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2021-12-28贾红霞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武汉肺炎防控

贾红霞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现阶段的主流价值导向,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武汉爆发,进而在全国各个省份相继传播,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人民共同抗“疫”,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无数英雄在战“疫”过程中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从国家层面理解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一)坚实的物质基础来自于国家的“富强”

从发展基础来看,我国已经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抵御本次突发的风险。我国的产业体系完备,拥有世界工业分类中规定的大类44种,小类666种,韧性大,能从不同程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综合实力来看,我国已具有大国综合国力的优势,我国综合国民生产总值早已跃居世界第二,在短时间内完全有实力应付14亿人民的需求。从应对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从17年前抗击“非典”开始,我国已逐步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和应对能力。

数不清的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运到武汉。打通铁路大动脉,全国一盘棋,要以最快速度把防控人员和物资运抵武汉。路政护送一路畅通,确保应急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2]。长江“生命线”,船舶不停航,武汉进出港船舶595艘,运输货物169万吨。全国急需物资,生产企业放弃年假迅速复工复产,开足马力日夜生产,各地共派出3万多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他们主要来自于呼吸、感染、重症等专业,还有一大批护理人员。[3]在最短时间内聚集人、财、物,对战胜疫情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二)充分的制度优势体现了特殊的“民主”

常态下的民主是大家商量着办,而非常态下的民主具有特殊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在应急状态下国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来应对突发事件。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是战胜疫情的组织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要善于将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全国一盘棋,做到资源调配更高效,组织运转更有序,政策执行更有力,命运与共的心就会靠得更近,就有更大信心和力量战胜疫情。我们党一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特殊时期应急状态下,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集中,形成共同战“疫”的力量。

(三)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了社会的“文明”

在本次抗击疫情面前,出门自觉佩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注意个人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积极配合测温检查,把废弃口罩集中处理等,在新冠肺炎患者检测和筛查过程中,每个社会个体能否如实告知社区志愿者近期内曾有武汉或湖北疫区旅行史,从外地返程后又能否按照防控要求恪守承诺做到居家自主隔离,主动学习科学防护知识为服务社会积极准备等,都反映出在疫情面前每个社会个体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私德水平。通过本次疫情,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个人公德、个人素质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积极创建文明社会提升一个高度。

(四)坚强的力量支撑诠释了社会的“和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内蒙古捐赠牛奶、肉类等物资,广西捐赠180余吨果蔬,四川资中捐赠50吨爱心果蔬,上海转运ECMO仪器,各国友人和海内外同胞积极援助,彰显共同关爱,从墨尔本图拉曼尼机场南航返航到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班上没有旅客,飞机上全是澳洲华人为了及时把物资运回国内,号召大家买票后把无偿捐赠的救援物资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这样的震撼给予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力量,诠释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从社会层面分析战“疫”必胜的规律和保障

(一)全民重新认识“自由”

武汉地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中心位置,此次疫情在岁末年初爆发的时间节点正是春节期间。这是工厂停工歇业、人们回家过年的阶段。阖家欢聚、走亲访友、祈福祭祖等活动,使春节期间全国的人员流动特别大。若要对人们的外出聚会、串门拜年彻底做到禁止起来,难度很大。然而就在1月23日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全城封闭,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封闭,全民禁足,切断病毒传播,14亿人居家抗疫,唤起我们重新认识“人身自由”,我们的自由是建立在最基本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基础上,自由和权利两者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对社会利益和他人权利构成不利影响时,我们的自由就要相对地让步。感染者集中封闭救治,暂时的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更多人不被传染,为了社会的安定,为了不侵犯其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处在新媒体包围着的新时代,如何在疫情防控面前提高每个个体的媒介素养,使其守住底线、压实社会责任,不致因其生发或传播的虚假信息,使公众产生恐慌、错误行动,是做好此次疫情防控的难点,也让我们重新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自由”。其实言论自由并非完全无限制的自由,带来不良传播影响的言论要进行限制,对表达方式或渠道不正确的言论要限制,这样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对战胜疫情起到积极作用。

(二)生死面前人人“平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抗疫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每个中国人民的生命在这次疫情面前都是平等的,不论是患者还是疑似者还是救治的医护工作者,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高度重视抗疫工作,重点部署,生命重于泰山,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相信群众。把形势政策向群众讲清楚,把危害影响向群众讲明白,把措施办法向群众讲透彻,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充分相信群众能够判断形势、 顾全大局、保护自己及家人。坚持民心可为、民力可用。依靠群众健全联防联治体系,把群防群治的触角向每个家庭延伸,发动群众监督举报,把一个个隐患找出来、解决掉,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三)医者仁术需要“公正”

还“吹哨人”一个公道。李文亮医生警方训诫事件引起热议,他早在2019年12月30日下午5点多,在武汉大学临床04级班级群里发布消息说“华南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李文亮还在群里发出了一份写有“检出高置信度阳性指标 SARS冠状病毒阳性”的临床病原体筛查结果和患者胸部CT。一个小时后,他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2020年1月3日,他因“在互联网发布不实言论”,而被辖区派出所提出警示和训诫。

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2月7日,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4]最后2020年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追授李文亮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奖个人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5]国家终于给敢于直言、勇担社会责任的人一个公道,塑造了我们社会倡导的“公正”。

