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村电商扶贫的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1-12-28

南方农机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创电子商务电商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8)

我国商务部在《2020 年商务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商务脱贫攻坚工作以“全力打造商务扶贫知名品牌与工作亮点,形成商务发展与脱贫攻坚的良性互动”为基本任务及目标[1]。在互联网技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子商务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2]。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更加注重理论教育,而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双创能力培养却常被忽视,致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无法成功就业,采取何种方式提升基于农村电商扶贫的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并将其与国家政策有机结合,目前已成为各类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电商扶贫高职院校双创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其存在问题,对农村电商扶贫高职院校双创实践能力培养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1 农村电商扶贫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意义

1.1 加快农村电商发展

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双创实践能力为目的,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改革,能使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双创型人才,并在日常教学中使其明确,农村电商扶贫是当前我国重点关注的工作项目之一,促使越来越多双创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投身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在电商扶贫中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找出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措施,为农村电商发展树立方向,建立目标,从而保证农村电商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电商扶贫进程,拓宽农村农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范围,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双创型电商人才的带动下,还能帮助农村地区培养出更多当地电商人才,促进农村电商人才发展,进而实现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3]。

1.2 促进学校教育改革

从学校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双创实践能力过程中发挥作用突出。一方面,高职院校领导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需要到教学理念先进高职院校中参观学习,从中发掘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细节,再深入到农村和农产品市场实地考察,从中了解农产品电商最新知识,进而保证高职院校构建出既能适应农产品电商市场需求,又可提升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对电商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管理,普及农产品电商知识,督促教师积极做农产品电商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全面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

1.3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是高职院校双创实践教学的主体,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能在多种方式联合教学下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参加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大赛,提升创业能力,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国家电商扶贫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村电商发展形势,提升农产品电商发展评估能力,促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将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农村电商扶贫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2 农村电商扶贫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地区对电子商务缺乏重视,浪费电商扶贫资源

近年来,我国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投入巨大,电商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电商发展速度极快,但农村“互联网+”领域仍是空白。一方面,农村地区对电商认知程度较低,再加上大多数农村认知思维较为传统,导致其对电子商务缺乏应有的重视,国家开展农村电商扶贫过程中投入的电商扶贫资源被严重浪费[4];另一方面,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农村电商扶贫工作,但依然有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对电商扶贫工作加以重视,同时对其工作内容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热情,导致农村电商扶贫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双创型电商人才也对农村电商扶贫丧失信心,引发众多电商人才偏离农产品电商市场。

2.2 高职院校对双创实践定位不明,缺少健全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学的基础内容,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但当前依然有许多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并未树立明确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的教学方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另外许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电子商务课程时,将教学重点多放在电子方向,而商务方向教学常被忽视,进而导致电子商务教学模式难以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人才培养目标也严重不符合社会岗位需求,同时许多高职院校也没有全面落实产教融合相关文件的主要精神,双创实践教学环节极为薄弱,虽然高职院校响应国家改革要求,积极调整教学组成,提高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但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相对传统,并未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先进技术手段,致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训多流于形式。

2.3 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提升不足,影响双创实践开展

双创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整体教学水平有着紧密关联,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善于创新,乐于将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型教学方式引入日常教学,同时其还应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与分析能力,通过对现阶段农产品电商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中获取有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资源。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师团队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电子商务教师团队缺乏合理的人员结构配置,受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等因素影响,专门研究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较少,致使很多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是由计算机专业或经济学专业转型而来,导致教师知识结构尚未达到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标准;另一方面,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均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实训培训基底,或与相关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但多数流于形式,能真正锻炼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项目少之又少,致使实训效果达不到预期[5]。

3 农村电商扶贫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积极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不仅能有效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同时还能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当前基于农村电商扶贫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农村地区对电子商务缺乏重视、高职院校双创实践定位不明确、双创教学队伍能力不足等问题,均对农村电商扶贫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阻碍,应针对性实施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实践平台等措施,以确保电商扶贫工作能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对促进高职学生双创实践能力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3.1 提高电商认知,明确培养目标

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电子商务文件后,电商扶贫一度成为部分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内容。针对农村地区,相关部门可通过组织学习,将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的基本步骤讲授给农村群众,提升农村群众电子商务了解程度,明确电子商务在当前经济社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针对高职院校,需积极转变其传统电子商务思维,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科学制定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根据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和电商市场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教学内容,高职院校领导层和教师需根据电商市场发展趋势,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引入电商扶贫调研、农产品电商实战案例等。

3.2 跟紧市场需求,创新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紧跟市场,明确现阶段岗位技能要求,将双创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创新,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证书考试,以此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增加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举办次数,通过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双创实践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合理运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合理引入先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通过构建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以提升学生双创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帮助学生在电商企业见习中获取更多电子商务前沿知识;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亲临岗位,对工作岗位上运用之前学到的技能,并提升其技能熟练度,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定期组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参加职业培训,派遣教师到电商企业学习先进电商知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电子商务教师团队整体实力。

3.3 达成多方合作,搭建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可联合学校扶贫办和第一书记,搭建多方合作电商扶贫实践教学平台,在政府、贫困村庄、第一书记、电商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及学生共同合作下,对扶贫村庄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与推广,政府和高职院校负责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第一书记和教师负责工作指导,贫困村庄和电商企业参与合作,学生负责平台运行,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扶贫现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中的重点工作内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升农村电商扶贫加强学生双创实践能力,以确保我国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双创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