其中有几个问题因客观条件所限勉强得以论述,先生本人为此耿耿于怀四十余年,直到1989年有了新材料,他便写了一篇《再谈“浮屠”与“佛”》,至此才解决留于心头的遗憾。又如,季羡林于1944年留德期间写了几篇关于佛典梵语中-am>o和u的论文,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探讨,提出了很多质疑。回国后,季羡林连续写了数篇论文对Edgerton加以反驳,但同样因资料缺乏,46年后他才写了一篇比较重要的论文《新疆古代民族语言中语尾-am>u的现象》,运用大量新资料佐证了自己最初的观点[5]98。再如,季羡林先生对佛教颇有研究,他在论述法显的生平时,举凡现存可见的典籍共十余种,加以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论述《生经》中与本人的故事相类似故事时,季羡林将竺法护的译本里关于《生经》的著录完整地搜集整理出来[4]258。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从中可见季羡林治学之严谨,求真务实之品质,实为后辈之楷模。
2002年5月14日季羡林在回忆《高中国文教员一年》一文中写道:“有一次,我把一个典故解释错了,第二天上课堂,我立即加以改正。这也许能给学生留下一点印象:季老师不是一个骗子。我对学生决不阿谀奉承,讲解课文,批改作业,我总是实事求是,决不讲溢美之词。”[1]69季羡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还不厌其烦地叮嘱自己的学生做学问要重在“务实”,时刻做好功课,要了解当前国内外对研究者本人所要探讨问题的最新研究状况。不仅做学问如此,做人做事亦如此。
五、“纵浪大化中”:坚强不屈
社会转型期的当下,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多样化使得当代大学生容易在物欲横流的纷乱中迷失自我,客观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挫折教育是近些年在我国教育领域颇为流行的教育思潮和模式,它对提升大学生抗挫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塑造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同挫折教育相伴相生的是榜样力量。榜样人物教育是最为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优秀人物及其事迹的认知,促使大学生积极进取,向榜样人物学习,从而取得预期教育效果。当前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和宠爱中长大,未经历多大的挫折与困难,耐挫性相对较差。季羡林一生充满坎坷与挫折,但无论何种艰难困苦与殴打谩骂,先生都会以坚韧的意志面对,坚强不屈是其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尽管时代变迁,但先生的精神品质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季羡林自幼家贫,用其自己的话说是“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的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3]1,家境贫寒到难以果腹,6岁那年被寄养在济南的叔父家,12岁那年失去父母,成了孤儿。尽管生活艰苦,但季羡林成绩不差,中学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回高中母校当国文教员,随后报名清华与德国交换研究生,被录取,遂踏上了留德之路。孤身留德期间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事紧张,民众物质配给无法供应,“在饥饿地狱中”“我是真正经历过饥饿炼狱的人,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3]114。历经艰险回国后不久又遇上“文革”,先是被抄家,家中所藏图书、珍贵纪念物品等均遭毁坏,后又被划为“走资派”,抓起来大批斗,整日被逼做“喷气式”,胸前挂一个用铁丝所系木头或者水泥做的牌匾,九十度弯腰弓背,双手向后举起,“此时我只觉得脖子上的木牌越来越重,挂牌子的铁丝越来越往肉里面扎。我处于半昏迷状态之中”[2]79,被拳打脚踢,被自己所教的学生吐唾沫。到郊区、太平庄等地参加劳动改造,没日没夜地干苦力活,“我们吃饭的地方是在房外的草地上,树根下;当然没有什么桌椅。吃的东西极为粗糙,粗米或窝头、开水煮白菜,炸油饼等算是珍馐,与我们绝对无缘”[3]267。 此后又被关进牛棚,先后在北材料厂搬运火砖,在学生宿舍区运煤,1970年始被安排在北大三十五楼看门,直至“文革”结束,被“完全解放”。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季羡林先生在身体和精神备受摧残的环境下,坚强不屈,创造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对每个中国人都是巨大的激励。
六、“只等秋风过耳边”:忠恕博爱
忠恕一词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8]朱熹的《论语集注》对此注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馀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着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或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于义亦通。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9]概而言之,忠恕即爱己爱人,忠诚、宽恕。博爱出自《说苑》,《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10]概而言之,博爱是广泛的爱,爱一切人,一切事物。忠恕博爱是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忠恕博爱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爱护自己和他人,推行平等的人际交往法则,互利共赢,加强自我品德修养,敞开心扉,用真心与人交往,关爱世间的人、事、物。季羡林先生面对人生中的万般苦难,学习陶渊明淡然处之之心态,宽容大度,坚毅容忍,淡泊名利,对世界的一切充满爱意,“我教给年轻人的无非是: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5]22。
