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影响的探究与教育建议
——基于扶风县某村的深度访谈

2021-12-28高文扬

南方论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隔代祖辈孙女

高文扬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咸阳 712082)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开始,伴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一词由之诞生,隔代抚养逐渐成为中国农村客观、普遍的家庭抚养方式。迄今我国城乡有将近一半的留守儿童正在接受隔代抚养。[1]综合现有研究[2][3],隔代抚养是指主要由祖(外祖)父母担任抚养儿童重担的家庭教育模式。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大部分研究认为消极影响明显。学习方面,现有研究认为农村祖辈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基本无法辅导儿童功课,儿童由于学无所问,导致学习成绩差;[4]安全方面,受生活经历影响,祖辈安全意识与年轻家长相比较弱,对儿童安全教育的不足,容易导致儿童意外伤害,不利于儿童的生命安全等;[5]心理方面,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由于父母关爱长期缺失,情感和精神上需要慰藉,但隔代祖辈难以弥补这一缺憾,儿童安全感匮乏,长期下来也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6]

目前国内隔代抚养研究多关注其负面影响。客观来说,隔代抚养会出现不良影响,但这并不代表直系家长抚养就无不良影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究竟是祖辈的抚养不当所致,还是由于儿童父母压根不管或是其他客观因素导致的,目前没有定论!另外,就现实情况看,隔代抚养短期内仍无法改变,因此,能否找出隔代抚养的积极因素,用它的积极面去带动消极面,相关研究很少。隔代抚养使留守儿童生有所养,暂时解决了儿童的监护人问题。因此,隔代抚养模式也是有积极意义所在的。本研究站在正向功能视角,运用访谈法对浪店村隔代抚养现状进行探析,力图挖掘出农村隔代抚养的潜在优势。通过不断学习,有助于留守儿童改善自身不足、发扬长处,以便对农村隔代抚养方式的研讨结果有助力。基于目前情形,本研究将随之进行探讨。

二、隔代抚养的积极影响探讨

在笔者所调查的浪店村里,年轻人普遍外出做生意或务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据调查,该村目前共有96名儿童,60名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九成儿童监护人为隔代祖辈。笔者根据上学年龄段选取了5位祖辈进行访谈,他们的孙儿分别就读于幼儿园中班、二年级、五年级、初二和高二年级。由于被访者与留守儿童朝夕相处,对儿童的习性了解较详细。总体看,受访对象具有较高代表性。通过访谈发现,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以下几方面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儿童自理能力发展

自理能力是人的一项必备技能,也是儿童教育所重视的焦点之一。儿童自理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具有他人不可替代性。因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抚养者大量精力用于农耕、难以周到照顾儿童。客观上,农村留守儿童就需要凭借自身能力解决生活琐事。事实上,自己穿衣吃饭、收拾内务等已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每日必修课。久而久之,农村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即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李奶奶说:“菁菁小的时候,我就叫她干(自己)穿衣服、洗脸。我做饭、收拾屋的时候一将(总是)把她叫到跟前,给她看,给她教。假期经常没等她睡醒,我就到地里去了。娃醒来就干寻着吃饭,把锅和屋里一拾掇。有时我回屋晚了,她就做好了饭等我,我就经常夸她。一直到止码(现在),只要娃在屋,她就把做饭、家务都包了。其他方面也不叫人操心,省心得很。”

类似情况在农村十分普遍。由于祖辈农活繁忙,照管儿童精力不足,他们不得不让儿童尽早学会自理。其中,着重于儿童日常必备技能的锻炼。女孩在奶奶手把手教授下,早早学会并掌握了日常生活要领。从她在长辈干活时主动操持家务和奶奶口中“不叫我和她爷操心,叫人省心得很”看出,她的积极性得到了强化和提高,经过自小的锻炼,女孩的自理能力很强。