(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两高两部及时制定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高了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为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依法严肃查处危害疫情防控的各类违法行为,如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的行为,对阻碍或妨害疫情防控人员工作的行为,隐瞒谎报病史和旅居史的行为,造谣传谣影响社会安定的行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制售假冒伪劣疫情防控物资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还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各类延误抗疫的行为和干部都要受到处罚,充分利用法治,给与战胜疫情提供法律保障。

三、从个人层面践行战“疫”必胜的精神和情怀

(一)每一位逆行者都在诠释深深“爱国”情

国家有号召,我必冲锋在前,每一位逆行者都在诠释深深的“爱国”情。从除夕夜“出征”,到“增兵”火神山医院,再到派医护人员赴武汉,中国军队已三次4000余名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1月24日,除夕夜,经中央军委批准,军队从陆军、海军、空军三所军医大学各抽组150人,组建支援湖北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队。2月2日上午,8架军用运输机“增兵”武汉,950名军队医护工作者与先期抵达的450名医疗队员“会师”火神山。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增派26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6]军队医护人员将分批投入支援,首批力量1400人于2月13日抵达武汉,并计划在第一时间展开相关医疗救治工作;2月 17日,又一批1200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

(二)广大医务工作者身体力行“敬业”精神

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身体力行着“敬业”精神,战“疫”中,众多医护人员牺牲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严阵以待遏制疫情扩散。他们中有的是“95后”,有的是渐冻症患者,有的是刚修完产假……

吴亚玲医生三鞠躬体现了她的坚守岗位,展现着她的“敬业”精神。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在云南昆明过世。在抗疫一线的吴亚玲得知这个消息,泪如雨下。12日上午,母亲的遗体火化,仍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她,连通了家人的微信,她说,想最后看一眼母亲,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这是吴亚玲悼念母亲的方式。心情稍微平复后,吴亚玲还是像往常一样,走进火神山医院重症二科,继续奋战,抗击疫情。

钟南山集医生、院士、全国人大代表等诸多身份于一体。新冠肺炎出现后,已经84岁高龄的他让所有人都待在安全的地区,自己却连夜只身前往武汉,在通往武汉的高铁上,留下他疲惫却又令人感动的身影。他白天做研究、 参加会议,夜里阅读资料,仅剩的一点空余时间,他选择用来接受各个媒体的采访,知无不言地介绍着最新进展。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湖北疫情发生后,她在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来到武汉,亲临一线,每天和本地专家一起坚守在医院,研究和普及有关病毒的新认识,与医护人员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她不顾自己73岁高龄,每天只睡3小时,致力于病毒防治的科研和医疗工作。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虽然目前还仅仅是体外实验,但这无疑是疫情战役逆转的重要信号,相关的临床医学试验降低了病死率。

陈薇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员,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疫情发生后,陈薇和她的团队紧急驰援,在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中展开了试验,通过自主研发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7],有力地支援了湖北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党委副书记、院长。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高度重视武汉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情况,对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确定病源赢得先手。他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事实,顾不上照顾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继日投入抗击疫情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力争抢救更多病人。

(三)战“疫”胜利需要“诚信”保驾护航

战“疫”过程中仍然有些人出现“失信”的行为,在疫情面前,一些商家丢失了良知,借机囤货居奇、哄抬物价,其丑态令人不齿。发“疫情财”者并非个案,不只有哄抬口罩价格,还哄抬其它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从媒体曝光的数据来看,北京、天津、江西、 上海、河北等地都存在着哄抬物价、发国难财的事件。有的药店的普通口罩套装接近一千元,有的超市一斤白菜定价7元,有的商店一个包心菜卖到33元等[8],这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必需品超出限度, 昧心涨价,令人气愤,严重影响了疫情时期的社会民生和社会稳定。

故意隐瞒实情导致他人感染,不少地方出现一些人,隐瞒自己经过重点疫区或与存在感染风险人员密切接触的事实,最后导致多人感染。存在个别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者拒绝接受检疫、隔离或者治疗的情况。这些人造成了传染病传播,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

编造谣言,在全国干部群众积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际,一些人却在网络上编造、散布谣言,蛊惑人心,人为制造恐慌。有的出于恶作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有的故意散布谣言,有的为提高药店业绩伪造虚假信息……针对各地出现的造谣传谣事件,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理。 疫情面前遵守法律规定,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所以说在战“疫”过程中,取得胜利需要“诚信”保驾护航。

(四)感动的人和事闪耀着“友善”的光环

同舟共济,携手战“疫”,涌现出众多的感动的人、感人的事,无不体现着我国公民发自心灵深处的“友善”。19个省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市(州)“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方式,靶向聚力支持湖北省的抗疫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每一个省与市的温暖“抱抱”闪耀着“友善”光环。1月29日,哈尔滨百岁党员彭云松通过道外区红十字会,将1万元钱捐赠给战斗在一线、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道外区一线医务工作者。

青年志愿者在这场战斗中敢于担当,不仅湖北省团组织奋战在主战场,全国各地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面对疫情主动“出列”,充分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调动各方力量,积极行动,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和生力军[9],有“90后”女护士佘沙两次请战,有“90后”护士檀学兵17年后的守护,有“95后”女医生甘如意骑行数百公里返岗等无数励志事迹,纷纷伸出“友善”之手,在战“疫”过程中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武汉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认识肺炎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