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12-28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建设最主要的任务,将绿色技能融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师培养人才的关键任务。把绿色技能融入专业培养,跟踪实施效果,形成评价体系,为培养绿色技能的素质人才提供了方向,有利于突破绿色理念的瓶颈制约。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绿色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及解决策略。
1 绿色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概述
所谓“绿色技能”,是基于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理念等概念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概念。由于这个概念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才被提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对于绿色技能,目前尚且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界对其看法不一。当前一个比较专业性的说法是,绿色技能是劳动力支撑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态度或者技术。绿色技能基于环境保护理念,本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正确认识能源,减少资源利用率,是一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可能的通用性技能。绿色技能是当前绿色职业的工作人员所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
2 现阶段绿色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2.1 绿色技能认识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校对于绿色素质学生的培养大多数以就业为目的,绿色技能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解决学生在绿色职责方面的就业方向作为主要问题,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受到学校高度重视。此外,不少高校还存在着对于专业设置、校园文化理念、课程设计上缺乏绿色发展概念的灌输问题,不符合绿色技术培养的时代发展要求。
2.2 培养学生绿色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院校现在对于绿色课程教学设计上没有完整的体系,就业问题依然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导。在专业课和公共课都很少在教育工作中把培养学生绿色技能融入实际教学课堂,在提高学生绿色技能的培养措施中不够重视实践活动,缺乏对于实践能力的针对性指导。
2.3 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职业教师都是兼职教师或者是专任教师。大部分学校的专任教师中都没有接受过绿色技能教育理念的学习,对于绿色技能教育的概念把握不到位,没有接受过绿色技能的系统培训,缺乏可以与绿色技能课程相结合来培养大学生绿色技能。
2.4 培养学生绿色技能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学校对学生绿色技能的培养与教育部门、企业、政府等各个环节都有关联。教育部门作为对于学生绿色技能规划的部门,没有把培养学生绿色素质任务纳入大体工作规划大纲,缺乏对于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支持,对培养大学生绿色技能的协同机制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
3 绿色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3.1 将培养学生绿色技能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大多数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内容比较少,理论学习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对绿色技能的概念以及应用方向了解不够全面。很多教师会认为绿色发展就是环境保护,绿色技能就是环境保护的技术知识,这样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绿色发展不仅仅指的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只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方面。由于这些对于绿色发展、绿色技能的片面认知,在学校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上仍然要把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重点目标。现阶段,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绿色技能,发展学生绿色思维,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教学大纲中对培养大学生绿色技能进行具体规划,把绿色素质教育渗透到绿色技能的素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与每个方面[1]。
1)在绿色技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应当做好调研工作,对学生未来的职位、就业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绿色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对学生绿色技能的培养做出不同的规划,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学校一方面要增加与绿色技能相关的专业,如新能源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太阳能技术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等;另一方面加快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把绿色理念融入传统专业的教学中。2)针对调查就业、岗位对于绿色技能需求的情况,确定对绿色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就是培养具有绿色环保意识、拥有基础环保知识结构的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应当对绿色技能的素质人才培养进行具体定位。3)学校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绿色技能的培养,把提高学生绿色技能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纲要中,实现新时代人才的全面发展。4)学校应当根据前期对于人才培养纲要的定位,对绿色技能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特定的设计,培养绿色技能的素质人才,贯彻绿色技能教育,构建绿色发展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2]。
3.2 加强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课程建设
学校对绿色素质的概念缺乏认识,不能正确把绿色技能作为现代公民必备基本素质,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只是单纯的把培养学生绿色技能设置为考查类课程活动。此外,学校不能精确把握绿色技能教育方向,对于培养学生绿色技能课程系统的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完善,没有针对当前中国发展现状对全体学生开设生态保护的课程。课程建设是对学生绿色技能培养主要形式,学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绿色技能融入到对学生的实际课堂教学中。
1)要在公共课对绿色思维进行渗透,公共课是为学生适应学习模式奠定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公共课中融入绿色思想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说在思想政治课上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建设情况以及国家发展要求,融入绿色发展理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让学生树立绿色发展观念,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学生资源可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思维。在军事管理课程中可以讲解中国军事方面对于资源的需求,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资源储存量,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2)专业课是促进学生学习绿色技能的重要媒介,应当响应绿色发展的要求,及时设定符合绿色教育形势的课程内容,开设培养学生绿色思维,提高学生绿色技能的实践课程,如环境工程专业可以开设“水污染处理”“给排水工程”等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绿色技能素养。
3.3 建设一支过硬的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师资队伍
现阶段,教师对于遵循绿色理念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技能教育也是刚刚起步,具备专业绿色技能素质的兼职教师数量不多,同时出于对人力资源投资利益方面考虑,在院校安排专业绿色技能素养人才进行教学工作并不是最恰当的选择。此外,学校除了安排与绿色技能直接相联系的教师参与绿色素质学习与培训之外,也要安排其他课程教师参加与“提高绿色素质”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各个学校应当把提高教师对“绿色技能”概念的认识,培养教师的绿色素质、考查教师的绿色思维列入培训计划中。学校应当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绿色技能工作,扩大绿色技能教师队伍规模,尽力解决绿色素质教师专业性不强、数量匮乏、能力不足、培训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在聘用教师时,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在绿色素质方面的考核,考查教师是否具备绿色素质、是否具有绿色技能教育知识,对于绿色素质水平较高的人才进行优先考虑。此外,要结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对现有教师绿色素质培训进行强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教师的绿色技能。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参观学习绿色发展企业,增强教师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3]。
3.4 打造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绿色技能的主要实践部门,在对于学生绿色思维体系上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缺少专门培养机构单位和专职教师,培养大学生绿色素养工作没有系统性,只是把培养学生绿色技能作为考查项目,不计入期末成绩评定,不能调动教师主动开展绿色技能教育的积极性。企业部门对绿色技术人才兼职学校教师缺乏支持措施,对绿色技能人才的就业任职能力缺乏信心,对于绿色技能教育的认知缺乏深度与广度。
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对于学生绿色思维的培养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宣传网站对绿色技能进行宣传、召开主题班会探讨绿色理念、开展绿色环保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学生普及绿色技能概念,引导学生形成环保的意识[4]。此外,学校可以为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社团或者组织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扩大组织的影响力,更好地推广绿色技能理念。
4 结论
当前,我国面临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迫在眉睫。而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绿色人才的支撑,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对绿色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绿色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立足于我国国情,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国家发展理念,有利于发展绿色生态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高附加值,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