(二)隔代抚养有助于儿童劳动习惯形成

劳动教育作为现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应从孩童时期抓起。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祖辈身体欠佳,家中缺少劳动力的缘故,早早担负劳务重担。客观来看,有助于儿童将劳动潜移默化地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因此,祖辈这种抚养方式较灵活,与很多父母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放不开的教养方式相比,祖辈抚养显然更大胆,他们敢于腾开手,让儿童自己动手,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变得更有主见。

扶风县农村现以个体种植为主,祖辈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有些体力跟不上,儿童父母外出使得劳动力不足,因此,在农活上常需依仗外力。访谈时,祖辈大多表示会带着孙子一起耕作,年纪小时让他看着自己干活等,等到年龄大些,再教授更多劳动技能。当笔者问到:“那就累着孩子干重活吗?”有祖辈表示:“娃的爸妈不在家,我们体力实在跟不上,么办法呀!”对此,他们也表示:“实在干不了的活是叫年轻小伙帮忙的。而且,力气都是练出来的,娃经常劳动锻炼,长大后就能不怕吃苦,更能适应社会。”

显然,很多祖辈干农活时习惯将幼儿带在身边。这样不仅避免了儿童独自在家的安全问题,也歪打正着地为他们创造了热爱和从事劳动的环境,便于日后更易进行劳动技能提升。研究发现,祖辈带领儿童干活大多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先将儿童带到情境中,自己从事劳动,让儿童进行观摩。随后,等儿童年纪大些再跟着自己一起劳动。以这种方式锻炼儿童的劳动技能,便于儿童长大后,容易作为家中干将,以减轻劳务负担。祖辈们的教导方法,如:创造情境、榜样示范、模仿等,无疑都充斥着劳动人民的历史经验与智慧。

(三)隔代抚养有助于儿童传统美德传承

1.适度劳动锻炼促进儿童发展

作为传统美德之一的劳动有益于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经过艰苦劳动,有利于儿童体会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强化对家庭的责任感。对儿童时常进行一定强度的劳动锻炼,有利于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良好的心性和意志;也有利于儿童在学习时忆苦思甜,进而逐步提高学习内驱力,更全身心投入学习。

访谈中郭奶奶说:“我屋两个女娃读小学时候起,揽柴做饭、收庄稼,啥活都干,我也这样要求。地里活多,负担重,她俩还时常贪耍、不念书,叫我头疼很。后边我就想了个办法:不给她俩讲道理,也不要求写作业,一有时间我就监督她们干活。慢慢地娃们就耍的少了,知道抓紧学习了,考试排名蹭蹭地给上走。现在娃们都考学出去了,邻家们羡慕很。”她表示:“我有上过一年学,但一天就耍,不学习。后面因为屋里姊妹还小,没人照管,家人就不叫我念书了,回屋干活带娃。后面干活的时候,我就常想着学校里念书真好,再有一次机会,我保证把机会抓住,不想再下地干活了。所以我看俩孙女经常贪耍不念书,就想了这个招,感觉明显见功(有功效)了。”

访谈中的祖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个简易的教育方略。即在儿童贪玩不学习的时候,不强求他们学习,只督促他们干活。在劳动中锻炼儿童能吃苦的韧性,也使儿童从劳动的艰辛当中体会学习的轻松。儿童贪玩不学习,被奶奶要求干农活等,在体验过室外极寒极热条件下劳作的艰辛之后,儿童逐渐领会到在环境优越的教室中读书的可贵,进而主动提高积极性,转变了贪玩不爱学习的倾向。因此,人们可以效仿隔代祖辈,对儿童进行适度的劳动技能训练,这样有利于儿童树立良好的劳动价值观,锻炼吃苦耐劳的韧性。尤其在经历了劳动的艰辛后,儿童会进一步思考,进而体会到入校读书的可贵,从而珍惜机会,抓紧机会学习。

2.隔代抚养有助于儿童“孝”“悌”意识培养

孝顺长辈和手足躬亲是儿童必需的品质,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儿童“孝”“悌”意识的培养是尤为必要的。对留守儿童“孝”“悌”意识的培养能提高儿童素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传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由于现今农村老人的身上大多具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烙印,因此隔代家庭中,很多祖辈普遍重视孩子“孝”“悌”意识的培养。

