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 场地先行

2021-12-28○管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动场场地设施体育场地

○管 窥

上中学的儿子喜欢体育运动,酷爱打篮球,但常常苦于找不到场地。

孩子就读的高中,只有一个小操场,跑操时只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学校操场旁边,有一方小小的篮球场地。前年,有一名高三学生打篮球时摔倒导致骨折,当年未能参加高考,所以学校不再支持这项运动了。即便这样,也挡不住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体育课上,只要时间不是很紧,就可以摸上篮球,投投篮,过把瘾。

然而,就是这样的短暂快乐,如今也一去不复返。现在篮球场已被改为停车场,再也不能打篮球了。但是孩子还有一个热切的期盼,因为学校体育馆正在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

最近,体育馆终于竣工了。可是,当孩子和同学兴冲冲地准备进馆时,却被告知:体育馆只允许体育特长生进入,其他学生一概不准使用。

学校的运动场地有限,那么校外呢?附近有一处小公园,里面开辟了一块篮球场地,但是早上晚上都被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占据着,其余时间,仅有的两个篮球架下面也是人满为患。为了打篮球,暑假期间孩子只能等到晚上11 点以后人少的时候再去玩,借着月光,摸黑投篮。

拥有一片宽阔的操场,一直是孩子的梦想。然而迄今为止,这仍然是梦想。孩子读小学时,学校唯一的操场设在三层教学楼的楼顶,虽然周围有栏杆,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并不常用。由于场地有限,孩子们只能在院子里跳跳绳,因为地面太硬,有时会挫伤膝盖。初中学校有操场,但是特别小,150 米周长的跑道,跑起来像在转小圈儿,十几圈跑下来,孩子们都觉得头晕。

孩子遇到的这些情况并非个例。除了新建校,许多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运动场地缺乏的问题。由于缺乏运动场地,有多少本该在室外撒欢儿的孩子只能闷在家里,养成了近视眼、小胖墩儿?

“让孩子们跑起来”,习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众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发声,倡议各级各类学校重视体育。体育使人快乐,体育丰富人生,体育塑造人格,体育赢得健康。然而,我们至少先给孩子们提供一处活动的场地,体育才能真正有效落地;至少让青少年有地方打篮球、踢足球,让孩子们有地方嬉戏,体育才能蓬勃发展。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截至2013 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 平方米。《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1.8 平方米。可资对比的是,2010 年,日本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为19 平方米。

没有场地,再丰厚的体育理论、再响亮的体育口号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是开齐开足体育课,还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体育场地都是必须的基础设施。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场地设施共享利用,鼓励存量土地和房屋、绿化用地、地下空间、建筑屋顶等兼容建设场地设施,支持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这些意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期待着这些措施早日变成现实,期待校内外开辟更多的体育运动场地,期待体育运动迎来春天。

猜你喜欢

运动场场地设施体育场地
大美运动场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家有运动场
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的策略探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运动场上笑点多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