季羡林的忠恕集中体现在其一生对待自己所遭遇之不幸上的宽容与忍耐,大度与洒脱,以至于回想起来都将这些苦难视为财富与庆幸。1917年,6岁的季羡林被寄养在济南的叔父家。寄人篱下,自然有说不出的苦衷与遭遇。日常生活中叔婶难免偏爱自己的亲生子女,做衣服不给季羡林做,零花钱不给季羡林或者少给,有好吃的很少给季羡林等。但季羡林对于叔婶有的只是感恩,未曾有半句怨恨。叔父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季羡林回忆说:“如果当时他有一个男孩的话,我是到不了济南的。如果我到不了济南,也不会有今天的我。我大概会终生成为一个介乎贫雇农之间的文盲,也许早已不在人世,墓木久拱了。所以我毕生感谢九叔。”[1]13“文革”时期,季羡林又遭遇了比年幼时更加难以想象的悲惨,面对命运的不公,季羡林并未放弃自我,他选择了坦然处之,坚强应对,有时难以抗住身体疼痛时还苦中作乐,以此让自己注意力得以转移,度过苦痛。“至于我自己,我是经过了大风大浪的人。身体上,精神上,都没有受到什么痛苦,只觉得有点‘好玩’而已,我爱上了这种批斗。我觉得非常开心。你那里‘义正言辞’,我这里关上耳朵,镇定养神,我反而是‘以逸待劳’了”[3]300—301。尽管遭遇众多苦难,季羡林仍然时刻保持微笑与信心,他说:“通过那几年的切身经历,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人如果失掉了笑,那就意味着他同时也已经失掉了希望,失掉了生趣,失掉了一切。他活在世界上,在别人眼中,在他自己眼中实际上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他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苟延残喘而已。”[5]81季羡林是不幸的,也是万幸的,因为他永远乐观,永远自信,对自己、生命、国家、社会满怀憧憬。
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是季羡林先生博爱精神的集中体现。晚年的季羡林尤为关心环保问题,他在诸多文章中均有对环保问题加以论述。季羡林先生指出,20世纪是人类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产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和福利的同时,也因人类“以征服自然”为目的,破坏了自然环境,遭到了诸如温室效应、雾霾、全球变暖、生态失衡、物种灭绝、流行病蔓延、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等问题。“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5]172。为此,季羡林不遗余力地宣传其“天人合一”思想观念,认为人类要与大自然为友,与自然和睦相处,互相了解,增进友谊,然后再伸手向大自然要衣、要食、要住、要行,如此才能避免当前面临的这些灾难。“人类千万不要翘尾巴,讲什么‘征服自然’。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只能设法理解自然,同自然交朋友,这就是我近若干年来努力宣扬的‘天人合一’”[1]24。另外,季羡林对动植物也是颇为喜爱的,他十几年养猫,种二月兰,观赏海棠,独爱石榴之花。
季羡林提倡容忍,为人处世,善待他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5]133这对于处理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纵观季羡林的人生观,乐观、自信、容忍、忠恕、博爱等,对于当代大学生在校生活中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面对生活、学习、社交、就业等压力时,对待自然、国家、生命等问题时,可谓宝贵的经验之谈。
回顾季羡林先生的一生,从贫困、孤苦的幼年到寄人篱下,从孤身海外的漫长求学路到思念故土的痛楚,从“文革”中的“非人虐待”到改革开放后的“春天”,先生尝尽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光大道,独木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5]32,以此成就了中华文化史上的丰碑。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对季羡林先生我们除了崇敬和学习其在文学、哲学、翻译学、佛学等专业知识领域的造诣外,其丰满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处理人、事、物的关系,对我们改造自我与改造世界,都必将有着巨大的启迪。
注释:
①陈玉新著《季羡林人生哲学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刘金花《季羡林的文艺理论思想研究》(南华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王静《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杨浩亮《季羡林人生观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郭小玉《翻译家季羡林研究》(山西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张银花《季羡林散文研究》(延边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