访谈中郭奶奶说:“我家两个孙女都是我带大的,现在都在外边读大学呢,每年她俩一回家,就把家务都承包了,不叫我管(合不拢嘴的笑)。大孙女说,叫我做领导,把工作一安排,她们执行。二孙女时常给我俩做全身按摩,她爷晚上离不开水,她天天晚(上)都记得给她爷添水。我也没专门给她们教做人做事,就是我老妈在世的时候,我每个礼拜给她洗刷。每次我就把孙女都带着,我洗衣服,让她俩在边上耍。还有从她们能端碗的时候,就告诫她们,第一碗饭是最大的人吃。他们就很听话,经常争着给她太爷爷端了饭。再给其他人端。家里来了客人,也是这样,这就是我屋的环境。”当笔者问及孩子们的关系好不好时,她答道:“从孙女小时(候)开始,我就时常说:‘世上只有亲姊妹的关系最亲近、旁人都抵不上,你俩要知道一个礼让一个。’本来她俩也爱吵架,每当这时,我就不管对错,把两个都收拾一顿。后边她们就慢慢知道礼让了,现在孙女俩的关系好滴很。”

从访谈中看出,该祖辈对培养后辈传统文化—“孝”“悌”意识的看重,从上述祖辈的施教行为中看出,她并未特意对孙女进行德行教育,而是在特定情境中身体力行地加以引导。比如:带孙女去为母亲洗衣服、让孙女从小牢记端饭顺序等。儿童最善模仿,祖辈自小立好“孝”的章程,先领了好头,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孝顺长辈。这样,祖辈做了好的先行者,小辈就更易上承下效,潜移默化地接受孝顺长辈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行为标准;对于“悌”的观念更是如此,两姊妹发生争吵时,该祖辈是将两人一起鞭策,并传递相互礼让的美德,可见,该祖辈的举措是推动两姐妹关系变好的重要因素。

三、启示与教育建议

如上述,通过访谈发现:祖辈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同时不能否认它有负面影响。因此,基于现状,扬长补短,帮助留守儿童拥有更舒适的成长条件是社会各界应为之努力的。据此,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千方百计”使隔代祖辈更好的抚养儿童

在日常评价儿童行为时,建议祖辈坚持以鼓励教育为主。如:鼓励儿童多参与集体活动,感受师生间温馨氛围,以使儿童在此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磨砺各项技能、增强自信。由于隔代祖辈有抚养儿童的重任,因此为了儿童的优质抚养,祖辈接受实时家庭辅导很有必要。为此,政府可为祖辈开展免费家庭教育课堂,每个月邀请专家、教师讲授家中正确管教儿童的方法,为祖辈答疑解惑。以及,请公认的有成功经验的祖辈分享抚养儿童的方法,便于众人一同分析学习和借鉴精华,改进教养方式,使隔代抚养更优化。

(二)儿童自强与高校组织帮扶相结合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更应换位思考,思虑父母外出的难处,努力向祖辈学习完善的生活技能、优良美德和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运用个体潜力抵制心理脆弱、学习主动性差等因素。目前高校“三下乡”活动已将支援留守儿童纳入活动范围内,但由于尚在初始阶段,缺少学校宣传鼓舞,学生参与情况甚少,实施效果不佳。为此,各学校应协助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将支援“留守”活动落到实处。为使各校留守儿童方便注册、统一管理与求助,线上设置留守端口和志愿者端口。另外,小学可定期举行“增强自理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和“传承传统美德”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参与。教师可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作为榜样,鼓励其他儿童向留守儿童学习,一个带动一个,营造正能量、爱劳动的优质校园风气。在实践中,留守儿童作为榜样带动同伴,有利于锻炼自身毅力,增强信念感,以便找到自身的优势所在,提高对自我的认可度,进而有助于留守儿童主动带动自身素养的正向塑造,积极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隔代祖辈孙女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吴健雄孙女眼中的“东方居里夫人”
老的定义
老的定义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调查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为谁吃饭
隔代家长怎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