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教科研工作,推进学术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杭州外国语学校“五化”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2021-12-28张传鹏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五化教科研青年教师

□张传鹏

(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 31002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了浙江“努力成为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要建设成为展示现代教育的“重要窗口”,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在扎实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教科研工作,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担当、有情怀,堪当“重要窗口”建设重任的中学学术型教师队伍。

中学教科室的角色定位是学校教师教科研的助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决策的参谋。杭州外国语学校教科室通过开展线上调查问卷,了解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与教师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需求。针对学校实际,教科室坚持采取“评比精准系列化、主题分享常态化、课题研究引领化、坊校共兴互促化、科研意识全局化”等策略,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五化”教科研工作实践的由来

(一)教师对教科研工作认识不到位

常有教师认为,中学教师只需做好日常的学科教学工作,而教科研则是理论工作者的专职研究领域。这使现实中的“教学”和“科研”被分成两个领域,造成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不开展必要的教学研究,导致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解决。这就是许多中学教师所具有的“有行动,缺反思,有经验,缺概念”现象。

的确,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但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是排斥科研。因为,研究课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教师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师在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时,必然会遇到一些矛盾,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创造,摸索规律后去应用,以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教科研是指以学校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知活动。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与育人,还有科研。可以说,教书是中心,育人是目标,而科研是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有些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功利性特征明显,常因评定职称的需要,突击赶写几篇论文;有的教师存在着被动参与教科研的现状,总觉得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繁忙,再加上对教科研工作认识不足,所以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虽能认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但自身缺乏教科研能力,迫切需要得到教科研工作实践的指导。有些学校的教科室功能弱化,管理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没有一个顶层设计,不了解教科研活动及其当前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举办学校教科研活动较为随意,课题研究也流于形式。

因此,学校教科室应当制订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对学校科研诸方面的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用尽可能科学的手段组织和安排学校的人、财、物,以其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运作,实现教师素养的提升。传统的教师培训,只把教师当作受教育者和参训者,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科研不能只是教师个人行为,它应是全员参与的群体行为。教科室应引导教师开展科研攻坚,以群体促进个体,以个体带动群体,实现教师培训从关注“训”到关注“学”再到关注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转化。

二、“五化”教科研工作的实践

杭州外国语学校作为浙江省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有一大批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大爱之心的教师。他们重视教科研,并能将教科研作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的态度。2019年7月以来,学校教科室把科研服务管理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建章立制,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的质效。学校先后修订了《杭州外国语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杭州外国语学校校级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推出《杭州外国语学校教科研先进个人评比方案》,成立了青年教师工作坊,编写了《杭外青年教师工作坊章程》,并高配置升级了研训教室,先后出版了4期《杭外教育》杂志和系列特刊。在工作中,学校探索和推进“五化”法教科研工作策略,坚持把发现、解决学校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实践如下:

(一)评比精准系列化

学校教科室精心策划各项教科研评比活动,做到常态化、系列化和高质化,为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搭建平台。两年来,教科室先后举行了学校首届学科德育案例评比、疫情与教育专项论文评比、首届教育叙事评比、暑期读书征文评比、“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论文评比和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每项评比,教师们都热情支持、踊跃参与。同时,学校成立专门的评审组,所有评比全部实行盲审制,并通过评委初评、评审组汇总复审、校网公示等环节确保评比结果的公平公正。

(二)主题分享常态化

学校教科室注重各项评比与日常教师培训的结合,加强科研分享的常态化建设,先后推出“防疫不妨研”系列线上教科研分享、学科德育案例分享、暑期全校教师读书分享、线上教师寒假读书分享、教科研先进个人经验分享等活动。此外,教科室还举办了包含论文答辩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环节的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此类系列化学校主题分享活动,为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提供了分享的平台,从而为教师教科研成果的打造与提升,提供了尝试、锻炼和总结的机会。

(三)课题研究引领化

中学的课题研究要求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借助科学研究的实践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或途径,并针对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因此,研究必须从本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即把日常教育教学的问题转化为课题。2020 年,学校立项了20 个校级课题,并对校级课题管理从立项申请、中期检查和结题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要求与细心指导。此外,学校还进行了校疫情防控专项课题研究。2020 学年,学校教师成功立项了2 个省教研课题、2 个省教育技术信息化课题和1 个省教科规划课题。这些课题的立项与研究无疑会大力促进学校教科研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坊校共兴互促化

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研讨氛围,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2019年12月,学校成立了杭外青年教师工作坊。基于学科整合视野下的杭外青年教师工作坊自成立以来,共举行了15 次研修活动。工作坊研修活动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引导教师进行抱团发展。工作坊通过展示研修成果,分享研修经验,生成优质研修培训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不断提高研修的质量与水平。工作坊研修平台也实现了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的结合,研修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明显。青年教师工作坊的成立不仅带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提升,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得到了校内教师的高度认可,也为省内许多学校提供了借鉴。

(五)科研意识全局化

科研的出发点是“科研引路、项目推进、解决问题”,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以树立大科研的意识为主。除了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研究外,近两年学校各部门都结合自身工作进行了科研攻关。比如,学校后勤公司进行的“全成本核算下学校食堂的管理与经营研究”,总务处进行的“杭外校园绿化养护与园林景观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宿管部进行的“杭外校园寝室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杭外剑桥高中进行的“新时代背景下国际高中学生培养的实践研究”,外文组进行的“基于PLC的赋权增能型外语教研组建设的研究”等。科研意识全局化,促使各部门、教研组对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研攻关,以课题意识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提升。

三、“五化”教科研工作的反思

自从“五化”策略实施以来,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比较2018—2020三个学年的教科研成果可以发现,学校的教科研成果总数呈上升趋势,其中论文发表量增长明显,2018学年全校教师发表论文34篇,而到2020 学年已经增长至62 篇。2019 学年以来,学校教科室先后举行了多次校级教科研评比活动。其中,2019、2020 两学年校级获奖项目增幅较大,2018 学年获奖数量仅为9 项,2019学年增长为45 项,2020 学年则达到了83 项。校级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师论文发表和省、市各级获奖数量的增长,仅2020学年在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中,有6篇论文分获省一、二、三等奖。反思实践的过程,我们认为,学校教科研工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科研工作注重实效性

中学教科研工作需从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实效,使其重心基层化、方法通俗化、内容个性化,并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下去。因此,教科研活动开展的主题要来源于日常教育教学,要尽量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科研工作,以切合实际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教研活动,带动和盘活教研组教科研工作的有效运作。学校既要鼓励新课题研发,又要关注已结题的课题成果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教师、教研组的评价,学校要建立专项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凸显对教师、教研组整体学术能力的重视。

(二)以教科研工作带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因此,学校需加大对教师培养的梯度建设,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领头人、校名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学校要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带动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联动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和校内名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学术型教师队伍。

(三)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奖励机制与外部保障

学校要为教师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聘请知名专家组建学术顾问团队,与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组织教师参评相关荣誉,参加论文、课题、优质课等评比活动。还要积极探索基于学校学术治理制度、学术研修团队、学术创新活动和省培训基地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学学术型教师培养的路径研究。此外,学校应考虑校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健全青年教师工作坊、校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奖励机制,完善和明确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发挥其在教师培养和学校教科研工作中的带动作用。

对青年教师工作坊、学科带头人、校名师工作室等领域的工作,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经费使用做到合理、合规,切实发挥实效。同时,结合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成果激励制度,提高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营造教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以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后,学校将继续开展“评比精准系列化、主题分享常态化、课题研究引领化、坊校共兴互促化、科研意识全局化”教科研策略的实践探索,学校的教学、德育、管理等工作都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学校各条线的工作都要主动谋划,要有发展的眼光。同时,鼓励各部门、教研组更加重视教科研工作,并将教科研作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的态度。总之,只有引导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让教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全力推进学校学术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猜你喜欢

五化教科研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秉持“多元一体”原则推进“目标管理”实践
——小学教科研管理策略探析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